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收到一个特别好的问题。
为什么文章看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我也是我也是。很多时候,看到标题点进去,看了开头就看不动了。有时候看了一半,咦,这文章写的真烂,但是好熟悉的感觉,仔细一看,呃……是自己写的。
不止是我和你,舒明月老师也是,你看她在《大师们的写作课》是怎么说的——
下了点决心要读冯唐,就从Kindle里下载了“北京三部曲”《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以及《三十六大》和《天下卵》。
没料到阅读的决心只在《万物生长》一本行进到约40%就折返了,又在其他三本上各蜻蜓点水了百分之几,然后,就怎么也读不下去了。
哪怕理性的小皮鞭子挥舞地pia pia的,感性的小马驹子也半步都不肯挪了——
我真的真的不想再读五百页啊!
哈哈哈,这可是冯唐,自带金线的冯唐,“”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冯唐,“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的冯唐……
这么看来,读不下去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文章的问题,或者你的问题。
02
不想读,可能是文章太次。
如今写作这事的成本变得极低,传播渠道的便捷让写作这事走下了神坛,早就是平民化、草根化了。只要是个人,上过学,都能随便写出个几百字上千字来。
但物以稀为贵是不变的,当一些东西变得太多之后,就没有价值了,你去新西兰某海滩,估计能免费吃小龙虾吃到吐。
还不仅仅是多的原因,低质量的文章、同质化的文章充斥着各家平台。没意思。
我有个朋友是当地作家,在省媒上有专栏。说起身边投身于互联网淘金的同学她娥眉紧蹙:是,一个月随便挣个2万3万的,可是那又怎样,没风骨……(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文章分文不值,真以为她是在骂我)。
也可能是被标题欺骗了。
自媒体变得活跃之后,关于自媒体写作手法的培训成了一门好生意。如何生产“爆文”的培训课充斥着市场。有些朋友学了这些手法,又学了个一知半解,把修炼重点都放在了标题上。
导致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响当当的标题,进去一看一坨说不好什么东西,人类排泄物一般地臭不可当。
大叔不反对使用有吸引力的标题,毕竟一窝鸟里,脖子升得最长的那个,往往获得的食物最多。前提是:你文章里说的事,得是你标题所传达的事。
当然也可能是文章层次太高。
曲高则和寡。这是一种社会现象,高段位的人看低段位一目了然,低段位的看高段位就云遮雾罩了。
如果高段位作者不屑使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表现专业的知识,读者很容易陷入到“认知障碍”状态中。比如说我喜欢的一位作者这么写道——
如果说,诗是有节奏的精炼的且具有深刻内涵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就会有人问,什么是“深刻内涵”以及诗的“深刻内涵”如何体现。说到这,我们边要回到文章中“精炼”一词的那个位置。在那里我们说到了诗语言的特点:“诗就是受阻的扭曲的语言。”正是因为这个特点,诗的表达就不可能平铺直叙,而是要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这个“客观对应物”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意象”。
哇,鼓掌。说的啥?诗什么的吧……
硬币的另外一面是,这是我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情。这就变成了“我的问题”了。
03
对这位朋友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这么问吧,哪些文章你可以一直看下去呢?然后你就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了……
一定有些文章你是会一直看下去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篇文章我看完了。然后你可以回到文章,进行审视。
文章的标题是什么,什么地方吸引了你的眼球?这能让你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求什么。
文章的写法手法是什么,什么地方抓住了你的注意力,让你一步步跟随了作者的脚步?这将让你学会好的表达是什么样的。
文章读完后学到了什么,什么地方触动了你的体受?这将让你明白自己的心理敏感点。
返回自身比任何事情都来的重要。这不是什么技巧,不是什么原则,而应该成为一种本能,跟呼吸一样自然。因为只有观察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只有发现自己,才能活出自己,只有活出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04
观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恍然大明白”一个理。
我们被囚禁在一个地方,周围是看不见的围墙,在墙内,我们怡然自得,悠闲舒适。我们不知道墙的存在,我们也不知道,墙外有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偶尔,当我们触碰到这个无形的墙时,我们会觉得不舒服,于是我们退后一步,拒绝再去触碰那个地方。
早期人格理论家Leck提出,人们具有自我一致或自我统一的动机,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概念系统以产生对世界的秩序感。因此,人们的自我概念被组织成一个等级的、整合的系统,就像一个科学家的理论。科学家没有理论无法工作,所以个体会努力保护他们概念系统的完整。
上面的论述很理论,简单说,结果就是: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系统一致的经验很容易被吸收,不一致的经验则会引起焦虑,因而被拒绝。
这叫“自我一致”理论,是后来的“自我验证”理论的基石。自媒体时代有个更加通俗的名字:舒适区。
显然,不接受认知冲突带来的焦虑感,就不能有效迭代自我概念系统,你的心理自然也就无法成长。
不做“认知突围”,如何在人生突围?
遇见看不懂的好文,试试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