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首先来重温一下李子旸老师读书态度之“三要”:
要读整本书
要带着问题读书
读书要和人讨论
今天来分享李子旸老师的读书“三不要”。
“三不要” 之第一 “不要” :不要有哀怨心态
有不少人,读书之后,就觉得了不起了,觉得自己应该受人尊重,应该被重用,或者应该拥有丰厚的收入。其实,这个前面关于读书态度的推送文章里已经说过了,读书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人,是社会动物。你行不行,应不应该被赏识和重用,不全由你自己说了算。纵使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可高度一致,也不代表你就应该站在比别人高的地方。毕竟,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以及你无法干预的确定性因素。
读书,仅仅是你满足自己对知识欲求的手段,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并无直接关系。看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感觉怀才不遇,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再加上身边那些不读书的小市民一个一个买房买车,真是令自己哀莫大于心死。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改变!
李子旸老师教导我们说:一个人被哀怨情绪控制,就失去了平常心和客观理解力。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有效方式,而是他获取自信和认同的迷幻药。他的关注点已经从读书本身变为他人看待他的目光了。对于他们来说,读书的姿态更重要。
“三不要” 之第二 “不要” :不要玩物丧志
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读书是好事啊,怎么会玩物丧志呢?要知道,在一个行业里待得太久,就会对行业里的种种技术细节非常敏感。这些人一般被称为「发烧友」。摄影发烧友讨论着不同镜头的味道,汽车发烧争论着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哪个更好,耳机发烧友不断升级更贵的线材以获得更“好”的声音。这种追求极致的事情,我也干过,但是需要适可而止。这种脱离了目的,对技术手段的偏好,如果没有节制,就有点喧宾夺主,玩物丧志了。
我们还是来说读书。书也是很容易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读书的人,精神世界非常的复杂和敏感。需求催生市场。越来越多的周边产品占据了读书人的视野。精装,平装;简体,繁体;译版,原版;限量版,特别版;未删减版,增补版。无穷无尽的衍生产品包围了读书人。于是乎,书的内容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就是典型的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无商不奸,不奸不商。我不认为商家是错的。商家能创造需求,一定程度上还是说明需求催生市场。无损音乐播放器AK380目前有四个版本,而其解码芯片完全一样。为了你心中更好的 “声音” 或者 “情怀” ,四个全买吗?当然,收藏家另说。「用大把时间来玩味书而不是读书的人,在知识和学问上都难有成就。」正如同,很多音乐大家有可能是音响发烧友,但大部分音响发烧友,音乐造诣可能极其有限。
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随手就能举出反例。但是,毕竟,读书的是你自己。
“三不要” 之第三 “不要” :不要只读书不知现实
「知识以各种方式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地方,书籍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完全可以不读书。因为一本书,从出版那一刻起,就已经「过时」了。作者把书写出来,必定是滞后于作者的思考过程的。那为什么还要去读书?那是因为,我们比书的作者,还是要落后一些。所以,书籍,在知识传承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整个世界的知识总量是非常庞大的,书籍只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但由于书籍的固有特点——表达正式,连贯一致,系统完整,自成体系等等,所以那些碎片化的,转瞬即逝的,难以表达的,甚至尚未有语言可以描述的知识就无法借助书籍来永久流传下去。「这些知识以其他各种方式存在社会中,包括但不限于谈话,个人记忆,经验,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官场秘籍,人际关系等等。」
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只读书而不参与现实社会,他便无法获取数量更大的知识,正式这些知识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只读书而不闻世事,并定会成为井底之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说很多神童学术能力超群但自理能力低下。不是否认他们的智商,而是对他们成长的环境表示遗憾。他们的家庭看到了他们的过人之处,所以就强力支持他们单一方面的发展,忽略了 “人终究是要进入社会的” 这一现实。脱离了现实的人,如果从事高度抽象的领域,还问题不大。一旦涉及到社会经验或者较强现实感,这些人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世界会有15岁的天才黑客或者围棋冠军,但不会有15岁的法官或人事经理。」
读书 “三不要” 之总结
回到我们的主题,读书并不是一件神圣或者低贱的事情,它和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只是一种平平常常的人类行为。李子旸老师提出的读书 “三要” 和 “三不要” ,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能把书读好。无论各位认同与否,我相信,把书读好终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力求人生完美,那么就不应该错过书中有意思的人,有趣的故事和有意义的道理。比起哀叹和后悔,我觉得拿起一本书并好好地读完它,会让你更舒服一些。
祝各位读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