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听尤克里里试听课时碰见了这样一件事,一个7岁左右的男孩把水瓶落在了之前的地方,他马上要上音乐课,没办法去取,就要求他母亲帮他去取。“我要上课,你帮我取吧!反正你一会儿没事!”孩子要求,“谁说我一会儿没事儿?我过会还要去买东西呢!”那位母亲答到。“你就不能帮我取一下么?”孩子再一次要求,语气已经有些不满和不耐,“这样不对啊,那是你的错误,为什么要我来承担?”那位母亲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已经有些不高兴,态度很不好地说:“你帮我取一下又怎样?”那位母亲就问“你想请我帮你做事,难道就这个态度么?”……后面的情况我就不清楚了,因为我已经进去听课。原谅我的语言表达不很好,不能完全还原当时情景,但这件小事儿足以引发我的思考。
这件事很小,或许有些家长会觉得没什么。但是我真的觉得我遇到的那位母亲做的很好,面对儿子无礼的要求,并没有满口答应,而是带有诱导式的反问。“你的错误为什么要我来承担?”、“请别人帮你做事能是这个态度么?”这几句话,掷地有声!那位母亲想要告诉儿子什么叫承担,什么叫责任,自己的错误自己要学会负责,自己要去承担;在请求别人帮助时态度要好,就算是自己的母亲也不能态度恶劣,母亲又不欠你什么。
然而在现实中,有多少父母或是爷爷奶奶们无止境的溺爱孩子。我遇到不少父母,面对孩子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有些父母们也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它都不用干。我敢保证,不少父母在遇到上述情况时,不需要孩子要求,自己就会主动说去拿,让孩子好好上课。是,这样的孩子课是上了很多,学习成绩或许还不错,特长也有一二,但是孩子们的品德呢?父母对孩子品德上的教育呢?就不怕孩子德行有亏么?
看那个孩子的态度,也很值得深思——不是请求母亲帮忙,而是要求!在遭到拒绝后态度不好,不耐、甚者不满!谁说父母就一定要为你付出,无条件地围着你转啊?但我想说,确实,作为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我们太容易把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当做是理所当然,有些孩子甚者还会这样想:“反正就我一个孩子,你不对我好对谁好。”所以,对于父母,我们更加随性,也更加肆无忌惮。我们把自己和父母看做是一体,请父母做事态度也是十分自然,有些人甚至连句感谢都没有!我们太习惯于父母无条件的付出,所以,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有些人甚至会心生怨怼!
我们承认,在中国式家庭中,有不少父母为了孩子牺牲。尤其是女性,不少为了照顾孩子,选择牺牲自己的事业,整天围着孩子打转,眼里心里都是孩子。这样子,看上去是一位“关心孩子的好母亲”呢!但实际上却将自己的世界就和孩子的世界模糊化了,在孩子看来,母亲的世界里只有我,若再溺爱些,孩子便连一丝感恩之心都没有了。这样并不利于养成一个好的亲子关系。
董卿在《朗读者》中谈到自己的孩子时说,要在自己和孩子的世界里掌握住一种平衡的分寸,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这样做才是养成良好亲子关系的正确做法。
有些父母溺爱孩子,到头来自尝苦果,抱怨孩子没出息、不孝顺等。但我想说,这些难道不是因为你们在小时候没把孩子教好么?孩子的品德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不少家长在孩子做了错事后主动为孩子开脱“孩子现在还小,不懂事儿!”这样你能指望他将来有责任心、勇于担当么?真的是好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请问,现在的熊孩子还少么?孩子要多大才算大?“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这句话说的真的没错。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反映父母的一面镜子。有数据结果显示“在家庭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暴力倾向”,所以,永远不要小瞧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
所以,想要让孩子长成不错的人,真的需要像那位母亲一样,从小事抓起,“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品德习惯!最后,再给各位父母一个建议,“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成才!
——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