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尧小传 MAY / 05
我一直以为,把每天的生活按照固定的时间去安排,是刻板的,不够灵活的,是没有创意的,但当我读完这些故事,彻底改变了我对日常规划的看法,做好日常规划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伍迪·艾伦(Woody Allen)曾说:“一旦动手去做,便已成功了八成。” 在50年的时间里,艾伦共编导了50部电影,对成功的秘诀颇为了解。如何、何时以及何地动手做事,是我们在将想法付诸实践时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正因为如此,许多从事创意工作的人严守日常规则,这个情况就更加颠覆了我对那些从事艺术和创意工作的人的看法,我以为他们是天马行空,任性忘我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认知的狭隘才会有这样不正确的判断吧,也是一种固化思维把自己圈住了。
编舞家崔拉·夏普(Twyla Tharp)每天会在破晓时分起床,然后打车去健身房,她称这一习惯为“灵感迸发的时刻”。
画家罗斯·布雷克纳(Rose Bleckner)也是如此。一早起来,读报,冥想,早八点准时到达画室,在清晨的恬然宁静中开始作画。
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也会每日坚持完成5000字的作品,风雨无阻。
这些大咖在日常中严格遵守自己的规划安排,曾经我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被说成太古板,我也怀疑过自己,这样规律的生活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个动荡的时代。
但现在看来,其实还是可以给到我们帮助的。设定日常规划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并在持之以恒当中迸发灵感。
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大份的礼物,就是固定的时间做着最重要的事情,仔细揣摩大咖们的故事,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些共性:
首先,他们选择把重点优先处理。
在职场中频繁出现的一种现象叫做“被动工作流”,我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围绕着收件箱展开,总是在试图回复源源不断的新邮件和信息,却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一推再推;
我们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被动工作上,当你做得差不多了,下午已经过半,这时候才要做重点工作,临下班前又频繁跑出很多邮件待回复,于是加班免不了了;
如果我们不能分辨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便会进入“被动工作流”。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重点优先处理,在小事上让一些人失望,总比因为处理收件箱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强得多。如果不这么做,你就会因换取专业的假象而牺牲掉自己的潜力。古语讲:勿因小失大。
其次,固定工作频率
日常规划在逐步增强创造力和工作劲头。过去我理解的创造力是从无到有,即便你从来没有做过,也可以一鸣惊人,但现在感觉这个观点蛮可笑的。
如果你没有在这个领域做过深入的研究,请问创新从何而来?最好的作品是在强压下产生。创造力来源于脑力不断地激荡,要想让自己灵感不断,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专注。规律的工作,灵感也就会规律地闪现。
还有一种常态,你应该也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如果一周下来,你只见了一个客户,只写了一段文字,只读了一页书,只画了一幅草稿,你就会把它做好,于是你会开始为其质量焦虑。唯有固定工作频率,才会让你在这件事情上不会增加太多压力,可以更深入,更专注,更有自信,更有创造力。
每天只做一点,但经年累月下来,你就可以完成很多。另外固定频率并不是每天都要按照这个频率做事,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但如果工作之间的间隔越久,得到的益处就越少。
丢掉“到最后盲目地放手一搏”的心态,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吧。
再次,大咖们给了自己独处和休息的时间。
独处意味着要专心面对自己,大多数人并不喜欢。但这个练习可以能帮助我们寻找到自己。
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用来练习独处,那便是冥想。冥想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静坐几分钟,什么都不做就够了。
早晨刚起床是安排每日冥想最合适的时间。早上起来,喝点水,然后坐下冥想5分钟,10分钟甚至20分钟,或者更久,再开始一天的生活。
坚持每天冥想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我可以做到,你也一样可以。
适当的休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方面的益处,已经不止一位大咖在自己书里提到过。
花30分钟的时间放下工作,远离电子设备,去散步,喝咖啡,用眼睛和感觉捕捉这个时间别样的世界,为自己重新注入新的能量。花60分钟到90分钟专注进行那些在你看来最可能会增加长期价值的工作。
这样的休息会让工作更加高效,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处理问题。
昱尧說:别等状态来了才工作,不管有没有灵感,做就是了。
如果您喜欢今天的这篇文章,欢迎订阅,转发并关注微信公众号“爱上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