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作答要求:选一个打动自己的知识点,原封不动地摆出来,并标明出处)
一个人一旦设定了具体的优越感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有错。对于实现目标而言,所有的个人习惯和行动都无可非议。
在这些特殊的目标中,在我们弥补自身缺陷或改变困境时,还可能会实现一些本不能实现的目标。例如,哲学家必须时不时脱离社会,才能思考·和写作。
——《自卑与超越》
2.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
作答要求:假设自己还没看到上述知识点,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还没有想过,那就现在就推测下)
目标,应该是宏大的,是遥远的,是需要经过无数的年月才能实现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告诉的,是我所相信的。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
(作答要求:比较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找出冲突之处;分析二者冲突的产生原因)
我之前的想法确实有些局限了。两者之间最大的矛盾点是目标的根源与目的性。我想法中的目标似乎太过的假大空,将目标过于的抽象化了。我想法中的目标都没其根源,似乎都但是凭空产生的,没有根基。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真正直面过自己的自卑,没有勇气去想,害怕面对这其中的尴尬、难堪。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
(作答要求:关联能想到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从头脑中闪过的信息;可关联自己的经历,也可关联其他知识)
首先在自己的自卑情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优越感”。书中提到一个全校最懒惰的男孩,老师问他为什么功课这么差,他说:“如果我在班上最懒,你就会花很多时间在我身上 。”他的目的是引起老师的关注,他认为功课好,勤快的人不会被关注所以才这么做。书中予以的是肯定。我想书中想要说的是面对自己的自卑情结应该鼓起勇气,设定一个具体的优越目标,这样生活方式才不会有错。这样树立的目标才不会缺乏根基。
其次,我也不应当深陷于他人看法的泥沼,不一定要别人来定义我的目标的优劣,要正视自己的欲望(伦理道德法律之内的),直面自己渴望的优越感。这可以是想要吸引他人的注意,可以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称赞,又或是为了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与慰藉。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作答要求:可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可解释一些现象和感觉;可形成原则,优化自己的决策;可预测问题;可解决问题;可做出评价;可尝试创新)
我想我也应该好好的看看自己了,自己的目标似乎都是由外界强加给我的,没有任何的根基与目的性。我可以不顾他人的看法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的事。面对自己的“自卑“我也要鼓起勇气,直面自卑情结。我不能够再继续逃避了,要寻找自己渴望的优越感,实现自我对自卑的超越。正像书中那句话:“自卑是人类的通病,也是失败的根源,一个人只有克服了自卑,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
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五问反思报告”,指导老师为张淑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