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本小说,从开头很随便凌乱的叙述与记录,到后来盘根错节的情节的一一展开和补述,这期间就像你置身于阴暗的下雨天,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然后看到一个六岁的孩子徘徊在南门的大桥上,十三岁的孩子背影倒映在夜晚黑黝黝的河水里,他左右顾盼,却终究禹禹独行。
关于孙光林的小半辈子,过得日子不多,却是掂量了人性的最好和最坏一面。
极度的贫穷,家庭的不睦,手足的隔阂,母亲的委曲求全和父亲的花心无赖,祖父的孤苦伶仃和父亲的不孝暴戾,苏杭苏宇对性的畸形渴望,鲁鲁对母亲的追随,养父出轨,养母弃自己而去,能够有勇气继续生命令人敬畏,但同时也为他倍感悲哀,而这样一个孩子,注定是游离生活之外的,所以将一切静静地看在眼里,反而老成的叙述出来,无喜无悲,这究竟是一种淡然还是麻痹。
所谓呼喊,是他独自一人认清了所有现实,经历过所有残酷的一个过去式。作者总是热衷于把一个个生命写死,我想,之所以这样无休止的描述死亡,是为了更接近真实。“死亡不是死去,而是走出了时间”每一个生命的逃逸,有时于活在世上的人来说是一种解脱,他将苦难留给现世人,留给他们一份麻痹和无依无靠。这就是真实,现世人的呼喊,其实是绝望的发泄。
除此之外,主人公一直在寻求依靠,寻找与自己同样孤僻的灵魂,每个人都是这样吧我想,当自己遇到无法自持的诱惑,内心畸形的渴望,难以表达的情感,不敢承认的懦弱失败,往往自己看不到自己,看到了也不愿认识自己,这时,内心默默寻找和自己一样的人,如果他有类似经历,那么首先惊喜继而这份罪恶感就会减轻甚至转换为心安理得,并且,认识自己这件事往往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完成的,这是人的共性。
所以,每个人才会拼命寻找,寻找有相同气味的另几个人,有时偶尔被先找到,将自己和盘托出或被和盘托出,这份相知,可以是臭味相投,也可以是志同道合,反正,这一刻,你会为自己的普通而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