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1.0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文是一篇读书笔记,结合书摘进行思考。

第一部分:系统一和系统二在不同情景下是如何运作的

基本特点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一控制的行为包含很多深植在我们基因里的本能,比如说确定声源的位置、感觉到周围环境有异样时开始警觉等。除了应激反应会激活系统一,一些后天习得的技能也与系统一有关,比如在社交环境里感知他人的情绪、调动储存在大脑里的记忆等。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

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如果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你认识的单词,你就能读出这个词——除非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

我们都知道,系统二的思考更理性,但是运作系统二需要集中注意力。简而言之,如果我们不意识、珍惜到自己的注意力,系统二就会停止运作,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被系统一任意——大脑也就成了我们的主人。但是,要系统二一直保持警觉和运作也是不合理的,生物耗能过大,而且不停地对自己的想法发出质疑的生活也是很枯燥的(我在想会不会还可能产生精神分裂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了解系统一容易发生重大错误的情景,把这些情景根植在大脑深处,以后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能马上想起来,激活系统二,理性思考,避免犯重大错误。

01/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时

因为人在集中注意力时瞳孔会不自觉的放大,所以作者采用“认知瞳孔测量法”的方法探究系统二在人们集中注意力练习的时候是怎么运作的。经研究,他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系统2和你家里的电表能力都有限,但它们对超负荷的负载反应不同。当用电超负荷时,断路器会跳闸,致使那条线路上的所有电器都断电。相反,如果大脑的使用超负荷,其处理则是有选择性且精确的: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会得到其所需的注意力,其他“多出来的”注意力再慢慢被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对大脑的各项研究证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

作者总结出了一个“最省力法则”——懒惰是人类的本性,在认知方面也是。大脑总是能偷懒就偷懒,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它总是致力于花最少的能量完成思考和决策。

02/当你需要控制自己时

既然懒惰是人类的本性,那么当我们需要自我控制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办法更好地控制这个惰性呢?

1、进入心流状态。心流状态,也叫做全情投入。

这是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

在这种状态下,人不用自我控制也可以集中注意力。这也是在锻炼元认知的能力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可以使元认知能力放松的原因。在《我为什么错过了一次升级》中,给自己想培养的技能赋予重大的意义,使这项练习变成“很好玩,很有趣,谁不让我做我跟谁急”,也能进入这种心流状态,从而也不用需要控制自己了。

2、使自己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屈从于诱惑。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在进行费脑力的活动时,人体内的血糖就会下降,从而产生饥饿感。给身体适当补充一些糖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运动习惯,让身体处于“准备好干正事”的状态,可以更好的抵抗一些诱惑。

3、做一个勤快的思考者

在作者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实验的时候,他发现,试验者答错问题的原因不是他们努力程度不够,而是精神动力不足。比如这个经典的问题:

-球拍和球共花1.10元
-球拍比球贵1元
-问球多少钱?

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球是0.1元”,但是只要稍微思考验算以下,就会发现有问题。

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显然觉得认知努力没什么意思,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做一个勤快思考的人,保持机警的头脑,对自己的直觉保持怀疑,可以避免犯很多错误。

示例:
“连续工作几小时,她也不会感到吃力,她处于一种‘心流’中。”
“在长达一天的会议之后,他的自我意识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因此他决定采用标准的操作规程,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
“他从来不去想自己的话是否有道理。他是特别习惯用懒惰的系统2呢,还是总是非常累?”
“不幸的是,她总是喜欢凭直觉随口就说,也许连表达感谢都词不达意吧,弱弱的系统2啊。”

03/当你产生联想时

一个事物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会自动激发系统一的联想机制,这个过程是不受控制的:
事物在你的大脑中唤起的想法激发出许多其他的想法,而且这些联想的行为在你的大脑中迅速扩展开来。连贯性是这种复杂的思维活动的重要特点,其中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相互支持的。能引发记忆的词也会引发情感,还能引发面部表情变化和其他反应,比如常出现的紧张和回避倾向。面部表情和退缩行为强化了引起这两种反应的情感,这些情感反过来还会强化相应的概念。所有这些都是瞬间发生的,形成一种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模式,这种模式变化多样又能形成一个整体,被称为联想的连贯性。

在无人售货架上贴一张眼睛的照片,自觉付款的人数比例会贴一张鲜花照片显著增加,即使有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墙上贴有照片。在一个专制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不仅能给人们一种“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感觉,还能让人们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动能力。

这个生理机制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的行为和感情有时会受制于他自己毫无意识的事件。人的主观体验主要由系统2决定,系统1则负责启动效应,且启动效应发生时,人们根本就意识不到。

示例——启动效应
“这些人都穿着刻板的制服,看到他们时我们的大脑中是不会有什么创造性想法的。”
“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能否对它有个清晰的认识多半要看你的大脑的工作方式。”
“他们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而他们也的确发现了很多问题。”
“系统1编了一个故事,而系统2也相信了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我让自己微笑,这样做我也的确感觉好多了!”

04/当你产生一种直觉时

如果某个判断是基于认知放松或认知紧张作出的,那就一定会造成错觉。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

任何能让我们的大脑感到放松的事物,都会让人感觉更熟悉、更真实、更有可行度。所以广告商往往采用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在黄金时间段重复播放广告,以此提高顾客的认知度,获得顾客的青睐。统计学家甚至发现,代码简单易记的股票回报率更高。

科学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解释:

重复曝光的结果有益于机体适应其所处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环境。这一效应能使机体鉴别出安全的物品和栖息地,是最为原始的社会性依附的基础。因此,重复曝光构成了社会组织和社会整合的基础,而社会组织与社会整合又是心理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基础。

心情也能影响系统的运行:

好心情使系统2放松对行为的控制:当人们心情好时,直觉和创造力会增强,但也会放松警惕,易犯逻辑性错误,这种关联与曝光效应一样,在生理上也讲得通。好心情是事情进展顺利的信号,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卸下防备并没有什么影响;坏心情则说明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有可能存在威胁,必须要保持警觉。认知放松与愉快的感觉互为因果。

示例:
“不要只是因为字体不清楚就否定他们的商务计划。”
“我们一定愿意相信这个观点,因为总有人这样想,但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熟悉了,就会喜欢,这就是一种曝光效应。”
“我今天心情很好,我的系统2也比平时懒惰,我得格外小心了。”

05/当你遇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场景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由许多联想和结果共同构成,这些联想由情境、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

当意料之外的场景出现多次之后,惊喜便不再惊喜了,系统一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总能联想到到过去的记忆。

示例:
“若最后发现第二个申请人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就不会像看到第一个来申请的朋友那么惊讶了。只要情节稍有重复,一种新体验也就不那么新鲜了。”
“当我们调查人们对这些产品的反馈时,一定要确定关注的不只是平均水平。我们应该看到所有的常态反应。”
“她接受不了自己只是运气不好这个解释,她需要一个有前因后果的解释,否则她会认为是有人在故意破坏她的工作。”

06/当你想下结论时

成语“爱屋及乌”表达的就是一种光环效应:

如果你赞同一个总统的政见,你可能也会喜爱他的声音及着装。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

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当我们对他人还没有全面了解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凭借自己对她的感情作出某方面的猜测,用猜测弥补证据的缺失。即使后来证据逐渐出现了,由第一印象产生的感情也会影响我们对证据、事实的解读。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下面是对两个人性格的描述,看完这些词语后,你感觉心里会更喜欢哪个人呢?

艾伦: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忌妒心强。
本:忌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人们往往用眼见为实的原则来判断和选择,但是他们可能会忽略一些看不到证据,这些证据对结果的影响、决定性更大。所以,不要过早的下结论,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事物信息后,再综合评价,是一个更客观的做法。

示例——过早下结论
“她对这个人的管理技能一无所知。之所以对他印象很好,是因为曾经听他作过一次精彩的报告。”“在讨论之前大家先独自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这样可以避免观点的相互干扰,这样更利于集思广益。”
“他们看了一份优质的咨询报告后就作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并没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其实很少。”
“他们并不想了解更多信息,因为那样可能会破坏整个故事情节。他们更愿意相信眼见即为事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636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680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66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6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45评论 1 27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8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3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74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02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7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09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8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接下来羽落向我们展示了他精妙的技巧与强悍的控场能力,在雨露失去战斗能力的情况下,只能勉强发挥大魔法师能力的羽落一个...
    考拉凶猛阅读 187评论 0 0
  • 今天入住简书第一天。 老实说我不会写作,但是看这别人的那些文章,自己也总是蠢蠢欲动,想要写些什么,哪怕只是简单的流...
    二更大叔阅读 208评论 0 0
  • 这样我今天就可以是“半夜三更”了!哈哈哈
    S猫阅读 325评论 4 0
  • 《互联网从业者说》 马玉华 随笔 出版人与作者的困惑: 这些年给自己的标签是,一个身在出版系统的互联网人,进入出...
    马玉华阅读 2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