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思考
6-28勤务思考
能用简单且清楚的方式把问题想明白的人几乎不到4%,这些人大多数又选择了沉默或成为负面力量的帮凶。人类发展史就是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的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怎么有点愤青的感觉呢?但也确实是事实。成为会思考的聪明人是如何呢?首先是妥善的安放自己的智慧吧。
不要迷信权威,权威不一定正确,也可能我们不理解权威的正确,或者权威别有用心,更或者,根本不存在权威。
那么,为啥我们还愿意相信权威?因为人们对于确定非常渴求,对于未知都想要清晰的答案。原来,我们都不孤独。
权威会让人放弃思考,甚至放下对于常识的了解,这也是非常惊人的事实,所以,我们更加需要独立思考。
人们对逻辑学习的忽视,自己对自己在逻辑上的欠缺一直很少有自知之明。
6-29思维陷阱
逻辑错误最重要的有两个原因,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总是希望概念清晰,可是又懒惰,放弃了掌握现有的概念,同时又恐惧,放弃接受现实里存在的概念不确定。人类充满未知,接受未知,才可能不断探索未知。
所有“仓促的结论”、“仓促的概括”、“过分简单化”,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由拒绝不确定性造成的。所有的粗暴二分法也是拒绝接受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结果。这是说我吗?
6-30因果关系
人的思考常常离不开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有时没那么简单,可能,A不是B的理由,也可能不是唯一的理由,还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理由。比如著名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很可能就是悖论,大多时候外因和内因是相互作用发挥着作用,相辅相成,不断促进或者不断弱化的关系。
双盲测试:如果没有任何前提,也许,人们认为的灵丹妙药跟普通的安慰剂作用相仿,问题是由谁来做这个实验呢?古往今来,太多的人只是因为安慰而熬过一次又一次大劫难呢,当然也有不幸的,比如美国的华盛顿总统,就是被所谓的放血疗法弄死的。如何判断你得到的结论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自证预言:居然是俄狄浦斯的例子,自证预言的机理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或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有关——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越逃避,越强化。
分析因果是我们习惯的思维模式,但要努力做到思维缜密。但是很多人,习惯拒绝思考,或者不懂得如何思考。
做到思维缜密,做这样的训练。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使用“双盲测试”和“自证预言”去验证,你的甄别能力会突飞猛进。
7-1相关命题
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问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非q则非P。
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
原命题为真,则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认知心理学的这个理论并不是许多人都了解。有70%以上的人曾不清楚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
7-2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这样的原则在生活里却不被大多人在意,思考问题误入歧途也常常由于这个原因。(其实这并不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侵权)
举证难度不同,原因有,举证人能力不同,受当时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影响,此外还与社会的接受程度有关。
拒绝举证的人让对方提出反证是一种逻辑错误。
7-3案例局限
相信个别的案例容易让我们以偏概全,我们了解成功人物的成功经验,甚至总结,也可能只适用于他自己。
7-4对立论证
很多人意识不到对立轮着你的存在,只不过是心智未被开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思考工具而已。
对立,是不是站在对方角度,审慎,客观?
哪个更合理这一点很赞同。但是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看法有不同,所以感觉,如果评论一本书,只有去看,去感受,即便是专家,一棒子否定打死也不对,这也正是看问题一分为二的意义。
7-5张冠李戴
就算结论正确,有思想能力的人也应该拒绝那些逻辑混乱的论证过程。
我好像无数次的被这样的胡说八道镇住,为什么会喜欢逻辑学也源于这样的原因。看到捏句话,居然回忆起来很多过去的感觉,郁闷,却又觉得无话可说。
7-6辨析感悟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是道理,原因是,适合不适合自己。并非所有的感悟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倾听别人的“道理”要没有预设,否则容易戴有色眼镜,但不加分析也是有害的。
关于成功者的经验:1.可能隐藏了内情,2.可能夸大了付出的代价,3.讲述时可能产生偏差,遗忘痛苦。4.成功的经验对他人可能没啥用5.可能是是时代给了他成功。
从失败者身上汲取教训来得更有效。
7-7克服困难
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其实是因为恐惧,恐惧带来另一个品性——懦弱。
强和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勇气和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
7-8辅助工具
语言是一个便宜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有一些句式要杜绝,比如,本来就是嘛这样子的。
有一些句式却要尽量尝试,这也算是一种思维训练。比如……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和……根本不是一回事。……不一定是……,……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很多人分不清“自己的观点被批评”和“自己被批评”之间的重大差异,所以有的时候对一个问题指出其中的观点错误,会让一个人据谬而喜,让被批评的人错上加错。
很多事情的立场没有完全正确的,就是再错误的事情可能就有一部分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一部分的观点儿认为它有可取之处而不舍放弃。
有一个句式是,要如何如何就好啦。这里边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取决于我们的过去,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局限。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的行动。
总结起来就是不要怅惘过去,要关注、仔细、审慎的过好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