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李笑来的《韭菜的自我修养》这本书.
坦白说,它一点都不厚,很薄,就136页.但也就是这136页的内容给我的知识体系又带来了一次升级.
如果说给准备理财的人去推荐<小狗钱钱>或者<穷爸爸富爸爸>这样的书籍,那对准备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理财人士,李笑来的这本<韭菜的自我修养>就是必读书.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曾经也当过韭菜的缘故,所以在读完整个知识框架以后,不出声,但内心响起的最大遗憾却是“要是我早点明白书中所讲的这些内容就好”.可是,人生,哪里来那么多“假如”.
李老师用笑虐的口气写完了整本书.这或许是在18年“录音门”事件之后的无奈.当他被当作普天之下“割韭菜”的那个人的时候,他却还要继续笑着并写好这本“投资者教育”的书籍,某个角度上来说,这莫不是一种残忍.试问,这样的境界,做到的又有几人?只能默然叹服.
136页的内容,出去后面关于作者“币圈首富”的辟谣,以及比特币的基础介绍,内容只有126页左右.这部分“投资者教育”内容,本质的思想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不那么韭菜的投资者“.我把它分为5部分:
️学会“思维破局”,突破“韭菜思维”.
️学会控制收益风险比.
️工作和学习.
️认识/识别/把握周期.
️做个好人,做个不那么傻的人.
从面上看,这五部分内容似乎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为什么我们就是没有做好呢?我总结,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原因:
回看这3个因素,不管是哪一个,莫不是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收益结果.而本书的5部分没有没有哪一部分没穿插了这3个要点的具体内容.
首先,第一部分:突破”韭菜思维”.
书中的家“韭菜思维”.总结起来可以分为9种.
第一种,“市场零和游戏”思维.这个思维也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之一,认为“风险市场挣到的钱,一定是别人从某个地方亏掉的钱”,进而觉得这种交易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骗人的.意识+潜意识的作用下,行为也不会往风险投资的方向去迈出脚步.
关于这个,作者分享了一个概念是,在牛市的时候,基本大部分是挣钱的,挣钱的总额度>赔钱的总额度,以及在熊市的时候,赔钱的总额度>挣钱的总额度的概念.以此为据论证了“市场不是零和游戏”这个思维.
除了这个,作者也分享了交易的本质“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因为有了不一致,所以才有了买卖的进行.不知道大家会对这个点有什么启发,于我而言,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感受是“是的呀,那我们在执行自己的买卖操作的时候,是否有思考过,那个跟自己进行交易的人目前是在思考什么呢?”坦白说,就我自己之前的操作而言,我自问是还没有做到这个层次的思考.
到这个层次的思考,不仅要有“看山是山”的能力,还有有“看山不是山”的能力,更要有回到“看山还是山”的能力.
韭菜思维第二种:用时间来衡量投资与投机.
当这个观点跳入我的视野的时候,它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为什么它是韭菜思维呢?’当看完作者的思路,我明白了.因为对于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众所周知,基本大部分人都有了”价值投资‘这个概念,并且还会顺便带上一个“长期”的概念,因而我们的惯性思维的逻辑就是要做“价值投资”就一定是长期的,并且还顺便把一切短视的投资都一股脑定义为“投机“,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问题开始的时候,答案就会开始不一样.
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定义“韭菜’的概念里,”韭菜“与”非韭菜“有一个主要区别点,就是是否挣到钱,并非我们惯性思维里面的”散户或者庄家.”简而言之,只要你在交易里面挣到了钱,那你算不上是一个‘韭菜”.
沿着这个定义,我们有另外几个问题:
“投资就一定挣钱吗?
投机就一定不挣钱吗?
投资的时间长一定挣钱吗?
投资的时间短一定不挣钱吗?
相信这4个问题,不管哪个问题,是没有绝对答案.这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观点;不要用长期或短期去定义”投资”或’投机“,
韭菜思维第三种:价值有用,但不一定永远有用.
这个思维也是基于”价值投资“思维的一个打破.我之所以被作者这个观念打动,是基于书中这么一句话”砸i正确的时机面前,“价值”往往显得弱不禁风.无能为力.”这句话,让我对市场的敬畏之心莫名有多了几分.市场价格的投票机功能能被描述的淋漓尽致.虽然对于我们每个投资者来说,我们 要寻找的是“足够重”的好产品.但在经济周期的波动里.投票机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收益,不能一点不关心.
韭菜思维的第四种:‘低质量的我爱学习”.
作为一个立志要做终身学习着的我来说“我爱学习”这句话在以往的很多时间,都给我带来过自我激励,簇拥着我不断前行.但从2020的下半年开始,我开始思考,如果要学习,那我究竟该学习什么内容?,也是这个问题逼迫我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思维框架.正好作者观点的指向,也跟我的方向一致;要学会高质量和深层次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浮在表面的盲目忙碌.
坦白说,在曾经的某个时间,我就是作者说的那种”假学习’的‘韭菜“,每天盯着k线,听着四五手,甚至十几手,几十手的消息,还以为自己捡到了一个宝,感觉下一步操作对了就可以立马财富自由似的.这种”假象低质学习’,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东西,并且还带走了我的投资本金.
所以,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要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请远离“低质量的勤奋”.因为它真的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而已.
关于学习,作者还分享了“积淀”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希望马上 就可以上手使用,,这对一些知识是可以的,比如说如何做ppt,如何做一个蛋糕这些技能性的知识.但对于投资,很多时候,它更是一门需要长期修炼的系统课程,而不是简单的3*2=6那么简单的算术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既不断去夯实自己的财富管理理念,更需要不断去迭代那些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和信息.
再就是投资也是一门实践课程,鉴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只可能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所以“别人的分析能力“可以学习,但具体适用,要跟用药一样,视自己具体情况而定.
韭菜思维的第五种:“大牛已经来了.谁不买谁傻逼.”
这个思维深深的揭示了人的fomo心理(fear of missing opportunity).但是,谁踩牛尾谁知道,当踩到牛尾,下来就变成一件非常肉疼的事情.在投资这件事情上,一定要跟找结婚对象一样“宁缺毋滥”,如果给你带来的是高风险,收益不确定,那基本跟遇到一个渣男没有什么区别.只会消耗你自己.
好的时机点,一定是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整体判断.而不是因为“你妈觉得你却个对象”,你就去找个异性领证.
再者,时间会让本金增值,也有可能蚀损本金,所以进入点非常重要~(重要的事,自动说三遍.);:
韭菜思维第五种:“进场就梭哈.”
抱着“梭哈”心态进场的人一般都是打着“投资”的名义来做“赌博”这件事情.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人知道下一秒是否会有一个“黑天鹅”事件.当梭哈完成,基本也就失去了平衡仓位风险的工具.投资的目的是“钱生钱‘,前一个钱是本金,后一个钱是收益.当失去了对本金风险的相对掌控,那获利的风险随之也就上升了.
关于这种情况,作者用了“亡羊补牢’的比喻来说明分批建仓的重要性.如果把本金必做一批养,那进场的一波资金就是第一只羊,如果第一只羊亡故了,并且你有建仓思维,那可以用后面的羊把仓位不断的补好.因为个体决策机制的有限性.所以,足够的资金或足够批次的资金某种某种意义上可以分摊这种局限性带来的风险.
韭菜韭菜第六种:没有争取评估自己的实力(rmb)
这个思维是对“梭哈思维”的一个延伸.因为我们知道梭哈有风险,那对应的风险的分摊和降低方式就是分批建仓,而建仓必须要有有实力(rmb)打底..作者把这个实力定义为“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这个现金流,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就是我们的收入结余.所以结余的大小基本也就代表着实力的大小.作者有提到这世界上少部分人”用别人的钱“的放大,但这个门槛太高,不是我等可以企及的,故不做深入讨论.
关于仓位设定大部分人都有基础理解,在理解的同时,也面临着内心贪欲之虫的考验,比如,我的仓位有3成,但卡里现在还有点资金,价格也没有大涨大跌,我要不要乘机再加点.随着贪念点腐蚀,最后发现账户里余额真的到0了.这是一个现金流被贪欲侵占到过程,也是自己给挖坑的过程.如果你想学着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那从今天开始,请开始严格管理你的贪欲.
韭菜思维第七种:“贪恋早期价格“
有一定投资基础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不管是哪个公司,前期的私募价格肯定是要比后面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好很多.所以有些人不免暗暗起了贪恋之心.
坦白说,贪恋并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自己有对应的能力.举了例子,对很多投资人来说,要投十几个,真是几十个才有可能成功一个,按照这个比例,假如成功率10%,那一个50万项目的成功,意味着你至少前期要有500万的资金来做前期风险投资这个事.如果没有,那收起贪恋,老老实实耕耘资金的一亩三分地更加实在.况且,很多时候,成功率根本就不到10%.
所以”早期价格“,暗中早已给买主设定了身价范围,如果没有那个能力,就不要轻易碰.
韭菜思维第八种:不设止损线.
想要获得收益是每个人都期待的事,但具体收益该如何算?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更不用说有多少人去思考“我可以承受多少本金损失”这件事.大部分人的操作基本都是遵循”感觉差不多“就OK了.但差不多究竟差多少,当你仔细问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可能 还要自己拿计算器算一下.
虽然我们都不大可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但学会科学的去管理自己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是获得收益的必须步骤.
韭菜思维第九种:”频次思维”.
对于频次这个事情,很多人都会说’我不贪呀,一次3个点,我就出了”.似乎从这个逻辑上没有错.但是光表面坚持3个点的思维,不去看整个周期振幅波动趋势,3个点很容易成为一个虚幻的让自己兴奋的毒药,临近趋势大波动,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收益,已经中毒而亡.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个观点“越高频次,交易越接近”零和游戏“.
不建议高频次交易 的另外2个原因是:
️当频次就越高,接近零和游戏️.频繁的交易的结果是手续费的累积,累积到吞噬所有的利润和本金.交易所成为赢家,其他都是输家.
️当交易趋于”零和游戏“的时候,回报风险比会越来越低.
<韭菜的自我修养>这本书第二大部分的内容是:控制收益回报比.
这里,作者分享了他的算法.
收益回报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当公式固定,提高分子,降低分母成了提高回报收益比的可见路径.
关于提高分子,作者分享了3个点: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关于提高分母,作者也分享了3个点: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同时.作者还通过借钱的例子,说明了信用的重要性,也同时说明;在信用不确定的情况下,无论回报率是10%,还是50%,抑或是200%,风险都是一样的.并且,实力越有限,风险承受能力越低..这也是我给小伙伴们分享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强调“收益要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
作者也在书中分享到“成功的交易者,是不玩概率游戏的,即便他们接受风险,也是胜率超过50%的游戏.”
在前面韭菜思维里面,有“低质量学习”的韭菜思维.其实不管是着一个,还是其他八个,要打破“思维局限”,必须不断学习和保持知识体系的迭代.这也是我认为第三部分应该是【工作和学习】的缘故.
做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从听多数人的意见➡️参照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不断提升.
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关于认知差异,作者分享到:“认知落差”的结果是“收益落差瀑布”.所以认知的差异,才是”割“与”被割“的本质.这个过程基本遵循下面几个流程:
先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
而后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
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前面说到,投资不仅需要不断学习,还是一门实践课程,所以在学习和和实践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复盘总结,为未来的操作做好准备.
不管是什么样的收益和风险,都无法脱离经济周期而存在,一个上升一个下降构成一个经济周期,很多时候,在更长周期内,我们以为是直线上升下降,但实际上却是有无数的波动积累而成.这本质上也遵循“分形原理.”.
关于如何把握周期,作者只分享了一个观点:仔细观察体会绝大多数交易者的情绪.这本质上就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我恐惧“的市场进出思维.
最后一点.因为投资市场的不规范性.以及法律往往是置后于问题出现而存在.比如那些自己进了”庞氏骗局“,鉴于自己已经入坑,所以存心要把自己本金拿回来,所以故意把别人拖下水.
因此即便在充满人性博弈的投资市场里面,作者也提醒我们做个好人/做个对自己诚实的人.对于这点小编也深以为然,投资只是人生决策行为之一,秉持本性,做好自己,不去伤害别人,才能让我们成其为人.
对于不小心犯的错误,作者的建议是“承认错误,努力改正,绝不尝试“合理化”自己的错误行为“。
坦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我相信是除了理财思维和技能之外,另一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