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小城,在城西。人们在小城东部正乐此不疲的打造新的经济开发区,那里的人正做着繁华似锦的梦。医院,学校也都打算向东区转移。那么,曾经繁华的西区就被贴上了一个泛着古老黄土气息的标签——老城区。
就算眨眼间我已长大,却仍赶不上小城变化的脚步。从咿咿呀呀到知书达理,渐渐了解这生我养我的小城。曾是国家级终点贫困县,是个人口大县;处于一条大地震断裂带上,历史上那次大地震几乎无一人生存。此后他乡之客人迁物移,扎根于此,繁衍生息,小城又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乡。
平安喜乐的人呐,不知何时不再满足。近来小城人口算是膨胀到了新高度,小小的城,长长的车,夏日,无休止的鸣笛盖过了蝉,烈日高照,车队能堵到近俩小时无法动弹。这还是那个惬意的小城吗?于是便有了扩城一说。至于老区,抛开就抛开吧,反正它已经失去了所谓的发展前途。新区高楼耸立,喧嚣繁忙。大概是可以感受到属于现代城市快节奏的旋律地。白日梦在此,壮志在此,高贵在此。我却心心念念这那朴实的城西。
在老城区中,还能寻到一些曲折静谧的小巷,带着清新的美好,躲藏在车水马龙中,隐匿于喧嚣。
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才美好,绿意会出现在被水泥遗漏的地方蔓延;在那狭窄曲折的小巷中,巷口的树会将本该照射在小巷里的阳光遮挡大半,阳光便细细碎碎的洒下。清晨,没有尘土飞扬,细嗅空气,会有泥土味道,淡淡清香,后愈加浓烈,若是四处寻找,就能发现那探头探脑的爬墙梅。
在小城中,总会发现有一堵满是爬山虎的墙,它的后面不远处会有一所泛着古老神圣气息的红色教堂;会发现有一条很宽的道路,两边的树的寿命已经很大了,长的高大壮实,在夏天,它的影子会覆盖整条马路,如同坠入森林。空气凉凉的,甜甜的。
印象远不止这些,在一栋灰色的和我年纪一般大的楼里,正孕育着一群惹人爱的小生命。它们冬去春来,修窝生子,叽叽喳喳飞进飞入熟人一般。楼头是大人傍晚聊天的好去处,哪里又搬了,谁家又有喜事啦,小城的点滴就这样闲杂的说出来。楼前有一排大柳树,粗粗的,闷热的夏天夜晚会有大人领着小孩子绕着树转了一圈又一圈,小手灯亮亮的,照出来的光圆圆的在树干上,嘿,那是在捉接溜龟嘞,谁要是捉到一只,就可以炫耀好一阵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够了,带回家放到窗纱上,睡一晚,第二天就会长出翅膀变身啦!运气好还可以捉个会叫的,你叫一声,我学一声,大人偶然说叨几句,不过再啃块西瓜,倒也不觉得括噪。楼南边有个属于孩子们的大后院,然而大人却总管它叫前院儿,那里有大大的池塘,长长的大道,大片大片的菜地,还有几座没了顶的房子残骸;赛跑,学骑车,做迷藏,逮蚂蚱,雨后捉蜻蜓,踩水花,世界上没有比这里更好玩的地方了。还记得夏天的晚上妈妈和我洗完澡,躺在床上,开着窗,那时的青蛙叫的特别响。洗完澡后的清爽,空气里流动的静谧,还伴着蛙鸣和一些发出淅淅碎碎的小虫子,和妈妈并排躺在凉席上,晚上就可以做着星星的梦。
事态总是相好的,小城有着光辉的过去——它的名字被印在《史记》的注释中,彰显往日繁荣。小城亦会有腾飞的未来,古城建设已提上日程。我渴望着你,我等着你,繁花相簇,现代又不失古朴。
留下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小城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