本周学习《答南元善》,首先记录这篇文章的背景,南元善当时是绍兴的知府,他因为跟王阳明先生交往过深,去北京述职时得罪了当时的高官,就被罢免了,他在回去的路上就给杨明先生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洋洋洒洒数千言,但是没有一个字提他被罢官,只是在提如何去做好学问,所以阳明先生给南元善就有了这封回信,同时也给南元善做了一些区分和提醒。
“或从好于外道诡异之说,投情于诗酒山水技艺之乐”,需要凭借外物来强制其内心,所以他们做到所谓的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很多时候他不为富贵利害所动,不是真正的内心平静,而是由外物所导致的。如果只是寄情于与其它,而放下所谓的厉害,其实还是没有放下,对于“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还是一样的,这还不是真正的在那个道上。
反思自己,每日学习文章时内心平静,一遇到难事,便内心纠结,追查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仅仅是寄情于看文章了,并没有践行到生活中,要想去这个方向,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只有存天理,致良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怡然自得,快快乐乐。
“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如果我们那颗心不是良知之心,我们所谓的去思考觉察,只不过都是在追逐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已。所以如果不是以良知之心去听去看去思的话,根本就不能够去谈这个所谓的智慧啊,聪明,睿智,这些都是不可能有的。但反过来呢,如果我们那颗良知是清澈的呢,聪明,睿智,所有的智慧,它就会自然呈现。
“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这些都是障碍我们恢复睿智的本体,就像眼睛进沙尘,耳朵堵木屑,必须快速去除,一刻不能忍受。
我们要继续在致良知的这条路上,努力精进的去践行,真正的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当我们良知启动内心清澈的时候,那刚才所说的这些自然而然的发生,那些私欲也就自然而然的离我们远去,我们也不会去追求,这是一个自然的发生的一个过程。
去私欲不是表面上不执着,而是真正的在自己这颗心上下功夫,所谓心上下功夫,就是清理心田的杂草,清除心田的灰尘,把那个心擦干净,然后,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