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襄阳孔明论坛上玩文字,认识了一个版主,男版主和我相聊甚欢,很快就成为可以知心的朋友。他问我为什么叫“文箐”,解释之后,她说:“文艺女青年现实生活中多不如意。”
他说了很多话,我记这句话最清楚。我一直认真努力地活着,仿佛是想验证和证明这句话是个伪命题。由此,我也更加关注女作家的命运。
我对女作家有着说不出理由的好感,好奇她们对世界的看法,好奇她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在看到蔡骏的随笔中出现一个女作家的名字后,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这部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
如何来说这部电影才能像电影本身一样如潺潺溪水缓缓流淌,沁人心脾却余味悠长呢?它是一曲没有高音的音乐,它是一首没有高潮的小诗,它是一场像我们一样没有辉煌的人生。简而言之,它就是在絮絮叨叨中,讲述了海伦·汉芙这个女作家与一个叫马克书店(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之间信件来往的故事,就只是我寄信过去,你回信过来,如此反复,岁月在邮递中依然年轻,而写信的人已白发苍苍。故事设定的场所基本上只在马克书店和海伦的家里,而线索就是信,极其简单。
影片以海伦年老之时来伦敦倒叙开篇,她是来圆她一生的梦想。在影片结束时,她说:“弗兰克,我来了,我终于来了。”弗兰克是马克书店的职员,也是她在精神上的爱人。而此时,弗兰克已经病逝,书店老板在弗兰克死之前不久去世,马克书店面临被拆。
他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跨越两大洲,完全陌生。是书。海伦是个穷困潦倒的女作家,喜欢古典书籍和二手书。在她在美国书店找不到一本绝版的书籍时,她看到了马克书店专卖古籍和二手书的信息,于是她写信过去,如愿以偿得到了想要的书籍。这样一来一往,她成了马克书店最忠实的顾客,而马克书店每一次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先来看看女作家与常人有何不容之处。她突出的特点是她喜欢看别人看过的书,在其中找到他人与自己共鸣的地方。出人意料的是,一般文艺女作家都是斯斯文文,而海伦却大大咧咧,时而与怒骂摔书,时而狂笑不止。她一点都不安静,她非常幽默,常常让马克书店的人看到她的信开怀不已,跟朋友们在一起也有说有笑,她的快乐的情绪很容易感染他人。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人。
马克书店里是一群怎样的人呢?书店的工作人员有五人,她们和海伦一样善良、热情。在收到海伦远洋邮寄过来的礼物时,他们都偷偷给海伦写了感谢信,信中表达喜爱与感激之情,诉说海伦的火腿给自己的孩子,家人带来了多么大的欢乐,她们主动告知海伦自己的情况,好像与一个很好的朋友通信那样。在娓娓道来,絮絮叨叨的信件中,洋溢着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谐、信任、真诚与感恩,人性美好的光辉就在平常信件阅读中释放出来。
为什么说有爱情呢?影片的男主是弗兰克,马克书店的职员,负责到处调查伦敦缺书的地方,然后把书运去,相当于现在的销售人员。弗兰克是直接与海伦通信的人,海伦的信只寄给弗兰克,而弗兰克寄信的署名是马克书店。海伦说,弗兰克是最了解他的人。她所要的每一本书,弗兰克都想尽办法帮她找到,他们之间有一种奇妙而无法言喻的感情,称之为“心灵相通”似乎也不够恰当。弗兰克有妻女,而且相处和睦,一家幸福,这个海伦也知道,并常在心中向他妻儿问好,为她们送去丝袜和火腿。海伦就一直这样和弗兰克通着信,她常常自言自语地问:弗兰克在干嘛?而弗兰克也期待与海伦见面的那一天,从他得知海伦无法来伦敦看他们和错把海伦朋友当成海伦时沮丧无比,落寞至极的神情可以看出。我想,他们大约就是那种精神恋爱吧,无关肉体欲望。因此,他们才能相处一生,也因此而“错过”一生。
整个影片毫无波澜,就连男主的死,也只是通过信一笔带过,而女主的悲伤也是轻描淡写,似乎是在情理之中,命运本该如此。女主内心的伤痛,表现的最显著是在她整理书籍时不能进行下去而必须站在窗前抽烟,她泣不成声,独白道:”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以上是电影情节部分,而真正的海伦写下的小说《查令十字街84》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许多爱书之人在它面前接吻来纪念她。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书中所选的资深书评人张立宪的文章中点到书中十分动人的元素:“我想,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
海伦终生未嫁,我同意张立宪的观点,爱情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适合文艺青年在静静的雨天活着暖暖的午后,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