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此,关于阅读这件事情,我自觉没有资格,也一直羞于和别人提及。因为从小到大,我都不喜欢看别人眼中认为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的那类书,我几乎只看故事、小说。甚至有那么几年,我总是沉迷于追剧观影,没有去读任何书,连平日里钟爱的故事、小说都懒于去翻阅。
1、墨香故纸
小的时候,我除了会看童话故事,就只喜欢看一些小人书,就是上面印着图画,图画底下写着字的那一种,现在好像已经很少见到了。我依稀记得看过《十五贯》、《西厢记》、《武则天》。当然当时读《西厢记》,只以为那是一个寻常爱情故事,那时我还太小,根本不明白在元代勇敢地自由恋爱意味着什么。读《武则天》也就是觉得这个女人一生跌宕起伏故事精彩,只是懵懂地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
稍微长大了些的时候,我开始迷恋琼瑶和三毛的书,尤其喜欢三毛的小说。岁月流转,学生时代的很多事儿都遗忘了,唯独当时我是怎么背着父母偷偷看小说的,这段记忆直到如今依然特别地清晰。幼时家里的书桌是带抽屉的那一种,我在桌面上放着自己学习要看的教科书和需要完成的家庭作业,抽屉里平放着摊开来的三毛的小说。父亲母亲不在我房间时,我拉开抽屉贪婪地随三毛一会儿行走于撒哈拉沙漠,一会儿出没于南美洲,那个时候可以说真的是《万水千山走遍》。一旦听见父亲母亲有要进屋来的动向,我就迅速地轻声地把抽屉关上,立马装出正在看学习参考书或者正在认真完成作业的模样。等父亲母亲离开后,我又迫不及待地打开抽屉陶醉于万水千山。我尤其清楚地记得读三毛的《闹学记》正看到精彩绝伦处,每晚10点的晚安时间到了,我不得不上床就寝。由于惦念书中故事,我辗转反侧,终于听到父亲轻微的鼾声,于是下床蹑手蹑脚找到手电筒,拿出抽屉里藏着的书,那一晚我在被窝里偷偷打着手电筒看完了整本的《闹学记》。
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我开始第一次接触外国名著,阅读了《简爱》和《飘》。书已经读过很多年了,《飘》里的斯嘉丽回到战后的家园,勇敢坚强重新开始生活的影子却一直烙印在我脑海里,以至于后来刚开始流行玩QQ的时候,我的QQ名字曾一度就傻傻地叫斯嘉丽。
从高中阶段开始,为了满足语文老师对于写作文需要用精彩的句子和华丽辞藻的要求,阅读的时候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把喜欢的句子、精彩有趣的内容或者非常特别可以启发人思考的小故事都摘录了下来。
再后来,我阅读了很多的外国名著,但无一例外都是我喜欢的故事、小说类。我曾在《巴黎圣母院》里结识了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看到并认清了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我曾被《傲慢与偏见》里傲慢的达西和持有偏见的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其中很打动我的那句经典语句我一直记得,“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是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在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是走了一半路了。”
工作后,我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滋生了些惰性,曾经偷偷读书的那些热情都消失不见,我一度严重地沉迷于追韩剧看电影玩游戏,有那么几年根本就没有阅读任何书籍,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我完全不记得还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好像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感觉生命突然就被留白了那么一段,像是选择性失忆,什么都不记得了。
2、移动阅读
随着微博、微信电子媒介的兴起,我开始了碎片化的移动式阅读,这让我找回了久违的阅读的感觉。下班后在车站候车的时候,在公交车慢慢晃悠回家的途中,在超市排着长龙结账的间隙,在约会等待迟到的朋友的时候,我会很安静地等待,刷刷微博热点,收看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更新,抑或是打开掌阅iReader去电子书城挑拣一本心爱的小说,随时随地我便可以开启一小段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有一次和朋友们从大通到循环的孟达天池去游玩,来回车程6个小时,有的哥们在座位上东倒西歪呼呼大睡,有的姐妹边吃零食边咬着耳朵说悄悄话,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捧着我的宝贝手机,在掌阅iReader上读完了整本的《苏小姐的婚事》,六六写的这8则故事讲述了“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是相似的,而幸福各有精彩”,“你是愿意珍藏你曾经拥有过的记忆,还是愿意你的感情一片空白?”, 我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读完书后的心情更明媚。
现在阅读后,我依然会把喜欢的句子、精彩有趣的内容或者非常特别可以启发人思考的小故事摘录下来,只是我把曾经纸质版手写记录改成了用电子媒介记录,那些摘录的内容都被我转载在我的微博或微信上,我感觉电子媒介摘录是一种更为便捷的记读书笔记的方式,当然这个因人而异,谁都可以选择自己更喜欢和舒适的其他方式。
大约是两年前的某日,我欣喜地发现了我的新大陆—“喜马拉雅”,阅读时间从此无限翻倍,于是扫地、擦地、洗碗,整理衣柜不管我手里忙着什么家务,我的耳朵都不会闲着,读书加听书一年阅读二十五、六本书,变成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喜马拉雅”里,随着主播娓娓读书的声音,夏如画、魏如风出现了,作者以悲伤的触觉诉说了掩埋在罪恶行径中的一段纯爱救赎《花开半夏》;方茴、陈寻出场了,青梅竹马的恋人在大学里分手,陈寻和别的女生在一起了,方茴堕落将自己的初夜交付给一个渣男,这锥心的痛就是我们一去不返的青春和我们的《匆匆那年》;王沥川、谢小秋也现身了,一场与生命博弈的唯美爱情拉锯战《沥川往事》。我很感谢我身在这个时代,可以用各种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去成长。
3、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年纪渐长,心也渐渐安静下来,一杯清茶,一本书,我可以慵懒闲散地窝在沙发里或沐浴着阳光在阳台的小靠椅上快乐惬意地度过明媚的一天。
现在的我也会偶尔涉猎诗集、杂文、散文、个人自传,但看得最多的仍然是故事、小说。有朋友诚恳地善意地跟我说:“你就不能看点有用的书吗?”我只是笑笑。关于阅读这件事儿,我想用艾小羊的一句话来回答我的朋友,“看书这事儿,在我看来,不是学习,而是娱乐。不要问我这些书读了以后会怎么样,如果阅读不能带给你快乐与平静,我鼓励你去做能让你快乐平静的其它事。”我是读了很多没用的书籍,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乐在其中。
夏尔丹奇格在《为什么读书》里说,生活是做工低劣的产品,每一天都充满了重复,无聊的景致没完没了,所以我们才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阅读对我而言真的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阅读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踏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有一扇不一样的门为我打开,我与主人公共命运同呼吸,陪他悲陪他喜,我在另外一个维度里和另外一个灵魂碰撞交集,感悟除了柴米油盐以外的另外一个空间。
很多喜欢阅读的朋友都会有一种共鸣,就是当你读过一本小说之后,再去看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总会觉得索然无味。不是电影或者电视剧拍得不够精彩,也不是导演和演员导得不好、演得不到位,是因为文字本身有一种魅力,用文字描述的那个意境,那种灵动的气息,那种惟妙惟肖的感觉,用光与影很难完全贴切地表达出来,这贴切换名导演名演员也是无济于事,文字所描述的有些美好,再好的光与影恐怕永远也无法企及,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年复一年,我阅读过许多书看了很多故事,有的连书的名字和故事一起都已经遗忘了,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读这么多无用的书到底有什么用,但我知道我已经从那个不谙世事碰到问题只会哭鼻子的小丫头变身为遇到事情可以冷静思考,想出办法解决麻烦的熟女了,现在的我不会轻易地就认定一件事情的好坏,不会只看事情的表象,会理智地做出判断,会以委婉的方式生活在柴米油盐中,当然也一定会在另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维度里不断地充实自己。
不管是手捧墨香故纸还是用手机移动阅读,我祈愿和同样喜欢阅读的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希望纵使樯橹灰飞烟灭,我们笑靥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