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信祝安:
唯去者不留,问来者以何忧?
当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们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社会的许多事物正在悄然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不论是中美由合作转为对抗的不可逆趋势,还是经济增速与市场预期疲软的国内经济,又或者是欧亚大陆的战略格局的重组,它们都有着指引各自发展与变化的不同逻辑,却又都深刻主导着这个世界的未来变局。
去岁,我曾在年终致信里重点提到,我们正迈步进入一轮历史的大潮,而这大潮是如此雄浑而广阔,又是如此激烈而险恶。我想,这一年来的种种事件,都印证了我的这一判断,也让每一个见证这些国内外事件的你们,足以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乱流暗涌与晦涩难明。
然而,我必须要说“然而”,仅仅只感受到历史的潮来潮往,是不够的。
过去这一年里,我常收到许多读者发来的私信与留言,其中大多是对当下问题的疑惑,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当世界走向具有更多不确定性的未来之时,我们必然会有更多的忧惧、畏缩、困顿与仓惶——人类面对未知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样的,否则我们便不足以产生敬畏之心和慎重之思。
因而,越是在变幻莫测的时候,我们越需要追本溯源——“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浊清”。
任何当下的现实问题与各类乱象,我们绝不能以一种肤浅、庸俗的目光去审视,并试图将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停留于一个极短的时空范围。相反,当下是过去的延续,是未来的起点。只有把任何现实问题,置于一个有着明确时间顺序和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里,我们才能窥见问题的本源,从而得到根本性的答案。
更进一步的讲,对任何严肃问题的认知,绝不应停留在茶余饭后的信口开河,又或者是一种“想当然”的臆测——令我尤其感受明显的是,当代社会里的许多人,可能正停留在这样的阶段。即,这部分人有着充分的对于问题的兴趣,以及对于国家社会或一切严肃问题的积极关切,却并未将这种动力导入到一个对自己有更多提升的路径上,反而将其异化为了一种情绪的发泄和自以为是的乱下结论。
比如,许多人一方面忧虑生育曲线的下降,另一方面却又抱怨社会人口过多导致的竞争压力巨大,这就是典型的既不考虑历史因素,又不尊重客观现实的行为。
事实上,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拥有辨别情绪与事实的能力,可能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真正走入深邃领域的关键。
对于个人是这样,对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治理,使得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界限从一种间接的互动关系,转变为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然而,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完成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治理与综合发展,是一个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显得陌生的领域。
巨量的信息与几乎触手可及的便利程度,使我们在客观上被迫“祛魅”了许多过去仿佛权威的事物或概念。问题在于,“祛魅”的同时,“解构”也在同步发生,当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神圣性不再具备的时候,它本身就变成了一个人人都可做出不同理解和拆解的事物。于是,重塑并强化主流价值观,成为维护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完整存在的必要行为,也同样是社会治理所必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另一方面,不论是宏观的俯仰,还是微观的辨析,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一个基本的原则——任何代价或成本都不会因转移而消失。例如,当我们过去运用土地财政获得高增速的经济成果时,就不应在今日或未来,对我们理应承担的代价与成本有任何怨言。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对劳资纠纷和贫富差距,而感到忧虑乃至愤怒的人,会下意识将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幻想为一种“玫瑰色滤镜”下的完美社会,借以批驳当下国家社会似乎误入歧途。又或者,会将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完全视为一种对政治理论和执政承诺的背叛。显然,这些都是一种基于情绪,而不是基于事实,所得出的荒诞谬论。然而,当社会压力催生出的大众情绪,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皈依与认同时,这种荒诞的结论便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精神上自我催眠的话术。
所以,不要臆测,也不要幻想,要用“祛魅”的眼光去冷静看待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当我们因为某些事件而愤懑、困惑又或者茫然时,我们应当要问,“必然性”在哪里?“偶然性”又在哪里?
我想,只有将我们自己投入到大历史的宏伟时,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身为个体所必须的自觉、自明与自见,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正见”。
“正见”并非是某一种正确的共识,而是不偏颇也不狭隘的人生态度,只有持心正大,方能得到“正见”。
越是身处在巨大的“不确定”中,越要找寻并坚守那些“确定”,凭着这些“确定”,我们方可窥破迷乱,得见正途。
凭借“正见”,便可以轻易地在这个日渐混乱与动荡的年代里,寻找到“确定”的那些事物与地方。然后,我们就可以抱定我们对于人生的正确规划与处世态度。
什么是不确定当中的确定?
往宏观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确定,中国主导产业革命的突破性发展是确定,中国社会对更高水平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是确定,中国各行业的内部生态从野蛮生长到规则致胜的转变是确定,信息化社会进化为数据化社会的世界发展方向是确定……
往微观说,人的健康寿命与能够完全工作的年龄的增长是确定,性别平等下的家庭关系与亲情结构的改变是确定,不断增长的各工种与各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是确定,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社会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准则是确定,创造性能力将在绝对意义上代替重复性劳动是确定……
由此,我们应当大胆论断,凡是违背这些“确定”的人与物,必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并最终成为遗留在人类历史中的存在。
反过来看,只要我们牢牢抓住了这些“确定”,我们就始终能够自新、自立与自强,并将真正切身体会到时代发展给予的诸多好处和改善。
要多听、多想和多看,更要辩证地理解与认识。
在意识到我国制造业独步全球的时候,也要同样意识到,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制造业的占比很低,而后者对于制造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是至关重要的。
在见证我国司法改革的诸多良好转变的时候,也要同时想到,那些旧有政策与条文被革去,并不等于过去执行这些措施的历史事实是不存在了。
在欣喜于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突破进展,综合国力可以攀登世界第一的当下,我们尤其要认识到,我们依然尚未摆脱旧时代的弊病,而且我们为了发展而累积的代价,恰恰就在同步出现。
君子见盛而虑衰,见危而知机,只有将任何事物一分为二地看待,并将其统一为一个互不否定的客观结论时,我们方能时刻把握时代的命脉与个人的人生。
若迷局如乱云,则君子当效明月,虽风云骤变而不改其色,纵山海翻涌,亦复有何惧何忧?
我愿读到这封信的你,能够成为这样的君子——始终持“正见”,行“正道”,修“正身”,摒一切“烦恼与恐怖”,“照见”自我,顺时代之潮而起,托变局之风而落。
我愿你们:
每于乱云见明月,笑看狂潮拍石回。
又:
此信起笔于去年,落笔终于今日,盖因己身奔波劳于俗事,增删三次,延误多时,常于我心,愧疚莫名。若有文辞不通处,还请恕罪。
唯冀观者,平安顺遂,喜乐安宁,长葆青春,永享太平,切切切切!
汤斋主人/公忠体国五十万
2024年4月16日夜于岳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