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年龄见长,愈发不愿动弹。在国庆的八天假期里,毫无冲动想出去走走。每天,看微信里一众好友用自己的脚步去书写着祖国大好河山的无字之书,看着照片里的天,照片里的地,照片里的景和堵得不能动弹的车流,其实也是一件挺惬意的事。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读书和游历都是一种学习,都是一种汲取知识获得感悟的途径。既然不想去读无字之书,那有字之书的修行就必不可少了。
花了近四天的时间,我看完了余世存的这本《时间之书》。
最开始关注这本书是因为无意在网上看到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当然这是去年的新闻了),然后就特别想知道,为什么这个连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太留意的文化会得到歪果仁们的关注。其次是因为我特别喜欢的一位画家——老树,他为了这本书特意创作了二十四幅节气的图画作为本书的插画。我想,老树先生一定是非常了解和喜爱这种文化吧,不然怎么会这么大手笔地进行画和诗的创作呢?借着文字,我想更加地走进老树的画。
说起来很惭愧,作为一个地地道道中国人,我实在对“节气”的内涵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知识层面上,最多也就只能背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对于每一个节气所相关联的天文地理、历史、乐理、物候、易卦等更是雾里看花、不明所以。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感恩自己遇到了这本书,是它让我慢慢蹲下,用双手抚摸着脚下平实的土地,寻着轮回,看着因果,就这样,我被它牵着走进了上下五千年浩瀚的时光。
这根本不是一本简单的书!作者表面上对二十四个节气做了分篇的介绍,实则对每个节气相关的天文、气候、农业、养生、历史、美学、哲学等常识都一一进行了较深入的解析。通过对每个节气的介绍,渗透出作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崇敬和热爱。
中国有个成语交“见微知著”,我们能从百度上查到它的解释:微:隐约;著:明显。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可在古人的眼中,五天称为“微”,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称为“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于是,几千年前的人认为,见微知著,其实就是观察气候、了解节气,是先民们立身处世的原则,是安身立命的参照,在这二十四个不断循环交替的十五天里,尊重自然、合理生存是天道对每段生命的要求。
今天,重新来了解节气,我们不仅仅要瞻仰老祖先们的睿智和先知,要追忆的逝去的最纯粹的田园牧歌,更是要借此踏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
书中的序上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部了解中国节气的入门书,一部可以按时阅读,读上一年的书。因此,每一天,我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对待它,如同面对的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耄耋老者。透过一个个铅字,我看到了日夜星辰的交替,听到了花开流水的序曲,见证了春华秋实的、夏盛冬藏的时光流转。
那黑色的笔,画出的记忆的河,留在纸上,也留在了经久不衰的赞叹中!
夜幕黑沉中,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汪国真的这首《感谢》。
感谢
文/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