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记得我第一次看这部小说还是在初中的时候,当初思想还较为稚嫩,并不明白书中所体现的深意,只是单纯为悲惨的故事而伤心,但大学时再次细细品读,结合之前看的音乐剧的剧情,我对这本书又有了新的见解。
外表丑陋的人,也有纯洁美妙的内心
在小说中,雨果是这样描述卡西莫多的:“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被称为长相丑陋又聋的钟楼怪人。” 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虽然卡西莫多的外表是丑陋的,但他的内心却是单纯且美好的。从小说中描述的卡西莫多为了报答收养他的副主教的恩情,为他做尽坏事;到音乐剧中,即使被人们称作“愚人皇帝”,他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去愤怒指责他人。并且,最令人感动的当属他勇于从绞刑架下救走爱斯梅达拉的事,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正如音乐剧中卡西莫多所唱的:“人世何其不公,彼美我丑,即使我为你摘下月亮也无用。”卡西莫多深知自己很丑,但他却温柔对待世人,他有着水晶般善良纯洁的内心,这是最宝贵的。
外表美丽的人,内心可能深藏罪恶
相比起外貌丑陋但内心善良的卡西莫多,菲比斯是典型的无情无义、冷酷丑恶之人的形象。他是一个外表英俊潇洒、看似美好的皇家卫队队长,深受女孩子的欢迎和喜爱,但是内在却是一个口蜜腹剑、风流成性的伪君子。一方面,菲比斯并不爱他的表妹,却因为表妹的丰厚嫁妆和贵族地位,而同意和表妹结婚,这是一个将金钱、地位摆在第一位的人;另一方面,他虚伪地爱着埃斯梅拉达,因其美丽的外表才一时兴起去追求。单纯的埃斯梅拉达却死心塌地爱上了这个男子,当克洛德因嫉妒袭击菲比斯时,他侥幸逃脱一劫,埃斯梅拉达却冤死在了绞刑架上。作家雨果正是通过刻画菲比斯的外貌更衬托出了人物心灵的丑恶和肮脏,外表与内心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他花言巧语,哄骗女孩子,在音乐剧中、在书中,他始终在两个女孩子之间拉扯,一边对着表妹承诺心中只有她,愿为她放下一切;一边却又许诺爱斯梅拉达自由与爱,哄得爱斯梅拉达与他共度美好夜晚。这个男人虽有好看的外表,但他的心却坏到了极点。当克洛德因嫉妒袭击菲比斯时,他侥幸逃脱一劫,埃斯梅拉达却冤死在了绞刑架上。他在期间甚至没有出面为爱斯梅拉达求过情,只是在躲闪,躲未婚妻,躲爱斯梅拉达,躲所有的一切,他就是个懦夫,是个没有担当的庸人。
虽然有着光鲜的外表,内在却腐朽不堪。这警醒着我们,外表美丽的人,内心可能深藏罪恶。我们不能被外表所迷惑,而忽视内在重要的东西。
外表并不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真正善良的人很容易就识别善良,外貌的美丑并不能掩饰内心的丑恶。卡西莫多外表虽丑,但是却心地善良;菲比斯外表虽光鲜亮丽,但内心却腐朽不堪。当我们在看一个人时,不应该被外表所迷惑,更应该去看他的行为举止,去感受他的内心。
嘿!别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多去感应别人的内心吧!毕竟,就算是小怪兽,也有好的小怪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