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人不能忘本”。不管你在哪里,都不能忘记祖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不喜欢下雨,因为雨总是给出行带来不便。连祭祖的节日,也会因为绵绵细雨,而加重了哀怨的色彩。心情也会起伏不定,觉得世事无常,人生难测,所有经过的,未知的,都是一团谜,却不知道怎么解开。
记得孩提时代,每到清明,就会跟家人一起给爷爷奶奶扫墓。穿过一片小树林,他们的墓就在草丛间,静静地伫立着。大人们跪在那里祈祷,默念着保佑孩子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孩子们也跪在那默许心里的愿望,希望爷爷奶奶在另个世界一切都好。 我们清理坟前的杂草,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火纸,把折好的纸钱烧掉,寄托对亲人的思念,然后,又是鞭炮的“噼噼啪啪”声。这种“仪式”,让节日的氛围显得浓厚了许多。
怀念也未必一定就是哀伤的,走在草丛里,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虽然有些枯枝败叶,但也曾经绽放过,享受过朝阳的抚慰,享受过雨露的滋润。就像一个生命,他经历了所有的悲欢离合,努力过,生活过,得到过,失去过,然后,坦然离开。这不就是最好的归宿吗?
对于爷爷,印象是极其模糊的,甚至,连照片都不曾见过。在我的记忆里,他就是一个幻影。奶奶是在我九岁的时候去世的,依稀有些记忆的碎片。印象里的奶奶,总是闲不住,八十多岁了,身体还非常健康,每天都会起早,每天都会想着做点什么,一双小脚,忙前忙后。记得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里写道,“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觉得奶奶就是那个给我们一道星光,照亮我们脚下的那个人。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知道那些逝去的亲人们,在另个世界,看到的天空,和我们看到的是不是一样,是不是有时候乌云密布,有时候星光满天呢?或者,永远都是五彩斑斓,夺人眼球?也不知道另个世界,有没有春夏秋冬,会不会冷?
如果没有失败的煎熬,成功也就没那么瞩目,如果没有死亡的伤痛,活着也显得没那么重要。死亡是为了让生变得更有意义,他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生命都是有期限的,有开花的时节,就有凋零的时节,这就是宿命。
清明,让我们对生命多了一点思考,也对死亡多了一分敬畏。人的生死有命,我们没法左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管你怎么走完的,到最后,都是黄土一堆。走过纷纷扰扰,走过沧海桑田,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太多的欲望,太多的念想,到最后,都成煎熬。
没有人,是独立存在于世间的。我们的祭祖、扫墓,都是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和对自己肩负的使命的确认,让自己知道:我们也是有先祖的,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我们要继续努力,赢得更远的未来。给生命添加能量,去创造新的辉煌。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在追思远去的亲人之后,我们依然满怀激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