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六岁半的小孩,幼升小,要面试。
首先是准备工作:是否会普通话?是否会十或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是否知道父母的电话和名字?会不会自己洗脸,刷牙,穿衣?能想到面试的问题,我们尽可能地想到并让孩子准备。
但还是担心孩子会出错,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问询无果,忽想起同事朋友的孩子曾经面试过,问及才知面试的难度远远超过预期:会不会背古诗?考查孩子瞬时记忆能力,能不能识辨颜色?还有可能问会不会整理书包?并当场求证让孩子按规定顺序整理书包。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六岁多的孩子似乎有些过于严苛,眼瞅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就要面试,怎么办?下午三点半的室外,太阳灼热,此刻,道路对面的学校显得格外遥远而陌生,一个民办私立学校,一年学费堪比大学本科一年的收费,即使这样,很多家长还是为让孩子进这样的学校而花费不少精力和心思,幸运者还能得到青睐,否则孩子和家长只能望洋兴叹。
时间过得快而漫长,一边抓紧时间辅导孩子突击面试,一边焦灼地等待时间。终于挨过半个小时,接下来就是填报信息,等待面试。
六七岁的孩子,高高低低站在面试教室外面,可能被家长紧张的情绪感染,亦或是在陌生的环境里不适应,刚才还活蹦乱跳、嘻嘻哈哈的孩子,此刻变得安静和拘谨,怯怯地问起妈妈:“妈妈,能不能等明天再面试?”
从一个六七岁的小孩的口里提及“面试”这两个字,让人感到心疼和感动,小小孩子可能并不知道面试的真正含义,他们只是在大人的言辞间感觉到紧张和某种仪式感,宝贝,此刻的你并不太明白,面试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新阶段的开启,也许多年后,你方会懂得,这次面试在你人生中的意义何在!
类似这样的面试,我也曾经经历过,至今刻骨铭心。2005年3月,在洛阳师院逸夫楼,我也以同样焦灼和憧憬的心情等待过一场面试。几个教室走过,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将厚厚的简历递给面试学校的人员手中,等待宝贵的面试机会,终于,面试考官问到:谁先来第一个讲?见一起递材料的同学们一个个相互推诿不讲,也不知从哪儿鼓起的勇气,我第一个举手要求试讲。等待结果是一个身心倍受煎熬的过程,还好,幸运的是,不知是因为我的勇气还是讲课相对熟练,我顺利和面试学校签约,并确定了上班的时间。
后来,我为我自己总结经验,得出结论是一切源于比较充分的准备。我在学校一直准备着这作为教师生涯的第一课——《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当然在备课和磨课时,也曾流过眼泪,但从未想过放弃,就在面试的头一天晚上,我还和好友平在我家的卧室,把门当成黑板还在试讲。
朋友家的孩子,在五岁左右曾经有过近一年的寄宿经历,小小年纪,已经完全学会自己穿衣、刷牙、洗脸、整理书包这些事情,所以,当面试到这些内容时,孩子应对自如。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孩子顺利通过面试。朋友打来电话,声音异常激动,我在电话这头,也由衷为他们高兴。
又想起中午吃饭,席间闺蜜提及另一位朋友,曾经在毕业时考过一个高级技师证,搁置多年,没想到国家引进人才政策,她被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天津,解决了自己工作问题的同时,孩子上学问题也迎刃而解。朋友一家现在已经从北京举家搬迁至天津发展,相信等待他们的一定是幸福而美好的明天。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今天,昨天和明天,今天,它不属于未来,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明天,它永远悬在未知世界。今天的所有努力是为明天更好的发展做准备。我们要用昨天的经验把握住今天,展望明天。
请相信,岁月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勤奋的人,你所有的努力,总会在某一天回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