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节了,这几天和朋友聊天,觉得现在的端午节,不如从前过节热闹了。
端午节,对于东北在外的游子来讲,就是过了个寂寞。
为啥啊?因为,他乡的端午节,远不如东北热闹啊,东北人的端午节是过得大张旗鼓、热热闹闹的,有很多习俗的。
我讲给她东北过端午的习俗,她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哈哈,我为自己是东北人,还有点小娇傲。这一刻,我特别感谢家人给了我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在他乡的游子肯定也会这样想吧,只能脑补着在大东北过端午节忙碌的场景。
在我的儿时记忆里,东北的端午节是这样的快乐。
01儿时系的五彩绳都游走了
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就会把针线盒里的彩线找出来,配齐青、白、红、黑和黄色五种颜色。把它们配在一起,缠绕成一个五彩线团,留着端午节用。
长大了,我才知道,五彩绳的门道还挺深的,它又称五色丝,另外也有长命缕、续命缕等叫法。
据说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驱除灾害。
端午节到了,家人会三四点钟就把我和哥哥叫起来,睡眼朦胧中,母亲会给我和哥哥的手腕、脚腕拴五彩绳。一动手腕,五彩绳也转动着,很漂亮的。
系线时,是有讲究的,不让我们说话。佩戴时是男左女右。
五彩绳不能自己随便摘,要等到下场大雨时才能取下来,把它抛到水里。
奶奶说,疾病啊、还有一些不好的东西,都让龙王爷的雨水带走了,小孩子都健健康康的。于是,下大雨的日子里,我和哥哥都会趴在窗前,看着奶奶把五彩绳扔到院子的水流中,在水中,摇摆着的五彩绳顺着下水道不见了。
那个场景,今昔可见。
端午节到了,我还想做回小孩儿,让家人系条五彩绳,而我已不再是少年。
02动手叠纸葫芦的快乐
我们家要忙的第二件事就是叠彩葫芦。
每到端午节,东北家家户户都要悬挂鲜艳多彩的纸葫芦,祈求自己和家人在一年中健康、幸福、平安。
过去,在我们大东北没有大批量生产的葫芦形的纸葫芦,都是自己叠纸葫芦的。
妈妈买来大张的彩纸,有红色的、粉色的。于是,在东北的大炕上,有一副这样的画面,奶奶领着两小孩儿叠纸葫芦,偶尔发出哈哈的笑声。
我的手很笨的,折的纸葫芦没有哥哥的好看,有的葫芦根本就是瘪的,吹不起来,奶奶总是鼓励我说很好看。
奶奶做的彩葫芦总是最漂亮的,有两个爪的也有四个爪的。一吹起来,又大又好看,葫芦用红绳穿过去,用皱纹纸做一个穗,挂在下面,老神气了。
后来,日子好了,街上也有卖葫芦的了,家里也就买了一些来,但是每年,奶奶还是会叠几个彩色的葫芦挂起来。
端午节的早上,父亲把家门口上挂上绑在艾草或者松枝上葫芦,翠绿打底,飘着艾草和松香的葫芦在风中摇摆,我的端午节是摇曳多姿的。
爱讲故事的奶奶,会给我吕洞宾与端午节挂葫芦的故事: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化身为卖油郎,到一个山村卖油。他设定了一个规矩:油自取而钱自己支付。一个少年也这样做了,但他的母亲批评了他,并让他退回了多余的钱。
吕洞宾被少年的诚实所感动,告诉他五月初一会有大灾难,挂葫芦可以避免灾难。
母亲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邻居,家家户户都挂起了葫芦。不久后,一场山洪来袭,没有挂葫芦的家庭被冲走,而挂葫芦的家庭安然无恙。
从此,端午节挂葫芦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小时候,我觉得当个八仙也不错,神仙的日子多好啊,仗义行侠,游走四方。长大后,我没当成仙,倒真的远离他乡了。
03比比谁的香包最漂亮
奶奶和母亲会用五彩的布,给我做香包,里面塞上干的艾草,说驱虫防蚊子,闻起来淡淡的香。
过去,妈妈帮别人做衣服剩的边角料,有绸缎的、有红色金绒布,各种颜色的布头,母亲都攒着给我们做香包。
母亲负责用缝纫机做出雏形,留一个小口,奶奶会往里面塞上棉花、艾草,再用手针封口。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把香包拴在衣服下面的扣眼上,手里再提几个香包跑到村里闲逛,来一场小朋友之间的香包的秀。
我的香包是最漂亮的,有多角形的,有葫芦形的,还有苹果、南瓜等形状的,引来小朋友羡慕的眼光。
小伙伴总说,“你奶奶和妈妈真厉害啊,这荷包做的真漂亮,还香香的”,我也会给好朋友一两个香包,在小伙伴的夸奖中,我有种成了公主的感觉。
是啊,我是幸福的。上大学时,奶奶还给我做了个香包带上,红绒布的香包上还配了珠花,很漂亮。
后来,我辗转来到北京,香包还一直放在首饰盒里,跟了我很多年。
现在,突然找不到了,像丢了重要的宝贝一样,我总是觉得很惋惜。
04包粽子的乐趣
端午的前几天,奶奶和父母开始忙乎起来,父亲买来糯米和粽子叶,母亲用大盆把黄米或者糯米泡上一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粽子。
我们是用北方嫩芦苇叶来包粽子,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窝一个三角形,先放上点糯米打底,再放上红枣或者蜜豆,再铺一层糯米,用芦苇叶包成三角形或长方形。
最后,用马蹄莲的叶子当做绳子,把它扎的紧紧的,奶奶说用马蹄莲的叶子当绳子,粽子会有清香,好吃。
奶奶和妈妈包的粽子总是很大很结实,粽子有长方形的,也有三角形的。我包的粽子总是松松垮垮的,结局都是退货被拆了。
粽子都是前一天小火煮上半天,一出锅,浓浓的粽香扑鼻而来,再蘸上细白糖,吃起来香郁粘滑,非常享受,成了我童年的美味。
我们东北人管粽子叫“挣子”,寓意来年可以多挣钱。
05全家人去踏青洗脸
端午节早上,三四点钟,趁太阳还没出来,带着五彩绳的我们,与大人们一起向稻田或小山出发了。去踏青,河边、野外、山坡上溜达,找露水洗脸去。
在稻田边上,一匝长的稻苗翠绿翠绿的,叶子上都带着露珠,晶莹剔透、布灵布灵的。
两个手掌斜立着,从外向内划过稻苗,汇聚到一起,手里就有一鞠露水了,洗洗脸,神清气爽。
奶奶让我们用露水多抹抹眼睛,说用露水洗过的眼睛更亮,用露水洗脸就不容易生病。
后来,搬家了,我们在福利屯那,就去附近的小山那,用小河里清澈的水洗洗脸,采艾蒿。
再后来,到城里了,就没有地方采艾蒿了,母亲会到早市上买些艾蒿、小葫芦回来,大家都会去松花江边洗洗脸、洗洗眼睛。
06采艾蒿、松枝的习俗
在野外、草地、山坡上采艾蒿、松枝是东北人过端午的仪式。
我们一家人在用露水洗脸后,就继续前行去寻找田间地头的艾蒿。
遇见成群结队的乡亲们,大声地打招呼,介绍着哪里的艾蒿长得茂盛、长得最高。
我找到一棵艾蒿,就会举着它跑去给奶奶辨认,是真艾蒿还是假艾蒿。
父亲也会采摘一个小小的松枝回来,连同一小捆的艾草,栓上彩葫芦插在自己家的大门上。在家里的门上、窗户上也都插上一只挑着小葫芦的艾草。
我肯定是跟在后面举着栓好葫芦的艾蒿,当个小帮手。
记忆中,当绿绿的艾蒿、松枝中的葫芦在阳光下闪耀时,他也总是笑盈盈的看着,或许悬挂的葫芦里承载着他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吧。
07快乐的撞蛋时光
回到家,母亲就给我们煮上一大锅鸡蛋、鸭蛋、鹅蛋,里面也会放一些艾蒿,煮出来的蛋都有种艾蒿的清香。
我和哥哥会抢着瓜分一些大的鸡蛋、鸭蛋,留着去撞蛋。
吃了蘸了白糖的粽子,还会吃个鸡蛋、鸭蛋,鸭蛋只有这时才能吃上,因为,奶奶平时都会攒着去卖钱,供我们读书用。
草草地吃了粽子,我们用手捂着装满了蛋的兜口,背着书包就往学校跑。
在东北,小孩子们都会在端午节这天,玩撞蛋。课桌上,两个人手握着鸡蛋,用大头的鸡蛋去撞击,看谁的鸡蛋最结实,撞到最后都不会破掉。
最厉害的那个蛋,要被称为蛋王,拥有蛋王的人酷极了。
当然,撞碎了的蛋都进了我们的肚子。
回到家,我和哥哥会讨论班里谁的蛋最厉害,我俩会继续撞蛋,我的鸡蛋总是被撞碎的那一个。
最后,愿每一位在外的游子,都能在这个端午节,找到属于自己的家乡味道,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正如诗人苏轼所说:“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端午节快到了,提前祝你还有我们的家人们,端午安康哈。
感谢你读到最后,你是怎么过端午节的,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