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到2014,大众阅读的社交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不仅在一点点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酝酿着无数的商业机会,觊觎这块大蛋糕的,不仅有新媒体、移动互联网、O2O,也包括传统出版业。
我们曾经比较图书和电影这两种文化产品在逐渐市场化之后形成一冷一热两种不同的市场反应,其中一个难以忽视的因素乃是电影具有较高的社交属性,人们去电影院观影,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交的需求,因此,作为一种社交场所,电影院线在近十年来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仍然是被看作为一种非常私密的个人体验,再加上人们阅读偏好上的差异性远大于看电影喜好上的差异性,很难在身边找到具有相同阅读喜好的人。
但是在现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之快改变了由于距离造成的种种壁垒。阅读与社交正在结合成一个整体。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由私密化的阅读向着社交化的阅读迈进。
在刚过去的2013年,以“罗辑思维”会员俱乐部、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为代表的社交化阅读组织成功的生根发芽,在新年伊始,著名人气媒体“东吴相对论”也宣告成立书友会,开展线下活动。这股力量正在经历由初生到发展壮大的变化,以罗辑思维的会员为例,第一批会员数量为普通会员5000+铁杆会员500一共5500人,到了2013年底征集的第二批会员就有超过2万人付费购买,可见扩张之迅速。
在专业化的运作团队运用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种便利将这些具有相同的阅读偏好、高度相近的职业背景、专业领域、学历水平甚至是收入状况的粉丝或者会员聚拢到一起时,自然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里面催生出了很多盈利模式,当然也少不了与图书相关。
首先它们成为了一个高度集中的细分市场,试想一本书如果在一个或者几个这种以万为数量级的读书俱乐部会员间流行开来,那么无疑将会对这本书的销售起到莫大的帮助,如果出版社能够把每一个会员都转化为消费者,那么任何一个出版商都不会坐视这块蛋糕不管。其次,它们不仅在传播内容,也在制造内容。如《罗辑思维》、《阅读的版图》等书,都是源自这些新媒体或者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在为会员或者粉丝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容,这些内容又被出版商制作成为图书产品,这类产品很容易就会被粉丝们所接收,并将影响力扩展到外围。此外,给选题策划找到了一条捷径,当策划编辑还在苦思着现如今人们更喜欢看哪类型的书时,没有什么比起几万人的阅读需求更加让人容易找准方向与目标了。深入到会员之中去,了解他们关心什么、思考什么,再去规划一些选题就显得更加有针对性了。
那么,既然社交化的阅读好处那么多,为什么出版社不能自己来搞一个?首先这些社交化的阅读组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人气,还是因为依靠新媒体或者公知、意见领袖给带来的聚集效应。其次,出版社所做的会员制主要是推送产品信息,而基于互联网精神的社交化阅读组织是向会员提供服务。最后,要想运作一个成功的社交化读书组织,离不开专业化的运营团队,这也是出版社所不具备的。
那么对于出版业来说,该如何抓住机会呢?我觉得有三点是出版社可以去尝试的。第一种是开展项目合作的方式,如共同策划选题,出版图书等,或者对自身的一些图书产品进行商业上的宣传。第二种是以投资整个项目团队的方式,将资金投给运作俱乐部的管理团队,由管理团队进行商业活动,获取定期的分红,并且可以以股东的身份便于本社图书产品的宣传营销。第三种是购买大数据的方式,如果某个读书俱乐部的会员整体是你的目标市场,不妨向组织的管理团队购买一些会员的资料和统计数据,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开发。
社交化阅读正在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的力量解决人们读书之前“读什么”和读书之后“和谁聊”的两大难题,传统出版领域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否则,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出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