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当一个妈妈的时候,我试着照着书的教育方法去教出一个好的乖孩子。
于是在那段时间,我就各种百度搜索。**岁孩子哭了怎么办?不听话怎么办?然后百度出来的很多结果都是某某国家的某某专家说过-----我们应该要让孩子哭一会,哭完了再抱,不然以后就会每次哭都很难哄了。
也是相信所谓的专家,所以我就照搬不误。甚至我为了他不哭,我曾把他关在一个房间里,任他在里面歇斯底里,等他不哭了才允许他出来。
现在每每想到这一幕,我都觉得自己真的太残忍,导致于我的孩子现在还时常没有安全感。
在后来的育儿之路上我才慢慢学习到,孩子的每一次哭泣都是在表达他的诉求和需求,在于我们大人是否可以及时给出理解和回应。这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
那个时候因为自己的无知,当一个看似权威的理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其他的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还有一次是在生产的时候,阵痛已经开始了。护士给我内检了说我才开了三指,于是哪怕我算好了的阵痛两三分钟一次的时候,我依然在病房默默的承受疼痛,我觉得护士刚刚检查了,应该是不会有问题,所以导致我差点生在病房里。
在本书的中最发人深省的例子,就是学生和老师的电击实验。在研究员竭力要求老师加强电击的时候,3/2的人都服从命令,并且逐次按下最大的450v电压。哪怕是看见学生在里面痛苦不堪,也没有停手,原因只是研究员的指令。
不难看出,在权威的命令下,成年人几乎愿意做任何事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权威的例子,我们能讲到天黑,在这里我们就不多加讨论。我们来看看既然权威的力量之强大,我们要怎么才可以拒绝权威,保留自己的一份理性呢?
我们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01.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02.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将事件和权威分开来,这样可以避免受权威影响力的误导,做出更加理性的决定。
那么既然在生活中权威的力量这么强大,我们如何可以借力权威的影响力去建立自己的权威呢?
头衔:现在的网络课程是不是风靡,在我们选择课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首先会去看下讲课的老师是谁,他的背书怎么样,他的自我介绍是不是够吸引我呢?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会去购买他的课程。对吗?
所以我们的自我介绍是不是很关键,这就是我们打开链接的第一把钥匙。
衣着:没有人愿意外部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看到你的内心。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我们的衣着,同时我们也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去识别他的职业和地位等等。比如公安,消防,白领,服务员,公务员,领导人,禅师等等。所以我们不仅要穿好,还要穿对。我们想要展现什么样专业形象就要穿对专业的服饰。
外部标志:你是开什么车,佩戴什么珠宝,这也在影响着他人对你的看法和行为。虽然很俗,但是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实验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当红路灯是一辆崭新的豪车,我们会等待很久才按喇叭,但是如果是一辆破旧的车,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按喇叭。好吧,某些光环下,权威不明觉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