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表面积的课堂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表面积(还没有提到长方体)……
生:老师,什么是表面积?
师:想知道表面积,我们先来说一说面积?那什么才是面积呢?
生呆了起来,一下子被这个问题问蒙了,都在左顾右盼,等待别人回答。
生:面积就是一块地占多大地方。
师:不错,面积指一块地的大小,也可以表示我们的桌面的大小、课本表面的大小……,表示一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生:表面积呢?
师:回忆起了面积,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字面意思理解,表就是表面的意思。
拿出长方体教具
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呢?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这六个面的面积的和。
师:哪六个面呢?
生: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
师:现在我们大致估计一下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生: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高大约5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动手算一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算完以后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印证。
学生动手计算,组内交流。
师:谁写完了,可以写在黑板上。
有三名学生上台板书:
然后就让三位同学一一展示自己的做法。
学生1:20×10=200cm²,200+200=400cm²……
师:停一下,你能给大家说明每一步算式的意思吗?求的是什么?
生1:20×10=200cm²,是长乘以宽,求的是上面的面积,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是一样大的,所以200+200=400cm²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师:不错,说的很好,继续…
生1:……
(有学生提到太麻烦了)
师:太麻烦了,是吗?我们看一看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请×××同学解说。
生2:20×10=200cm²,是长乘以宽,求的是上面的面积,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是一样大的,所以200×2=400cm²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师:可以,这位同学这次是把刚才的加法转化成了乘法进行计算的,比刚才简洁了些,但是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吗?现在请最后一位同学来解释他又是如何想的?
生3:20×10是长乘以宽,求的是上面;20×5是长乘以高,求的是前面;10×5是宽乘以高,求的是左面。
师:嗯,思路很清晰,现在才三个面,可长方体共有6个面。
生:因为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同,上下一样。前后一样,左右一样,所以再乘以2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评判一下,哪个方法最简单,便于我们学习?
生齐答:第三个。
师:好,既然都认同这个做法,我们可以由此概括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反思:
本节课我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来进行新课的,多媒体的课件已经准备就绪,可就在课的一开始提到课题(表面积)时,一个蓦然的的声音出现在课堂上,“老师,什么是表面积”,本着为学生解答疑惑的目的,想来他的问题也是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心声,所以我就顺势而为的进入到了这节课的探究,也没有利用已经准备好的课件,就顺手拿起了昨天上课用到的长方体的教具同学生一起探究了起来。这时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想是最好的,因为他们有了学习的渴望(内驱力),这时这节课学生学的格外认真。到最后推导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更没有浪费时间,在我与学生间的对话生成出了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并得到验证。
由于初学知识,公式的运用掌握的不熟练,所以在下午的教学时,没有急于让学生多做练习巩固新知,而是让学生从身边找出一个长方体的物体,先找出它的长宽高,然后在说一说每个面的面积是如何算的,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从根本上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更希望以此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立体图形的思维建构,加深对于空间观念的理解!在这个活动进行时,学生们利用铅笔盒、字典、长方体纸盒等长方体的物体去展示,虽有些同学说的磕磕绊绊,但几乎全班同学都完成了任务,有说的不是太好的,我让他说完第一遍以后,重新再梳理一次思维,再巩固一遍,果然效果显著。整节课下来,说者认真,听者更认真,因为讲台上同学的每一次展示,台下的同学就多一次学习的机会,对下一个上台的自己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