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7年计划深读12本书,出12篇笔记,开始写笔记才发现以前枉读书阿。开篇的笔记貌似有点水,希望越来越有干货嘛。
先按套路来个总结
1、这本书的主题?
作者戈登博士为父母传授了如何与子女建立有效关系的模式,并提供了一套方法替代强制力,包括“积极倾听”、“我-信息”、“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
2、作者的主要声明与论点?
一、它的核心内容是遇到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先区分一下问题的归属,比如,当前的矛盾冲突到底是自己还是孩子处在问题区,或者干脆是双方的需求冲突,划分好归属其实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来和孩子进行沟通。
二、父母无需假装接受孩子。只有使用接受性语言,孩子才肯说。
三、青少年反对的不是父母,而是对抗他们的权力。家庭中权力无必要。
四、展示真实的自我有利于培养亲密的关系。
五、积极倾听的前提是倾听者能接受问题归属于另一人,并允许那个人去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法。
六、没有适用于所有甚至大多数家庭的最佳解决方案。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道理说得有道理。但不可照本宣科,且仅仅看书并不会有什么大改变,也许后续的培训练习更重要的,这本书更像推荐广告,推荐的是作者创立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另外里面的案例与对话方式跟中国国情也会有较大的出入。生搬的话可能会比较尴尬。。不过不少父母亲测有效,就是会比较费时间,哈,不赶时间时完全可以试试。
4、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
家有小儿,现在其实还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比较担心青少年以及之后的亲子关系,因自己长大后就与父母关系没有那么亲密了,心里话基本不会跟他们说,感觉心里有些遗憾。希望能和自己的孩子一直做朋友。沟通太重要了,而沟通是有技巧的。这些沟通技巧在其他领域也一样适用。这本书还是提供了一些精炼好记的技巧的。
其中关于问题归属的部分还是觉得很受震动的,也可以说是这本书可以实际应用的最精华之处。以前一直觉得如果你打扰了我,那么当然是你的问题,可是书中说问题与感受有关,谁的感受负面就是谁的问题,谁负责解决,这样想好像确实好办的多。当你的感受能自己解决时,不会再聚焦别人的行为。并且问题时出现先分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都不成问题了。
转载知乎上贴的一个培训简介:
一、简介:P.E.T.是“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这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它讲的是如何跟孩子沟通。而很多上完课程的人都觉得,虽然它是以亲子关系为着眼点,实际上P.E.T.却适用于所有的人际沟通。
二、学习P.E.T.家长应有的认识:
l 青春期孩子并非要反抗他们的父母,他们只是要反抗某些几乎被全世界的父母所采用的具有破坏性的教养方法。
l 我们需要新一代父母,他们将接受挑战,学习新的技巧,在家里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孩子。因为一切都将开始于此。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分钟开始——从你家里开始!
三、P.E.T.能为家长做什么?
1、如何界定问题区,界定问题归属?2、如何倾听孩子讲话,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心理诉求; 3、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要求,使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4、如何使用“双赢法”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而健康; 5、训练良性互动的方式,建立孩子与父母之间“自尊、自爱、自信”的关系; 6、12个常见亲子沟通障碍的认识与避免; ......
四、P.E.T.主要包含5个部分内容:1)认识问题,行为窗口图解行为窗口是整个P.E.T.非常精髓的部分,这样一套沟通模式的创建,使托马斯戈登博士在一九六几年的时候就获得很多的殊荣,包括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这样的殊荣在全世界只有两个人获得过。
沟通的本质不在于论对错,而是在当下的那个片刻,谁想改变现状了?谁遇到问题了?谁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谁要为此负起责任?这就是沟通的本质。简单说,就是当时谁有情绪,谁就处在了问题区。比方说:父母们想要休息,孩子却把音乐的声音开得很大。过往可能会认为孩子这样是不对的。但P.E.T.不这么看待,我们回到场景,孩子把声音开得那么大,在那个片刻谁受到干扰了?谁对这个声音有情绪呢?孩子可能很享受那个音乐,他并没有情绪上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有情绪的是父母。也就是说,父母们是被卡住的一方,是遇到问题的一方,所以它不是以对错来区分问题。当我们想要教育孩子时,可以反问下自己:1、孩子的行为有问题吗?2、问题属于谁?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3、有没有可能双方都并没有问题,只是以前的教育习惯使然?只有认识了问题的界定与归属,才能选择更适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2)问题属于孩子--如何积极倾听
情景:当孩子被问题所产生的情绪困扰,怎样恰当的倾听与疏导,引导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方法:说话者和倾听者存在组织语言和解码语言的关系,只有倾听者正确理解孩子语言背后的真实诉求,才能减少误解,更有效的沟通。解码者可以将自己解码出来的信息反馈给说话者,来进一步确认解码是否正确。
作用:帮助孩子打开话匣子,敞开胸怀说出困扰他们的情绪,理清楚情绪的前因后果,让抑制的情绪得到良好的释放,有利于孩子在问题的表达中认清楚自己的问题,把问题想得更透彻,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孩子在父母对自己整个倾诉过程的接纳中,减少了对负面情绪的恐惧,以后有问题也更愿意与父母分享,更信任父母。3)问题属于我--如何表达(我-信息)l
情景:当我(即父母)对孩子有情绪时,我最好是不说,我说了可能会伤害到他,那是因为我们的方式不恰当,怎样有效表达自我信息?
方法:我拥有问题时,学会坦诚的表达“我-信息”,即:孩子对你的行为+你当时的感受+对你产生的影响。
作用:对孩子,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更加理解你的真实需求和他的作为产生的影响,提高自己的行为责任感;对父母自己,以反思自己是不是想通过夸大自己的感受来控制孩子的行为了,从而减少对孩子的要求,更多的接纳孩子的行为。4)问题属于双方--如何应对冲突
情景:面对双方有冲突时,很多人都不太愿意深入。因为我们以往所感受的都是冲突的破坏性的一面,我们觉得一有冲突,关系就会被破坏,彼此就会受伤。
方法:即“第三法”,首先要看到冲突中彼此的需求,承认孩子的需求,同时尊重作为父母的需求,P.E.T.用尊重孩子和父母需求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冲突,而不是让父母牺牲自己的需求。
作用:如果我们能够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面对冲突,我们是可以更加深化彼此的链接,更加深入彼此的世界,“看到”更真实的对方,而这正是人际关系真正开始的时刻。5)无问题区--有效的开放自我
情景与作用:大家相安无事时(无问题区)使用一些关系技巧,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方法:在无问题区清晰的传递表白性我讯息,预防性我讯息和肯定性我讯息,关系技巧很简单,与前面2点类似,具体书中会有详细讲解。最后:《P.E.T.父母效能训练》不仅仅教你如何有效沟通,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所传达的养育态度,让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遇沟通问题时,能够对面临的问题有所反思和判断,然后更有耐心的去积极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述求,同时也能恰当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理解彼此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希望家长们可以即学即用,你们会发现P.E.T.是一套富有同情心、卓有成效的办法,以帮助大家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孩子,塑造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