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失恋那会,朋友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但是初次阅读时人物名称实在太长而难记,加上之前准备着考试,想要阅读,却无法把心思带进故事里。直到最近,慢慢沉静下来阅读这本书,才大呼过瘾。人物的刻画一如既往的饱含马尔克斯的风格,读到一半的时候,兴趣大增,读到临近结局的时候,已经凌晨,急不可耐地读完最后一丁点,依旧感到意犹未尽。
弗诺伦蒂诺·阿里萨这个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相比不足为道的小人物,等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才终于等到了爱情。这份爱对他来说过于珍重,除了他的母亲和心爱之人(费尔明娜·达萨)的表姐,世上再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他分享这个秘密。在这五十多年的日日夜夜里,他试着与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来替代令他痛苦的单相思,他的日记本里有与六百多名女性交往的记录,但这种方式无济于事。他又尝试用心喜欢那些与他发生纠葛的女人,并且某些时候,他相信自己已经成功了,成功地爱上了别人。
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或者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可是,当他梦想终于成真:情敌乌尔比诺医生在五十年后从芒果树上跌落,摔断脊柱而死的时候,阿里萨才明白他没有一刻钟忘记过费尔明娜。他兴奋地战栗了,八十岁的年纪却又像回到初恋一样胆怯彷徨,甚至不小心摔断了腿,昔日的情妇们小心翼翼的照顾他,擦拭他的身体,阿里萨却连一个注视的眼神都开始吝啬了。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只有没有原则的人,才会从痛苦中得到满足。
乌尔比诺医生在我看来象征着是一种规则,一种当下爱情的普世观。他拥有良好的家境,高尚的职业,纯洁的过往,英俊的外表,一种流于形式的标准,他是单身女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他的一切生活都在循规蹈矩,不愿意冒险,家庭背景锁定了他的思维方式。相比阿里萨的浪漫大胆接地气,他是理想更为高尚而遥不可及的上等人,有与生俱来的的优越感,他更像是一种新生活的标杆。我私下认为是有些无趣的。
一天,她大失所望,曾这样对他喊道:"你没有看到我是多么不幸吗?”他以他特有的动作摘下眼镜,既不愠怒,也不恐慌,只是用一句话就让她知道了他那惊人的智慧的全部分量,你要永远记住了:“一对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的关系。”
随着斗转星移,两人从不同的途径得出了明智的结论,不可能换个方式共同生活下去,也不可能换个方式相爱: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
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
年轻的费尔明娜作为小说的女主角,也曾接受过阿里萨的追求,喜欢过他。当这份感情遭遇父亲的干涉,她被送去旅行而长时间见不到他,少女的情窦初开逐渐升华得脱离现实后,当她再一次看到自以为深爱的阿里萨真实的身影——一个羸弱而平凡的男人,魂牵梦萦的形象坍塌了。在父亲的撮合下,她最终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很难说清楚她与医生之间的爱情具体是怎样的,但这个年少就初显叛逆的女孩,内心应很难与彬彬守礼的医生完全结合,以致于她时常会想起那个可怜人的影子。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睡觉的时候也不用为了逃避可耻的爱情程式而装睡,自己终于成了整张床的主人,他的全部都归自己独享。
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地是源自教训而非经验。
我们最常见的美德之一就是对自己的不幸逆来顺受。
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一个很寻常的痴情主题,画了一张精美可口的大饼:
有情人总会修成眷属,爱情迟早到来,只要你愿意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