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知识
剧情简介: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一群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试验。他们分成两伙人,一伙人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囚犯,在24小时内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结果证明,扮演狱警的人在模拟监狱的情境中,开始变得有暴力倾向,而扮演囚犯的人则预谋造反。试验不久就被叫停,但其研究结果许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二、电影本身
四、个人观点
参考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241596/
在这样的实验里,三种人物代表三个因素,缺一不可:体制的塑造者(教授)、执行者(狱卒)、服从者(囚徒)。
1、执行者
执行者是实验的主题,也是路西法效应的对象。路西法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好人都有很大的潜质成为坏人。这里的人就是执行者。成为执行者最重要的两点就是:
①让你不得不投身的体制;②权力
我对第一点其实是存疑的,表面上看这可能只是“平庸的恶”,实际上,这完全可以是一种主动地对自由的规避,让自己故意“被迫”。这就好比问问那些狱卒,你们究竟是执行职责,还是真的入戏了?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出,位居权力者享受这个过程。甚至可以说,我们喜欢我们的所为并且给他加上职责的矫饰。这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了,而这样的弱点一旦被体制的塑造者利用,就会得到实验的结果。
2、服从者
虽然电影主要探讨的执行者的变化,但也顺带分析一下其他几个角色。
服从者是一种奇怪的存在。有两种方法让他们这么乖乖的:
①让他们成为体制的一员;②镇压
很显然,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要好得多。想要一个人成为体制的一员,首先,这个人必须比较喜欢顺从,这不难,其实真正叛逆的人是少数,我们可以把顺从看作是一种稳定策略。其次,做出心理暗示,主要是剥夺人的个性(用号码代替姓)、自由,这是一个洗脑的过程。旁观者效应也可以来解释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那时候纽约特别多的这种事情,就一个女孩当街被强奸犯追着来强暴,在40多个人的围观底下,这个强奸犯就把她拉上楼梯给干了,也有一些人是在上百号人的目睹的情况下,在街上被人砍的满身是血,边跑边叫,叫救命,就没有人去管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然后这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就是越是多人目睹罪案的发生,这些人就越不会介入跟帮助。换句话说,如果当时只有三个人在场,这三个人说不定就会上去摁住凶徒,但是人一多的时候,大家反而不敢动,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觉得我不需要做什么,其他人会做,如果其他人都不做,那表示我更不需要做什么,我们人是一种服从的动物,我们人是一种群体的动物,我们总是对其他人有期盼,我们也总是希望满足其他人的期盼,于是这时候我们丧失自己的一个良知判断的能力。
3、抽离者
这也是本实验对我们的启发。这让我想到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我们在观看戏剧时必须不能带入主观情感,认为这是真实的。这里,把戏剧改成社会,本质是相同的。作者津巴多教授的太太克里斯蒂娜·玛丝拉奇就是电影里的抽离者,她也是第一个意识到危险的人。
于是津巴多教授在这里面提出,我们人要怎么样改善跟强化自己的良知跟自主能力呢?必须注意我们一般处境里面有一个基本的二元性,就是抽离跟沉静的对立,犬儒式的怀疑跟投入式的参与之间的对立。想要看的清,首先要做局外人,从现实中抽离。
保持对体制的警惕:有些很常见的情景,比如军训的时候同学们死命地喊号跺脚、目光坚定地要拿各种连队比赛的第一,或者是有个慷慨激昂的演讲者把台下一堆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起立鼓掌,等等刻奇性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体制的塑造环境。
除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尔格伦实验的原理也颇为类似。当然还有这种可怕的猜想:在这样的电影中,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