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读书。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你是否相信一个小时就能读完一本书,并且还能够记得住吗?你是否相信一天就能读完10本书吗?如果换做之前,我也许不会相信,只因为遇见了一个人,从而改变了我的想法。都说开卷有益,却往往并不想打开书本,因为觉得阅读太难了,一本书往往10天半个月都还看不完,基本上看完了后面,前面的内容也早就忘光了,慢慢也就失去了对于阅读的兴趣,但是想要改变的心促使我又一次次的拿起书本。
2019年开始加入知识付费的大军,购买了很多的课程,参加了各种训练营,以缓解自己的知识焦虑。然而学习的越多,焦虑并没有随之降低,反而有所增长,因为发现不懂得东西,变得更多了。
后来在和老师的一次聊天中指出自己的问题,学习不应该是多而浅,而应该是少而精。如果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学一项东西,那应该去学习什么?最终确定下来的就是阅读,想要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改变人生。
从而开始了疯狂的购书之路,两个月内总共购买了两百多本书籍,心想着这些书估摸着够自己读好几年了吧,开始去寻找身边的阅读牛人。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看到小伙伴的复盘文章,提到了高效阅读训练营给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不禁让我心动了。怀着有点犹豫的心情,最终选择了报名参加。
考虑到年底工作繁忙,在选择阅读目标的时候,有点忐忑的填写了最低的21本,担心自己完不成。刚开始上课,就感觉到课程内容太颠覆了,简直是毁三观。
1、过去:以前始终坚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现在:除了每天进步一点点之外,还可以偶尔来一点爆发式的成长,这样我们的进步速度才会更加的快速。
2、过去:一本书就要慢慢读,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阅读,才能读得懂。有时候还要反复回读,读完基本也忘光了。
——现在:读的慢也不一定读得懂,有时候读得快,反而更容易把握整本书的框架。读不读得懂跟速度快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旧有的知识储量。
3、过去:妄念记住整本书的内容,常常怪自己记忆能力太差,阅读理解能力水平太低。
——现在:爱宾浩斯遗忘曲线,大脑记不住是正常的。最主要的就是要重复,只有大量的重复才能够深刻的记忆。
4、过去:一年能读100本书,已经觉得很厉害了。
——现在:一天就能够读个三五本,甚至上10本,100本的阅读量简直是太低了。
5、过去:缺乏对时间感知的能力,10分钟太短了,随便一下就过去了做不了什么。
——现在:原来10分钟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把目录看9遍,全书翻三遍。这简直是太神奇了。
方法对了,读书也可以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到,而是旧有的观念限制住了我们的思想。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总结。
1.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对于一个曾经10天半个月都读不了一本书的我来说。能够做到一天一本书,已经觉得是个奇迹,今天竟然完成了5本书的阅读挑战。方法对了,阅读将不再是一项困难。有些时候我们还没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限制,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相信相信的力量,只要你觉得自己行,那你就行。
2.大量的刻意练习。学习不光是听一下课就算完成了,更多的是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大量的练习,让自己对整个流程有了清晰的把握,哪一步该做什么,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养成习惯后,对于时间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做的时候也越来越快速。
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拿到成果,最终两周完成了30本书的挑战任务,输出了30张笔记,以及2w+的语音文字输出,远远超出了原本的设想。
3.开始的时候还是练习阅读,不久的将来才是真正的阅读。自身基础比较薄弱,起初可能觉得自己从书中得到的信息不多,对于速读的方法也曾有过怀疑。
通过进行了几次比较耗时的第三阶段,针对全书整体阅读,发现读完后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其他收获。与其耗时耗力,不如用更加快速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读更多的书。不断的多读,不断的反复阅读,更能够增进我们对全书的理解。
4.同一主题的大量阅读。阅读不能够漫无目的的拿到哪本算哪本,应该针对一个主题去深入的阅读。去发现多个作者提出的部分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这些就是底层的核心逻辑,是搭建知识体系的基石。
课程中选择了阅读主题类的10本书,最终完成了这张思维导图。
整个课程学习下来,收获满满,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叹号大大,教授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快速阅读的方法,让我们获益匪浅。也要感谢各位助教的辛苦付出,非常热心细致地帮助我们答疑解惑以及进行课程督导。
这是2019年最有价值的收获,也为自己的2019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未来将持续保持阅读的好习惯,2020年的阅读目标是完成300本的阅读量,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期待与优秀的你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