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
作者: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作家,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他的作品既有日本文学一贯的细腻柔情,也有其他日本作家身上少见的暴力、鲜血与黑暗。他曾说:“我心之所向是死亡、黑夜和鲜血。”这本《金阁寺》正是三岛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把他“追求美,又毁灭美”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1950年,在金阁寺内修行的一个和尚,突然放了把火将整个金阁烧成灰烬。这件事在当年引起了巨大轰动,一座经历“二战”洗礼都毫发无伤的建筑,居然被人蓄意烧毁了。金阁被烧毁的事件让作家三岛惋惜不已,他萌生了创作的念头,特意跑到金阁寺所在的京都和纵火犯的故乡,做了十分详尽的实地采访,试图通过自己的笔深挖纵火犯行为背后的动机,让读者站在人物的角度去体验这种嫉妒心理是如何一步步变化升级,最终变成纵火行为的全部过程。1956年,小说《金阁寺》正式出版,引起巨大反响。
小说讲诉了一个名叫沟口的和尚与金阁寺之间的故事。沟口出生在和尚世家,父亲是一个对金阁寺无比热爱的和尚,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成为金阁寺的主持,受父亲的熏陶,沟口从小就对金阁寺有一种幻想,净阁寺的美被推倒了高峰,但是,当他第一次见到金阁寺时却失望了。觉得它名不副实,但是当他回到家乡,在距离的作用下,金阁寺的形象又恢复完美。不久,他的父亲病逝,他来到金阁寺求学、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沟口对金阁寺的感情升华,当战火来临,沟口和金阁寺都面临着毁灭的威胁,这让沟口觉得自己与净阁寺之间的距离拉近,这让沟口觉得快乐。可是,不久战火平息,金阁寺屹立不倒,这让沟口失望,同时,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善与恶在他的内心交战,最终,天平倾向了恶的一方,他的妒嫉让他决定与金阁寺同归于尽,可是冥冥之中注定,他没能与净阁寺一同毁灭,并在熊熊大火中体会了金阁寺的极致之美,那一刻,他放过自己,活了下来。
本书最让我困惑的是一个人怎么会对一栋建筑产生妒嫉之情?毕竟,人与物之间不存在可比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