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戈尔的一生》无疑一部让人让人回味无限的电影,悬念丛生,高潮迭起。
一、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大卫戈尔,智商超群,27岁就成为哲学系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当地反死刑协会的领袖。
主人公因为强奸杀人而被判死刑,故事从死刑执行前四天开始。大卫请他的律师邀请了一位正义的女记者来采访自己,并告知其自己是被冤枉的,请她帮助自己寻找真凶。
案情推进,被害人也是反死刑协会的领袖之一,而且已身患绝症,女记者最终发现,她为了证明死刑的不合理而自杀身亡,并陷害了男主。因为她为了证明,在现有法律体系下,一定会存在一些人会因为冤假错案而被误判死刑,而误杀无辜,那么这样死刑本身就变成一种以公权力对私权力的最大侵犯。
女记者原以为被害人会将自己自杀的录像带交给了一个喜欢自己的牛仔,让他在死刑执行之前的最后几分钟交出来,证明主人公是误判的,同时也证明现有法律的漏洞。
但她惊然发现,这个牛仔是个行事极端的人,而且因为喜欢被害人,同时嫉妒被害人与主人公的亲密关系,可能会选择在死刑执行后,再公布录像带。这样在法律真实的因为漏洞而误杀好人的情况下,对现有法律的冲击会更大。
女记者一路狂奔,想要在最后的关头拯救出主人公。但是却还是晚了一步。。。
因为女记者最后的曝光,对当州政府(美国只在有些州有死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女记者也因为自己未能救出主人公而愧疚的时候,却意外的收到了一个录像带。
这个录像带来自主人公入狱之前。原来这一切都是主人公自己的计划,他跟牛仔和女受害人一起计划了这个案件,以殉道式的方式来完成对该州司法的冲击。
二、三个悬念
这个故事悬念丛生,第一个悬念,主人公是不是真的被冤枉了呢?一路跟随镜头走下去。普通的故事片中,可能会有一个真凶,被找到,然后主人公被放了,大团圆了罢,但是这个故事,第一次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是:女受害人,竟然因为为了冲击司法而选择自杀。
录像中她一身赤裸、柔弱无助的挣扎与背后无比的勇气所形成的对比和冲击是难以想像的。
第二个悬念,我们以为解开了迷团,就可以顺利救出主人公了罢。但是却又发现原来背后还有个阴谋。
这个小悬念算是个过渡,如同重口味的两道菜之间用于爽口的汤头。
第三个悬念,最后一幕,男主看着镜头的坚定的眼神,与心中还未消退的女受害人冲击司法的勇气所带来的波澜一起形成的新的巨浪。米国式的殉道一般一浪又一浪的冲击的司法,对心中的不公的挑战,才形成了今日所谓的法治的国家吧。
三、殉道式的司法挑战
关于司法挑战,有很多很多的类似的例子。所谓的民主,其实并不只是投票权,所谓的法治也不是单纯非人治。虽然,今天某国貌似经济不景气,但是值得学习的东西还是没有改变。
所有的制度都是有漏洞的,世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这种殉道式的对司法的挑战,一波一波地敲打着法律,才有可能形成所谓的法治吧。
这样的案例,在某国真实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少见,一如反奴隶制例子。
四、关于死刑
关于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这其实是个长久的命题,现在在很多国家都开始废除了死刑。
其实关于反方最常被引用的论点。一个是如果没有死刑,如何还受害人一个公正。几乎在所有文化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都是道德标配了吧。
而正方的观点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因为误判而害了无辜,另一个是死刑其实并未真实的降低犯罪率。
如果因为误判而害了无辜,那么倒底是谁赋予了公权力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呢?如果我们赋予了公权力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那么我们又如何保障这样的权力不会被滥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