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hat)原文介绍了学习者和评判者心态和关系的区别,并给出了对照表。
在心态方面,评判者倾向于评判指责,比如我们可能会指责自己RIA便签作业做得不好,而学习者倾向于接受我们RIA便签作业做得不好这个事实;评判者可能纠结于问题固步自封,而学习者可能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如咨询教练怎么改作业才好;此外,当我们得到教练作业点评洋葱时,评判者可能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受无所不知、自以为是驱使,,反应式、自发式的觉得自己没有错,内心又觉得错误是不好的,感受到批评和否定,而学习者驱于强好奇心,认为错误是可以从中学习的,感恩欣赏、谦逊接纳,深思熟虑点评内容进行回应。
在关系方面,评判者面对RIA便签作业点评,采用输赢思维,写得不好可能会觉得自己输了,而学习者则是双赢思维,在与教练互动中,相互成长;评判者,可能会害怕自己与教练想法的差异,认为反馈就是拒绝,听到的可能是对方反对自己、自己有问题的地方、失败的危险、设法攻击或自我防卫方,而学习者珍视这个差异,认为反馈很有价值,听到的可能是事实、自己有价值的地方以及成长的可能性。
(why)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们可以拥有学习者的思考能力,那么也许我们才能更好的有意识的持续性的改变和成长,而如果我们缺乏这种能力,可能我们想要改变的目标只能是愿望和口号,永远没有结果。
(how)那么,在从批评者转换为学习者的道路上,首先来看下如何觉察自己是评判者和学习者吧~
1)找到你最近一次感觉不顺利的经历
2)根据学习者和评判者对照表,对应经历找到那些触动你的关键词,觉察自己在这个经历中的学习者和评判者模式。
(where)如果想有更好的自省能力,更好的实现自我成长,不妨从认知自己处于评判者还是学习者模式开始吧~
A1:
【故事】
这两天,写RIA便签作业时拆页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兴趣去看原文,而背景知识不熟悉又写不出I便签,要么逼着自己读原文写作业,有种回到应试的感觉,没有主动学习的乐趣,要么断章取义草草了事,感觉成长不大。
【反思】
反观上述经历,在评判者角色时:
1)评判指责、批评的、否定的、聚焦责怪、纠结于问题本身、只在乎自己的观点、不灵活、刻板、心态封闭的:觉得便签营课程设计不合理,拆页是解决自己问题、命题拆页似乎本末倒置了,应该先教选拆页,然后拆自己选的页解决自己的问题
2)看到有限的可能性、认为资源有限:只看到了拆页内容本身的价值
3)重点关注的是自己的目的:是否高效的完成了作业,获得了有效的成长
转换为学习者时:
1)接受、聚焦责任、灵活、容易适应:我需要跟着当前便签营的课程设计完成作业,毕竟不是个人定制化的训练,总有需要自己调整适应的
2)感恩欣赏、谦逊的、心态开放的、多角度考虑问题:与教练和督导沟通了解课程设计的初衷,发现是因为考虑选片段精力耗费大,当前阶段只是让学会写I便签的写作步骤,下一阶段再深造,另外选题其实也是考虑的是大多数都会遇到的目标管理问题,其实已经很用心良苦了,而且其实可能是更适合大多数人的
3)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先根据有限的拆页原文或原文书籍目录或引言完成I便签,练习便签写法,再根据兴趣程度决定是否去深挖原文深意
4)看到无限的可能性、认为资源丰富:对拆页本身的内容不感兴趣,也许书的内容不能直接带来价值,但是如何在既定条件下快速了解拆页的核心含义,并转换为I便签,不失为一种新能力的锻炼,而且可以求助督导、教练,更可能获得意外地收获
5)重点关注的是合作:可以尝试给督导、教练反馈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让课程更优
A2:
【目标】本周日记录分析一次本周与家人沟通不耐烦的案例
【行动】
1)详细描述事情的起因经过
2)根据学习者和评判者对照表,分析自己存在哪些评判者心态,是否可以通过转换为学习者心态让沟通更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