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前四课,通过不同角度阐明了一个道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现象背后运行规律的学科,这一点与物理学十分类似。
一、抽象性
这是经济学最显著的特点,经济学的理论规律与观察者的直观感受经常是相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学将诸多客观因素逐一剥离,追溯经济现象运行的本质规律。但人的直接观察中,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甚至是被认为是根本原因。进而产生经济学理论与直观感受相悖的原因。与之类似的是牛顿提出的惯性定律,由于客观物体运动过程中始终要受重力,诸多情况下要受到摩擦力作用,物体需要持续受力才能持续运动,否则就将停下,所以当时人觉得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直至惯性定律的提出,才知道运动是恒定的,力不是运动的原因。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两件事先后发生,人们就会直观认为,两件事是有因果关系的,前一件事是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但是事实通常并非如此,这也是薛兆丰在“好的与坏的经济学家”的论述的核心——优秀的经济学家能够通过现象直击背后的本质规律,打破事件先后自然引发的因果关系联想。
二、普遍性
在不同的经济组织与经济现象运行过程中,运行规律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经济活动,经济学规律就存在,就将发挥作用。比如战俘营中的例子,即使资源匮乏,有需求就会产生交易,就会产生通货膨胀、价格波动等等现象。在第一课的课后思考中,有一个问题“请举一个经济学不起作用的例子。”由于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交换,有交换经济学规律就会继续运行,所以有一个答案是“没有人的地方,经济学规律就不会起作用”,这是一个看起来最接近正确答案的答案了,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规律,那么没人的地方呢?还真的不好说。那么在没有人的地方,规律是否起作用?我的答案是规律依然存在,依旧在运行。这里需要引用王东岳先生的一个观点,人的“理性”不是天赋的,而是与动物的“感性”一样的存在,都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既然经济学的基础是人类的“理性”,要换成动物的“感性”,似乎没什么不妥。甚至于说,在社群性动物的日常,社会分工与食物分配,都可以看做经济学规律的一种体现。
三、强制性
“强制性”这个词可能用的不恰当,欢迎提意见
经济运行规律是不受政府政策干预与影响的,但是经济状况是与社会状况、政府决策有着高度相关性的。国富论中提出的“无形的手”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市场可以自发地进行资源配置,进行优胜劣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质,使得在自由市场中,资本用脚投票,显示市场力量。但是在非自由市场中,政府的决策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政府作用下,经济规律的力量依然强大,甚至比政府的作用更加强大。比如在80年代的中国,开启了民营经济的闸门,之后即使制定了双轨制、打击投机倒把,依旧无法改变国企被民营企业打败、退出市场的命运。经济规律的运行,是不以当权者的意志发生转变,甚至强大的政府也无法改变。
四。遮蔽性
经济运行规律虽然足够强大,即使是强大的政府也难撄其锋,但是其固有缺点依然明显,并且不会自我改善。单纯的依靠市场的自由主义经济,由于生产资料与资本分配的不均,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一点看美国的经济发展史就很明显了。改革的意义在哪?就是用改革替代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对于社会不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个人、对政府是毁灭性的。通过改革,改变经济增长点,也就是用改革更改资本分配的方式,而不是经济危机,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改革是必要的,改革的顶层设计也是必要的。正是由于经济运行规律的遮蔽性,不会自我改善,才需要社会自上而下的改革,将资本与生产资料的矛盾解决,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而不是周期性的断崖式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