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芒耀的油画世界》连载2
【回顾:前言】
之一:出版之前,先拿去做试阅读
这部书稿交给出版社之前,我让它在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手里转一圈,做一次试阅读。
之所以要送去这些年轻人手里,不仅因为他们是消费主体,而且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方式,他们对这部书稿的反应,是我做调整的依据。
通过试阅读,我最想了解两个问题。一是非绘画专业的学生,会不会翻这部书稿?有没有兴致翻下去?浮现于故事中的一些专业之处是否能看得懂?会不会觉得这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专业书?二是那些喜欢绘画的,或带有专业背景的看了,又会是怎么一个反应,会不会觉得不够专业?倘若够专业,在专业方面对他们是否有所启发?能达到什么程度?
这两个问题,如果放在一起看,就成了既要让非专业的人看了,觉得不太专业,又要让专业的人看了反而觉得够专业,还有所受益。这不是明摆着自相矛盾吗?既然非专业的人都认为写得不够专业,那专业的人又怎么会认为写得够专业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矛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雅俗共赏。让普通大众看得懂,能感受到美,而让圈内人从专业角度,能感受到内涵的创新之处新意所在。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张力和魅力所在,可以让不同专业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所得。
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我的尝试是这样的:给非专业的人以故事,让专业的内容碎片化、细节化,分散于主人公的故事之中,既不集中化,也不呈现块状化,把专业淡化于叙述之中隐形于故事之间。而对专业的人来说,则可以通过故事中的细节,顺藤摸瓜,进一步深入。这个过程也是细节重组的过程,更是重新创作的过程,从故事中提炼出实质性的内容,甚至可以上升到间接经验。
比如,在讲述主人公从被色彩问题困扰多时到最后解决的这个过程,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一开始,主人公在课堂上绘画,每次被导师指出色彩问题,因没有告知原因出在哪里,导致主人公束手无措,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变得苦闷焦虑。这部分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得到的是讲述主人公的困扰情绪,而对专业人士来说,每个人多少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所以他们得到的是共鸣。接下来,是主人公到新疆写生过程中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细节,这些内容同样对非专业人士是故事,是导师带一帮学生到新疆的所见所闻,是间接的旅游感受;相反对专业人士来说,则是主人公找到了色彩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得到解决的方法,这是最有价值的宝贵经验,无论对赏析或创作都很有实用性。
这样类似的叙述还有很多,主人公在法国留学期间,对现代艺术的迷茫和最终选择具象写实绘画,这整个过程,给予非专业人士的是主人公从迷茫到抉择前的思想斗争,再到全身心突围的全过程展示,而给予专业人士,这无疑是一部通过主人公的切身体验所讲述的西方艺术史,并对绘画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做了判断,这些方面对当下或许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可以说,这部书就是在做这种尝试,寻求两个边界阅读群体的平衡点,让相同的内容给予不同群体不同的关注点,这和主人公在视觉体验中发现一定距离内看一个物体会出现双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我真正担心的问题,是非专业人士看了觉得太过专业,而专业人士又觉得不够专业,那说明这部书稿是失败的。
但我相信通过这种尝试,奇迹或许会有发生的可能,专业和非专业的,喜欢绘画和不喜欢绘画的,都能喜欢这部书稿。
这种自信来自书稿本身的品质,即专业性。对于这方面,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因为书中主人公徐芒耀先生在审阅书稿后,给予的评价是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我能把绘画写得这么专业,二是没想到解读他的作品很到位,比如对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新四军——车桥战役》的画面解读,“写得很精彩”。能得到先生本人的肯定,我很欣慰。
还有先生对书稿的严谨态度,是保障书稿专业性的最关键的因素。就如他的油画创作,不得不令人敬佩。他在书稿中对专业方面进行了不少的修正,多达几十处。
看完这部书稿,先生陆续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那段时间正是他最忙的时候,一是《美术报》开办了中国写实画派领军人物徐芒耀高级研修班,他要给学员授课;二是为七月上旬去法国参加一个重要展览做准备,这是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在巴黎布隆尼亚宫举行的“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三是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肖峰在编一本书,约他写2007年创作《新四军——车桥战役》的回忆稿,时间很急。
鉴于先生这些事务,我应他的要求,趁他5月上旬来杭州授课时,把书稿送过去。
见了面,先生很热情,说书稿会随身带着,有空就看。这次,我还请他再提供一些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