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第十三封信。
洛克菲勒写这封信的背景,是洛克菲勒要回老家处理一些事情,儿子约翰将代理洛克菲勒的工作。
在儿子代理工作期间,他主要的搭档是洛克菲勒的助手——盖兹先生。洛克菲勒对盖兹先生的评价是:“盖兹先生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他忠实真诚、直言不讳、尽职尽责,而且精明干练,总能帮我作出明智的选择,我非常信任他。”
洛克菲勒的儿子,是“布朗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在经济学与社会学方面的成绩算得上优秀。”
洛克菲勒担心儿子不能与盖兹先生好好合作,主要是担心儿子以傲慢的态度处事,影响这非常优秀的二位人才的合作,因此写了这封信给儿子,教导儿子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洛克菲勒交代儿子,“如果你遇到某些棘手或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你要多向盖兹先生请教和咨询。”他在信中,循循善诱、逐步深入的阐述了他的观点。
洛克菲勒对儿子说,“知识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识付诸行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而且,教科书上的知识,几乎都是那些皓首穷经的知识匠人在象牙塔里编撰出来的,它难以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这句话几乎是直接的说明了儿子的短处,以及为什么儿子遇事一定要向盖兹先生请教——盖兹先生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洛克菲勒自己上完中学就终止了学业,他拒绝了家人送他继续上大学的建议。我猜想,这个选择一方面与家庭当时经济上的贫困有关,还有一方面,是不是他自己在某个时候、某个场合下见识了实践的力量,或者说,他知道真正的知识的力量,而这些知识未必在学校里?
在他多年的从商生涯中,也一定见过很多这样的人。
我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大底就是这句话的现实写照——学历不能代表能力,所学不能用于实践。
当然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的问题、宏观经济发展等问题存在,有的问题不是作为个人可以解决的。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改善自己的处境。
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不肯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需要自己的地方,在实践中找机会。这也是一个方面。
如果洛克菲勒当时不是终止学业,直接工作,而是继续升学,他会不会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我想洛克菲勒不会坐以待毙,不会被困难打倒。
洛克菲勒的这几句话也许能为就业难群替解决目前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方向——在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要成为能够活用学问的人,你必须首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那么实践能力从哪里来呢?洛克菲勒说,“它潜藏在吃苦的过程中。”
搜狐CEO张朝阳在2022年的一段访谈中称:“荣华富贵那不是人过的日子。”
洛克菲勒的这段话说的更详细一点:“我的经验告诉我,走过艰难之路——布满艰辛、不幸、困难和失败的道路,不仅会铸就我们坚强的性格,我们赖以成就大事的实践能力也讲从中得到锻炼。”
洛克菲勒显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经年所学在实践中却没有用处。他的暂时离开,是儿子独立实践的好机会,前提是他的儿子学会与人相处,放下对学问、知识的依赖,实事求是的处理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
洛克菲勒把儿子带到身边工作,不是让他一开始就身居高位,而是让他从小事做起,让他了解工作的点点滴滴,从而学会用人。
约翰作为洛克菲勒唯一的儿子,以后一定是接班成为领导者。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学会用别人的特长,也就是要学会用人。要用人,就一定要了解人,所以约翰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学起,了解这家公司各个部门的点点滴滴,为以后成为优秀领导者做准备。
“善于驱使别人的经营者、领导者或大有作为的人,一向宽宏大量,他们懂得高看别人和赞美他人的艺术。”
这封信读到这里,我想洛克菲勒的儿子显然已经明白了要怎么和盖兹先生相处,也会好好和盖兹先生相处,在洛克菲勒离开的这段时间做好代理工作。
洛克菲勒在信末说,“没有知识的人终无大用,但有知识的人很可能成为知识的奴隶。”
不仅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太过于看中过去的经验。
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在实践中有“自以而是”的心态,就不会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求知的动力。过去的非常好的积累,这个时候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绳索。
洛克菲勒在信尾说,“受自尊心、荣誉感的支配,很多有知识的人对‘不懂’总是难以启齿,好像向别人请教,表示自己不懂,是见不得人的事,甚至把‘不懂’当罪恶。这是自作聪明,这种人永远都不会理解那句伟大的格言——每一次说不懂的机会,都会成为我们人生的转折点。”
我想,读到这里,约翰不仅会放下自己名牌大学毕业生的高傲(可能他并没有这种高傲),与周围的同事好好合作,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还会虚心向同事请教,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洛克菲勒向约翰分享了自己装傻的经历,告诉儿子,“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说明:此文是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