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三
----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读罢本节课程内容,我的大脑中浮现出“眼前一亮”的感觉,继而再次陷入困顿。为什么有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感觉?
新课程改革实施15年来,也就是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进以来,基层学校历经广泛的实践,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改革还远为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与有效改善教学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是传授知识,因而,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不厌其烦的讲授重点内容,一遍遍的讲,唯恐自己讲不清楚、说不明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狠抓落实,目标指向明确单一----考试分数。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度目标,倡导基于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下的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协助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角色定位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也是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这里面有一个观念上的两元对立,一个是教师中心,一个是学生中心;一个是知识技能,一个是完整的人的发展;一个是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一个是满足儿童需求、兴趣、爱好的课程。
至少,本节内容让我们明晰了“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历史演进以及“新形式训练说”的扬弃与统一。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是:教育不仅是授予知识,而且在于训练并形成能力。主张教育的目标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性的训练心智能力,而且强调,在一种领域中所训练的能力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这个观点对我们教师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以现成的学术体系为基轴的学科课程,向儿童强行灌输成人的逻辑与思维,教材是有用的、必要的,是儿童长大成人时必须掌握的。很多很多的教师为何离不开教材?看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实质训练说”的观点是,广域的迁移是不存在的。要学习社会中有用的知识,运用活动分析法和社会功能法选择教材,使学生习得对长大之后有用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和深化儿童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业已获得的经验,以求得成长,提供有助于满足儿童需求、兴趣爱好的教材。这个观点是当前十分流行的改革观点,基于学生立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最大的困惑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现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的有机统一?在本文中似乎没有给出一个理想的答案或最佳选择方式。不论人性中心课程、体验学习还是建构主义,似乎都是理想的课程模式,在实际运作中,也会困难重重,难以真正的落地生根。努力探讨研究基于完整的人的发展的课程,依然需要为之共同奋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