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贯穿着木桶理论。
如果说第一课里强调了桶底也就是内容的重要性,第三课则阐述的桶壁的构建模块。光有桶底没有桶壁,是无法盛水的。而桶壁相差多大,盛水的高度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因此,老师强调,宁可要差不多高度的短板,也不要高度悬殊的长板。掌握最小可行动知识,立即开始练习。这也是元学习中所谓的高频小套路。
那么在第三课里,老师指出哪些最小行动知识呢?
1、不用把注意力放在尴尬上,别人根本不在乎你。
2、一次只说一件事。
3、不要被辅助工具绑架
4、排练、排练再排练。
讲真,我觉得第三课和前面有些内容是重复的。等四课笔记更新完成,我会好好来一次全体复盘的。
以下是笔记原文:
第1块木板: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听众的反馈。
1、你几乎百分百会被误解:选择性输入(例子:好朋友)
很多时候,仅仅是说话的方式不同,听众的反馈就会不同。
当你面对听众的质疑时,是很正常
2、地位不同带来的必然差别
类比(站在台下)
3、别把重点都放在尴尬上
越解释越让大家焦点放在错误上。
我们在别人眼中并没有多重要(例子:你能记得别人说错的话吗?看看自拍 )
推论:不必纠结于自己的小错误
如果有错误,不用担心,继续讲。
我们要做的不是多长的木板,要做的就是慢慢去吧木桶完善起来
第2块木板:一次只说一件事
减少听众脑容量的消耗
不要随意丢给听众问题,除非这个问题已经是你设置好的
一旦你的某个表达和措施,引发了对方某个问题,相当于占用了对方的脑容量
文章可以回读,演讲没有办法。因此,说话更要注意。
让听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的时候,通常的情况下都是用力过猛。
不要为了讲而讲。
多说的那两句,不应该脱离主题,而是更加深入主题。
当你有很多话要跟听众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制,一次只说一件事
第3块木板:不要被辅助工具绑架
重要的是,不要让次要决策抢了戏份
内容》演讲者》幻灯片
最重要的是:内容
演讲者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展示自我上
过度依赖幻灯片的后果:1、耗费更多时间、精力;2、固化了演讲流程;3、意外。
判断准备是否充分:当没有幻灯片的时候,还能完成演讲吗?
第4块木板:排练、排练、再排练
失败的演讲只有一个原因:练习的次数不够多。
几乎所有人开始排练的时候,都会非常受打击。
把排练当作接受不完美过程
即便是自己写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复述出来。
通过排练,你会熟悉、接受自己的紧张;与其说是与紧张共处的能力
因为紧张所以导致语速加快,而语速加快又会导致紧张
以上几个能力,所有的人都是通过不断练习而提高的,没有别的道路。
作业:把自我介绍的通稿,定稿,进行排练。先面对镜子三天,再开始录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