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块链的三个误区:
1)误区 1 :区块链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
【观点 1 】:实际上,区块链并非一种“新技术”,相反,它使用的都是一些存在时间不短的成熟技术,区块链本身更像是一种“用天才的想法、将一揽子技术进行组合、并产生了伟大化学反应的技术框架,或者说技术协议”!在这种组合中,除了合理、适当的利用了成熟的技术外,还加入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观点 2 】:区块链是一种独具匠心的的技术组合,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本身存在并没有违背、或从根本思维上区别于现有的技术体系)。大家更加认同是它是一种“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用网络术语解释,更像是建立在 TCP/IP 协议之上的、新的应用层协议(类似 HTTP 协议),是原有技术体系的有效补充,而并非颠覆的关系。
【自己想到的】:比特币为什么让大家觉得颠覆?因为去中心化的货币发行!比特币(或者说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建立信用体系”这一关键问题!我们现在的货币发行流程,之所以需要依靠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根本原因就是无法在不存在权威机构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信用体系”。当然,关于比特币的未来很难说清,它触及了太多方方面面的利益,不过在技术层面、或者说解决方案层面,它是更合理、更先进的,并且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并非全部!
2)误区 2 :区块链全是“去中心化”的
【观点 1 】:也许是因为比特币知名度太高,并且区块链技术最初并没有独立提出,而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面世的,因此大家一提到区块链、下意识就将其标注上“去中心化”的标签。但实际上,作为软件系统的网络架构,一般有三种模式:单中心、多中心、分布式,区块链技术可以是:多中心、弱中心、或者分布式的,并非是绝对的“去中心”化。
【观点 2 】:Decentralized 单词最早是在国内的币圈中所做的翻译,多少有一点主观色彩。在 中本聪 提出的比特币论文中,通篇并没有用 Decentralized 单词形容比特币或区块链技术,而使用的是 Peer-to-Peer(P2P) 来形容。
【观点 3 】:完全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向,未必适用于全部的应用场景。以太坊的 The DAO 事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注】:关于以太坊的 The DAO 事件,网络上有很多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自己想到的】:关于“去中心化”这个概念,笔者总感觉过于理想化,当然,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去谈情怀,只看当前社会的组成形式,中心化的机构(或者说权威机构)掌控着更多的社会资源、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如果想单纯的通过技术手段“去掉”这些“中心化”的产物,阻力可想而知。谨慎的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多尝试“多中心”、“弱中心”化的应用,也许是更简单、现实的方法。
3)误区 3 :区块链交易存在很大的延迟性
【观点】:以区块链为技术基础的交易模式区(以比特币为例)有别于传统银行,进行一次比特币交易,实际上是直接完成了:交易过程、清算过程、结算过程等三个流程,整体需要大概 1 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传统银行的交易模式,是需要区分不同的支付场景的,如果是普通的支付场景(不存在跨境、跨银行等复杂情况),确实速度上要比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速度快很多(秒级确认);不过一旦牵扯到了之前提到的跨境支付等场景,传统银行模式,一般都需要有 3 ~ 5 个工作日的等待时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本质上大幅减少了交易后的处理工作,消除了大量的人工干预过程,从而提高了交易效率。
【个人想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模式,的确有很多优点,但普通场景下的支付问题不应该被忽略(按照现有学习的资料,比特币需要 10 分钟才能确认一次支付、并且需要连续 6 个数据块的确认,才能确保此次交易成功),如果无法做到秒级支付,恐怕很难真正被消费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