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想讲一讲《史记》中的一段故事,说是一段故事,不如说是恰好有些联系的几个人。故事主要脉络来自《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这一篇,也就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故事。一般这几个人都是被分开到不同的故事里,为了突显不同的主题。但是我想试着按照历史本来的脉络把他们放在一起,讲一个没什么主题的故事。
故事要从吴王寿梦说起。寿梦就是这一代吴王的名字,这可能与我们最经常听到的王的名字有点不同,但是接下来出现的吴国君主的名字都是这个形式,大家要习惯一下。寿梦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二子叫馀祭,三子叫馀眛,四子叫季札。季札是四个儿子当中最贤明的,寿梦本来想让他继位,但季札自己推辞了。在当时,传位于长子确实也是更符合常理的方法。于是在寿梦死后,长子诸樊当了吴王。诸樊也觉得让季札来当王比自己合适,于是他在继位之后去找季札,表示想要让位给他,季札还是和上次一样表示拒绝,还说了一大堆道理。
故事发展到了这里就很有意思了,有人一门心思想把自己的王位让出去,有人拼了命也要推辞。诸樊就想,怎么才能让自己弟弟愿意当吴王呢,他想啊想,苦思冥想,最后,机智的诸樊国王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他可以在自己死后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二弟馀祭,然后让馀祭死后把王位再传给馀眛,通过这么一大圈,最后再让馀眛传为季札。这时讲的就是“兄终弟及”的道理了,这样子季札继位就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了。但是这个计划的问题在于,他们三兄弟都一门心思的想让季札当吴王,而且,他们都得死的比季札早。这个难度就很大了。
但是历史有时候就这么出人意料,他们三哥们真的就这么想让他们的四弟当王。最后真的就按照诸樊的计划,他死了传给馀祭,馀祭死了传给了馀眛,等到馀眛死的时候,季札还活的好好的,这下终于可以让季札继位了。但是,季札有一次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史记》的原文
四年,王馀眛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
是的,季札逃走了、、、、、。这次他自己也觉得没有道理可说了,所以他选择直接逃走,死也不当王。我不想去揣测他这么做的原因,但是像季札这种所有人都求着他当王,他就是不当的人,估计也就他这一个了。
上面算是一个真正可以传为美谈的故事,美好的让人都觉得有些不真实了。但是故事接下来的部分,就是我们熟悉的春秋战国的味道了。但是在继续之前,我想在这里引用一段关于季札的片段,这是季札在出使各国路上的一个小片段: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这一段是整个《吴太伯世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最开始读到的时候,喜欢的是季札最后的那句“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来再读的时候,又开始喜欢前面那一半。徐君喜欢季札的剑,但是又觉得如果去向季札要的话很不合适,便什么都没说。季札也知道徐君喜欢,他当然愿意把剑送给徐君,但是自己还有出使的任务没有完成,佩剑必须要有,他打算回来的时候再把剑送给徐君,他也什么都没说。最后季札出使各国回来了,“还至徐,徐君已死”。
季札逃走之后没有办法,王位只能传给馀眛的儿子了,馀眛的儿子叫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心甘情愿的让僚当王的,比如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就不这么觉得。他认为自己的父亲一直把王位传给馀眛是为了最后让季札当王,既然现在王位没办法传给季札了,那么理应让他来当王。就相当于他爸想借两位弟弟之手把王位送给季札,现在季札不受,王位应该照样还给他们家才对,怎么能传给自己的儿子呢。但他也知道,去找人说这番道理是没办法把自己的王位要回来的,得靠自己的实力才行。他为此招揽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待会儿要详解讲的人,伍子胥。而公子光另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吴王阖闾。
公子光夺得王位的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鱼肠剑的故事。公子光通过刺客专诸刺杀了王僚,成功的让自己变成了吴王阖闾。按理来说,通过这种不道德的方式夺得王位的人就不是什么好人,也成不了明君,但是在那个时代,需要的霸主而不是明君。或者说,当时其他的诸侯王也都不是什么好人。在阖闾手里吴国成功地变成了春秋一霸。吴王阖闾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攻入了楚国的都城,差点把楚国灭了国,最后还是秦国出手相救,同时吴国又起了内乱,楚国才没有被灭国。而伍子胥就是这次领兵进攻楚国的将领之一。
伍子胥其实本来是楚国人,他从楚国叛逃到了吴国,然后又帮助吴国来进攻楚国。这其中的缘由比说书人编的故事还有意思。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楚平王手下做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还有个人叫费无忌,他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奸臣。楚平王让费无忌为太子去秦国娶个妻子回来。费无忌带着这名秦国女子走到一半就先行回来告诉楚平王,说这个女子长得及其漂亮,楚平王可以自己把她娶了。至于太子的妻子,再找就好了。这提议听起来就很荒唐,父亲怎么能抢儿子的妻子呢,但费无忌既然会提出这种荒唐的建议,那说明楚平王本来就是有可能做出这种荒唐事的人。结果楚平王还真就这么干了,把那个秦国女子自己娶了。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费无忌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算是得罪太子了,太子总有成为吴王的那一天,那一天恐怕就是自己的死期。于是费无忌又开始各种说太子的坏话,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道理就是,楚平王抢了太子的妻子,太子肯定怀恨在心,说不定那天就要推翻他父亲,提前把王位抢过来。当王的人,最怕的就是要抢自己的位置,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况且他本来就心虚,自然更加担心了。于是楚平王把太傅伍奢叫过来质问太子的情况,作为一个忠臣,伍奢当场痛斥了楚平王,气的楚平王直接把伍奢关了起来,并派人去诛杀太子。好在被派去杀太子的人还是忠于太子的,提前给他报了信,太子出逃到了宋国。
做了坏事的人,并不一定会心怀愧疚而选择去悔改,更有可能因为心虚,为了防止自己被报复而更加狠毒。费无忌和楚平王都是这种人,他们因为抢了太子的妻子而心虚,他们想的不是做些什么来补偿太子,而是想着怎么防止太子报复自己。只要有了这个想法,那么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让太子死了,那就杀了太子吧,即使那个人是国家的诸君,是自己的亲儿子。
伍子胥知道父亲被抓之后就逃走了,中间几经周折,最后逃到了吴国,辅佐吴王。他在阖闾还是公子光的时候就支持他,在阖闾成为吴王之后便助吴王伐楚。最后,吴国的军队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但是这时楚平王已死,已经被死去的人不可能被再次杀死。于是伍子胥便把楚平王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在那个时代,鞭尸也是极大的耻辱了。
伍子胥还没有开始逃亡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叫申包胥,伍子胥在逃亡之前和他说,“我必覆之。”也就是说伍子胥从一开始想的就不只是想楚平王一个人报仇,他想要覆灭整个楚国来为父亲和自己报仇。申包胥回答说“我必存之。“作为楚国的臣子,他肯定是要保卫楚国的。当伍子胥攻入郢之后,已经逃亡的申包胥派人给伍子胥带话说,你本来是楚平王的臣子,现在做出这种有违天理的事情,是要遭报应的。伍子胥回答说:
“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逆施之。”
在他看来,自己就像是一个赶远路的人,但是太阳就快要落山了,自己要再慢慢走肯定是赶不到了,所以他只有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事情了。自他从楚国逃出来开始,他就成了一个为复仇而存在的人,复仇就是他最大的目标,为了复仇他可以不顾一切。
申包胥后来跑到秦国去求救,秦哀公本来不打算出兵相救,申包胥就在秦国廷下痛哭,连哭了七天七夜,最终感动了秦哀公。秦哀公发战车五百乘相救,这时吴国国内又起了内乱,阖闾只能撤兵回国平乱,这才让楚国免于被灭国。
伍子胥在只身逃出楚国之前,发誓说“我必覆之。”历史上发过誓的人很多,但是说了要灭人家国,最后的真的差点把灭了一个国家的,估计也就他这一个了。这种剧情一般只会在中二热血小说里出现吧,但他确实就是做到了,说他是千古第一复仇者我觉得也不为过。
在攻破楚国都城的那一刻,应该就是伍子胥一生的顶点了,大仇得报,同时极尽荣耀。后来阖闾在和越国的战争中受伤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位,这个人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夫差继承了他父亲传给他的强大的吴国,他先是打败了越国,为父亲报了仇,但在关键时刻,他没有听伍子胥的建议,而是给了勾践一条生路。胜利只会让年轻的君主更加的自负,于是他进而北上伐齐。伍子胥再次相劝,希望夫差先解决了近处的勾践,再去想伐齐的事,夫差再次拒绝了伍子胥的建议,恰好这次战争吴国还赢了,夫差更加看不惯伍子胥了。
过了几年,夫差再次计划进攻齐国,伍子胥依旧出来劝谏,但是这一次,夫差生气了,他觉得伍子胥太烦人了,而且自己外出远征,不能留伍子胥这么一个让自己不放心的人在国内,于是他直接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也早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伍子胥死前说:
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吾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它让人在他的墓前栽上梓树,等树长成的时候,就是吴国被灭国的时刻了。再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放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灭掉吴国。他预言了吴国的灭亡,而且他也确实预言对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了吴国。夫差在最终战败自杀之前叹息说“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夫差自尽。越国战胜了吴国成为春秋一霸,越国一直传到了越王无疆手里。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攻楚战败身亡,楚国占领了大半的国土,剩下的越国人也成了一盘散沙,诸子争立,越国就此灭亡了。公元前223年,王翦攻破寿春,楚国灭亡。公元前221年,齐国向秦国投降,自此秦统一六国,一个时代结束了。
PS:关于“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这一句的翻译,最常见的翻译是译为“我死了以后,一定要在我的墓上种上梓树,让它长成之后可以派用场”。但是按照《史记索隐》的说法,这一句是从《左传》里的“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亡乎!”变化而来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我在正文里写的那个意思了。这种原文解释上的问题,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定论,我只能选择我自己喜欢的那一种,大家也都可以有自己解读。望大家包涵。
PPS:本来是计划着一周写一篇文章的,结果,现在又20多天过去了。一个是这段时间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再者是之前不小心把题目开的太大了,《史记》本来看的不是太熟,写着写着就要去翻书。近期一定不选这种题目了,争取走上一周一更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