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
在写作《论语》心解(3)的过程中,因“心内桃源”一语而突发奇想,是否陶令的《桃花源记》本来就是对“心内桃源”的寓言式叙写呢?姑且不论陶令本意如何,而《桃花源记》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不正是因为陶令的这篇文章写出了无数人内心的梦想吗?既然佛家有“自性净土”之说,何以不能有“心内桃源”之论呢?所以,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尝试着以“心内桃源”为主题,重新来解读这篇经典之作,看看会有怎样的不同。
【晋太元中】,看了陶令特别选定的这个时间,不能不令人怀疑他内心真正想表达的真的就是“心内桃源”。何以如此呢?晋,既可以指代陶令写作此文的当时当下,还可以暗指【进】,即前进、进入。“晋”这个字,本身就有“进”的意思。进入何处呢?进入【太】【元】【中】。太,即最高、最大之意,暗指太极之心。元,即生命的根元、本元。中,即《中庸》所说的“天下大本之中”,也是《庄子》所说的“环中”,即中道之心。中道之心,即是与道合一之心。中,即代表了心与道完全合一后的中和状态、太和状态、元和状态。“晋太元中”,就是进入心与道相合的道心状态。这种状态既是一种最高妙、最广阔、最博大的状态,也是一种生命最自然、最本真的本元心状态,同时亦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仁和、中和、太和、元和的生命状态、生命境界。从根本上说,这种状态正是标题所说的“桃花源”。后文所有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此生命状态和生命境界的叙写。故名之曰《桃花源记》。也正是因为此文所写内容暗合于每个生命中所本有的“桃花源”,所以才能引起千古以来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共鸣!因为这篇文章的灵魂就是对生命内在桃花源的描绘与呼唤。同声相合,同气相求,始终散发着桃源芬芳的文字,就像一只无形的手,静静地抚慰着天下苍生的心灵,并在这芬芳的抚慰中悄悄地传递着爱与智慧的光明......
【武陵人捕鱼为业】,武者,止戈为武。暗指止息内心的干戈,恢复内心的清净。陵者,灵也。陵,乃是灵之栖息之地。当内心充满了烦恼、痛苦、纠结之时,心灵就不得安宁。只有止息了内心的纷扰,让心如秋天的湖水一样静静地泊息下来,心的清明、灵明、光明才会逐渐地显发出来。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心内桃源逐渐显露的过程。人,仁也。武陵人,即是止息了身内外的所有纷争致力于寻求内心光明的仁者。捕鱼为业。鱼,代表了鲜活灵动的心。正是因为我们的心太过鲜活灵动,所以总是像鱼儿一样转瞬即来,倏忽即逝,极难“捕捉”。而“武陵人”则是自觉地、有意识的“捕鱼”者。所谓“捕鱼”,换成心性训练的语言,即是“观心”之意。鱼,代表心,代表念头。纷乱的念头如鱼群一样,川游不息却又瞬间消逝。因此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注意,“捕鱼为业”,说明这种“观心”修行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需要岁岁年年、月月天天、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熟能生巧,从而掌握高超的“捕鱼”技能。当真正熟练之后,就会蓦然发现,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什么呢?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桃源秘境也”!
【缘溪行】,从这句开始,所讲的就是如何见到心内桃源的绝世秘籍——其实也可以说,全篇皆是。缘,是随着的意思。溪是什么呢?最近买了一套书,叫做《心流》。这个“溪”,正是这个“心流”。可以说,“心流”的状态已经非常接近“心内桃源”了,但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缘溪行”,需要沿着“心流”继续深入才行。
【忘路之远近】,注意,这句话非常重要。一个“忘”字巧妙地传达了一种非常难以传达的东西。什么东西呢?【心亡】。注意,“心亡”的心,正是需要彻底清除的机心、妄心、分别心、欲望心、执著心。也是要捕的那个“鱼”,要让它彻底化为无形。然后,“捕”之心也要全然地放下,达到了无牵挂、了无所求、了无所得、了无挂碍的状态。“路之远近”,代表了一种非常细微的分别心,同时也指代了所有的分别心。“忘路之远近”,即是这种分别心彻底消融后的“无所住心”——无为之心。“忘”,是自然地进入,是功夫、火候、时机均达到后的自然呈现出的状态——人心死,道心活,妄心灭,真心显。
【忽逢桃花林】,妄心消失的同时,真心亦立刻显现了出来——注意,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流连忘返,甚至沉迷在这个阶段。但其实这仅仅是真心的“初步显露”。真心——生命内在本具的秘境桃源,是非常深广的,真心初显时所见的真心只是整个桃源秘境的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但即使如此,也已经让人倍感惊喜——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之中竟然真的有“桃花源”呢!
【夹岸数百步】,从这个描述也可以看出,初步显露的桃花林,仅仅是进入更深更广的桃源世界的“引渡之路”。所以,如果修行者见到了真心之后,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方,就属于“旧迷去后添新迷”——一点点沿途的风光就把前行的脚步障碍住了。所以需要打破留恋之心继续前行。
【中无杂树】,这句以及随后几句,都是对初见真心状态的描述。“中无杂树”,即是说没有其他杂念的干扰,而纯是一派朗然真心。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时你的整个生命都品味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生之感——你的生命已焕然一新。同时连同你生活的世界以及整个天地宇宙都焕然一新。即使会有一些念头生起,但只要你安住在真心中观照它们,它们就会像落花一样自然地凋落于无际,再无一丝踪影。
【渔人甚异之】,这种以前生命中从未有过的状态常常会让修行者非常地惊喜、惊奇、惊异,由此会产生更深入地探究下去的愿望和发心。
【复前行,欲尽其林】,于是继续深入地观照真心,希望看看这真心之中到底还有着怎样的秘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随着定力和观照力的不断深入,不久之后,就会照见真心更深的一面——如如不动的一面,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所乐之山即是此山。而智者所乐之水,除了刚才的“心流”之溪,还需要继续深入,直到见到智慧的海洋。
注意,“山”和“海”皆是对“真心”的象征。乐仁者则见仁山,乐智者则见智海。从此处文字和通篇氛围来看,陶令显然更倾向于做一位乐山的仁者。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前行,从而发现了更为深邃的桃源秘境——仁之乐土。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代表了通往真心更深维度的一种象征——通向大真、大善、大美、大乐的光明之地、极乐之土。但这同时也是一道“关”——需要全然地放下。
也许您会说,前面不是已经全然地放下了吗?是的,但仍然有层次的不同。
前面的放下,更多的是放下“欲望”,放下“自我”,放下“分别”,放下“执著”——特别是对“我”的执著。而这里,则更进了一步,需要放下对“法”的执著,即对文字、概念、方法、理论、名相的执著。《金刚经》中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在进入真心秘境桃源乐土的入口处,必须连“渡船”也要放下。只有“一丝不挂”,才能“彻见本真”。
【便舍船,从口入】,有舍才有得,大舍才能大得,不舍则必然不得。口,就是关口,就是玄关,就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要进入此门,舍不下“我”是进不去的,舍不下“法”也是进不去的。“法”包含了所有一切有为法。任何有为之法,悉皆需要全部舍去——即看破、放下、不执著,达到一种高度无执的状态。这时才有机会进入更深广的桃源秘境。
【初极狭,才通人】,其通道的长宽尺寸仿佛是量身定做的一般,每个人都只能独自进入这个秘境。这代表了,要进入此秘境,什么都靠不了,只能靠每个人自己。甚至,把“自己”也必须放下。
才通人的“人”,其实是“仁”。这个“仁”是爱与智慧圆融一体的仁,而不仅仅是一种仁爱的仁。释迦牟尼佛智慧“无见顶”,但他的名字还有一种涵义,即“能仁寂静”。可以说,这就是“才通人”的“仁”——能仁寂静之仁。寂静,即是如山岳般的宁静和定力。能仁,即是一种饱含智慧与慈悲的无私利众的大爱。放下其他所有的一切,把这种大爱装在心里,就能通过此“关”。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历经一道道关口,不断持续深入,就会在突破某个临界点之后“豁然开朗”!对于这种感觉,有的人用“桶底脱落”形容,有的人用“根尘脱落”形容,还有诸多的其他说法,总之,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舒畅、解脱、自在、自由。当这一刻到来时,一切都再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时间似乎停止了,一切都在当下鲜活地发生着,而一切似乎都并未发生。而且每一刻都是新的。这种新,是时时新,刻刻新,一直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从这句开始,进入了对这一境界的“化境”式描摹——从内心深处的实际状况而言,恰恰是离于一切形象、离于一切语言、只能在反观自照中默默体悟而无法以任何语言描述的状态。但有所说,皆非本来。但另一方面,当这种生命内在的智慧之光显发出来之后,就会映现为外在的生命状态,乃至一切见闻觉知、语言、行为,皆为此智慧之光所笼罩,而呈现出一种智慧的化境。对于这种智慧的化境,则可以用一些非常传神的场景化的语言来进行描摹。在阅读和体会这样的场景描摹时,重要的不是场景本身,而是通过场景、意象、意蕴、文字、语感等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无言的韵味,通过深入地品味这种韵味而默默地体会之、感受之。比如,“土地平旷”,传达出的是一种“博大而平等”的境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这里的大地,不仅有深厚的化育之德,更有一种朴实的、平整的、宽广的、可以一目千里而无障碍的那种辽阔与通透感。一切都在这最究竟的“大平等”中显露无疑。而“屋舍俨然”,则传递着一种有条不紊、各居其所、各安其位、和谐无争、安居乐业、天下大治的“大同世界”景观色彩。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良田沃土、海晏河清、农林桑竹,代表的是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快乐无忧的自在、自足、自洽的生命状态。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传达的是一种非常鲜活生动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场景。记得以前每次回农村老家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在城市里每天时间如箭一样飞速流逝,而回到农村,就感觉所有的一切一下子变得特别缓慢。虽然也会有人来人往,也会有鸡鸣狗叫,但时间却感觉似乎停止了。这与进入真心之后的状态有着某种相似性——有的人把进入真心的状态比喻为“时间的尽头”。从前面的“豁然开朗”之后所展开的画面,就是在“时间似乎停止了的”状态中的画面。这种画面,既是一种“静止”的画面,同时也是一种鲜活的、动态的画面。而这两种不同的画面却以某种非常奇妙的方式融为了一体,达到了一种既是静止的又是鲜活的状态。所以,重点不是文字所写的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等这些具体的事物,而是通过这样的画面描摹而传递出的一种氛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地生动、自然、和谐、美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历来对于《桃花源记》的解读中,对于这里的“悉如外人”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如果仅仅按照字面信息和逻辑去理解的话,就会出现让人难以理解和说不通的地方。比如结合后文可以得知,这里已经与世隔绝了好几百年,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衣着等都变化很大。而这里人的衣着却一直没变(陶令的《桃花源诗》亦明确说到了“衣裳无新制”),这里却说“悉如外人”,明显有逻辑不通之处。于是就有人从新的视角来解释说,这里的“悉如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看到了这里人们的穿着,感觉就像到了外邦一样,然后这样就能解释通了。其实,当我们以“心性桃源”的视角来观照的时候,就更加清楚、明白了——这里的“悉如外人”,不仅是男女衣着,还包括往来种作等,也就是人们的言语、行为、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等,都“悉如外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注意,前面曾说过,“心性桃源”本身是没有任何“相”的,这种精神和智慧的体现,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句话叫做,“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就是说,真正的大智慧是和光同尘的。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迹。这就是“悉如外人”这句话所蕴含的含义。见到了生命内在“心性桃源”的人,与普通大众一样地穿衣吃饭,一样地工作生活,一样地吃喝拉撒睡,但其生命的内在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非常自然而饱满地充盈着和谐、快乐,正如接下来的文字所说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看到这句话时候,心说,陶令啊陶令,您一方面百般隐藏,另一方面又欲说还休,到这里终于还是忍不住“漏了陷”——黄发者,仁寿之长者也,垂髫者,纯真之赤子也,怡然者,自性之光明也,自乐者,自在之大乐也。这是一个见到了自性桃源并安住于自性桃源的“武陵人”其内在智慧境界的绝佳妙喻——他既是一个仁慈仁爱非常宁静安详的长者,同时也是一个纯朴天真活泼灵动的孩子,他的生命没有欠缺感,反而总是充盈着隐藏不住的爱和快乐,总是希望将它们分享给有缘的人们,与众同乐。他的心,就像桃花源一样,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桃花盛开,芬芳无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从这句开始,“心性桃源”的故事又进入了新的场景——将“自性桃源”进行了“拟人化”,与寻找“自性桃源”的寻觅者开启了一段对话和故事。注意,其实这两种角色象征着同一个“武陵人”其自性本心的两个面,即心性智慧训练中所说的“始觉”与“本觉”。本觉,即生命本有的觉性。始觉,即通过观心修行训练所获得的觉悟和智慧。从本觉与始觉的关系而言,本觉,相当于老师、前辈,始觉,相当于学生、后辈。所以,从这里开始的故事即可视为一种隐喻,即始觉与本觉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前辈与后辈的对话。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其实更像是一种反写——一个从未见过自性桃源的人,突然见到了从未见过的自性桃源,必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惊奇、惊喜。而这里则以拟人化的反写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了这种惊奇、惊异——“乃大惊,问所从来”——这里是人迹罕至的“绝境”,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呢?
【具答之。】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有很深的意味。因为【具答之】三个字,乃是对如何找到“自性桃源”的再一次回答和肯定。这里省略了具体的过程,但却清晰地再次指向了从故事开始就一直隐而不显的秘密——从"进太元中",一直到“豁然开朗”,完整地呈现了寻找和发现“自性桃源”的方法、路径、窍诀、关键等等。
【便要还家】,我总是在想,以“自性桃源”的角度来解读陶令的《桃花源记》,真的仅仅是一种异想天开和胡思乱想吗?如果是的,那也未免太巧合了一些。比如在寻觅者【具答之】之后,“自性桃源”就发出了一个动作【便邀还家】。这是什么意思?这等于完全认可了【具答之】的内容。双方心领神会、心心相印、确认无误之后,才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一步【便邀还家】——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哎呀,真是不容易,在外漂泊了那么久,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而且也通过了重重关口和考验,来到了这自性桃源之地,一定要记住,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啊!来吧,现在我们一起回家吧!
这个场景非常像心性智慧修行中的一个阶段——即见到了真心之后,却又不能完全确定自己见到的究竟是不是真心。这时就需要一位过来人——通常是修行者的指导老师,或者是修行者非常信任的老师或前辈,请他来帮自己检验一下真伪。这时,老师就会【问所从来】,修行者就会【具答之】。如果回答得没有问题,那么就会【便邀还家】,表示通过了检验。如果回答得“有问题”,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点拨,清除迷障。这样的例子在禅宗公案中非常多,这里仅选取其中一例作为代表。
夹山去见船子,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夹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夹山曰:不是目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夹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刚要开口,被船子一浆打落水中。夹山才上船,船子又说:“道! 道! ”夹山准备开口答话,船子又举浆打他。夹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船子接着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夹山答:“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船子叹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
——《指月录》 瞿汝稷(明) 编撰
这是《指月录》中记载的一个公案。为什么选取这个公案呢?因为这个公案非常有代表性。
此公案讲的是夹山禅师去见船子禅师的故事。夹山禅师自视甚高,所以与老师一见面就斗起了机锋。而老师却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对远道而来的夹山禅师非常尊重,开口便称其为“大德”。而夹山却没有生起应有的恭敬心,反而想要试试老师的深浅,所以立刻亮出了“刀锋”,逞起了口舌之利。但老师却犹如太极高手,总是顺着其机锋所指反向再推回去。其实,当夹山亮出刀锋的那一刻,老师就已经看到了他的傲气。但依然给予其傲气勃发的机会。然而在其正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却没想到老师突然剑锋回转,轻轻凌空一剑就挑开了其看似完美的“画皮”——“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这十个字犹如内里开花的神剑之光,瞬间就令其立刻照见了最深的病根——不管如何对答如流,也不过是意识之条索,舞得再炫,也改变不了其“缰绳”的本质,而舞绳者已经被绳所困、被绳所缚而不自知!所以夹山听到了这一句之后,遂哑口无言。
这时,老师又开始了新的启发——现在老师的启发才真正开始。之前夹山一身的傲气是没有空余的地方去装老师的智慧教导的。因此在打掉了其傲气之后,启发才真正开始。且看老师是如何启发的——【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老师问了夹山这样一句话,其实是欲擒故纵之法。夹山的傲气和被语言概念所困的病根,真的已经除掉了吗?没有。前面的那凌厉一剑只是斩断了表面上露出的部分而已。剩下的那部分则缩回去不动了。怎么办呢?这就体现出了船子老师的极高之处,而且近乎于“阳谋”——这句话似乎不是对夹山说的,而是直接对着他那缩回去的残余病根说的。而且船子老师将其比喻成了一条鱼——鱼的特性是,倏忽而来,却又倏忽而逝,要抓住它是很不容易的。可是船子老师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条“鱼”的弱点,直接对“鱼”下“饵”,而且明言道——我就是要垂丝千尺,从深潭中把“鱼”(你)钓(救)上来!现在鱼钩(饵/药)就在你的嘴边,你为什么不说话(不上钩)了呢?这话一出口,老师就做好了下一步的准备!
【夹山刚要开口,被船子一浆打落水中。】这说明老师已经完全预料到了“鱼”会“上钩”,即夹山又想用语言来表达——一念动处,鱼已上钩!于是老师毫不留情地再次挥剑斩之,而且这一次用了比第一次大了无数倍的力量,是“鱼”(妄念)所根本无法“预料”的打击——突然之间一下子就被打到了水里!注意,这时,如此大的变故,妄心根本来不及反应,所以必然会断掉。这时,真心就会显露出来。但是,能不能被清晰地认出来呢?这还是一个问题。
【夹山才上船,船子又说:“道! 道! ”夹山准备开口答话,船子又举浆打他。】这说明了什么?刚才老师为他创造的那么好的机会竟然又被他浪费了!竟然没有认出来而当面错过。所以老师不得不趁热打铁,再次举浆打他——为了打醒他。【夹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老师再次打他的瞬间,妄念再次断掉,而这一次真心也抓住了机会照见了自己。真心照见自己的那个瞬间,一切都豁然开朗。所以夹山已经彻底明白了,于是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明白了。
船子接着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这句话显示了船子特别慈悲的一面,他的意思是说,打你这几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东西太细微了,不用非常手段就无法让你看清自己的盲区,容易把假的错当成真的。夹山答:“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这时夹山已经真正明白了,所以就自己之前的傲慢表示了深刻的反省,而且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反省忏悔的一面,也显示了智慧的一面——再玄妙的语言也触及不到真正的智慧本体,再凌厉的机锋也斩不断自己的傲慢习气。同时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智慧本体离于语言,不打破对玄谈妙语的执著就无法见到真正的大道,而一旦领悟了真正的大道,那么即使借助于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也知道这仅仅是一种方便而已,没有什么值得认真的。船子叹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船子老师也不由地感叹到,自己在这里等待了几十年,今天才终于等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话的人。能把心心相印的大道智慧传递给真正的“道器”,令大道的光明慧灯传递下去,也就此生无憾了。
之所以插入这个公案的故事,是想把【具答之】和【便邀还家】所隐含的剧情以同类场景的故事补写一下,以便更好地体会这两句话的深意。
【设酒杀鸡做食】,酒,真心之智慧甘露也。鸡,妄念之机心也。见到自性桃源——自性真心之后,仍然要继续修行,即悟后起修。这时的重点已经变了。见到真心之前,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寻找真心、见到真心。见到真心之后,修行的重点就变成了安住真心,同时继续清理妄念习气。设酒,即是不断地强化真心,安住于真心。杀鸡,即是清除妄念、机心、习气。作食,代表着这就是一日三餐,每天都要如此,要把这种修行变成生活方式,长期训练。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这时,又再一次出现了新的剧情。即居住在自性桃源里的同村人。不知为何,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论语》开篇中的那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所以有机缘写作这篇解读《桃花源记》的文章,正是源于对《论语》开篇这三句话的解读——从习仁之乐、友仁之乐到安仁之乐,由此而心生“自性桃源”之想,并且最直接的关联,就是写“安仁之乐”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很自然地就出现在了脑海之中。而现在解读《桃花源记》,写到这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亦自己跑到了笔下。难道是孔圣人和陶令一起商量好了吗?要借助我的笔相互为彼此做注?虽说前面刚刚说过不可拘泥于文字的故事,但也不可小看文字的力量,如果没有《论语》和《桃花源记》,我们又怎么会感受到孔子和陶令这两位圣贤鲜活的生命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用在这里做注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大家都是致力于追求自性桃源的“陶粉”——现在有理由怀疑,陶令之所以为自己取名为【陶渊明】,其实正是【桃源明】的谐音!《桃花源记》,就是如何寻找自性桃源,让自性桃源的光明和芬芳显发出来的实修路线图!这个发现有没有可能被列为“新视角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且排行榜首的可能性极高呢!
由此想到了一位朋友——陶语。最早对【桃花源】产生特别的兴趣,就是因为好友陶语写的一篇游览“桃花源”并与陶令跨越时空进行心灵对话的故事。那时候与她在微信上专门就“桃花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记得当时还说过一句话:希望中国的乡村在未来处处皆是桃花源。并写有一诗也一并录在此处——
好山好水好地方,桃花源里采茶忙。且把新醅奉知己,红萝绿韭菜根香。
是不是您也感受到了桃花源里的花香、茶香、菜根香?
这些正是桃花源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准备的丰盛的佳肴呢!
且回到正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越是品读此文,越是惊叹于陶令此文结构上安排得巧妙。短短三百多字,竟然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层次,甚至到了一句话一个层次的地步。
在完成了“自性桃源”与寻觅者的对话之后,“自性桃源”又重新换了一个身份,以“村中人”的形象再次出现了。注意,当我们回看【见渔人,乃大惊】的前文时,如果再仔细一点的话,就会发现这位“见到渔人的人”,是【没有面目】的。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人的具体描述,年龄、性别、外貌等,没有任何信息。而且明显地与“村中人”区别开来。从简短到极致的语言中,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主人”的感觉。【问所从来、便邀还家】,这种理所当然地、自在、自主的风范,不正是“自性桃源”、自性真心的暗喻吗?而渔人第一个见到的这个人恰好就是这个“位置”上的人——桃花源的主人,不正体现了陶令运筹之巧妙吗?
直白一点说,“武陵人”,正是陶令也;“见渔人者”,正是“自性桃源之陶令也”。村中人,亦是“自性桃源之陶令”幻化身也。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且看看,当陶令再次转换了身份之后,将要传达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来问询的村中人,首先不是问询,而是“自云”!这个“自云”,充分体现了巧妙的结构安排——因为陶令真正想说的话,其重点正是村中人不问而“自云”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才能抵达“自性桃源”,相当于寻找自性桃源的另一条路——不同的路适合不同的人,陶令想得可真够周到啊。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先世,即达到自性桃源之前的生命状态,相对于当下身处于自性桃源之中来说,那的确已经是过往的先世了。如果把自性桃源比喻成【彼岸】的话,先世就是【此岸】。如何从【此岸】到达【彼岸】呢?
【避秦时乱】,秦者,情也。要达到彼岸,首先就要避免自己的心为情所乱。
这【情】字,乃是广义的情,不仅包括了情感、情绪,还包括了一切【情境】。广泛地说,生命所经历和面对的所有一切,都是【情】,都是容易干扰心灵使心灵迷乱的【情境】。那么,为了避免为“情”所乱,是不是就要抛弃父母、家人、孩子,逃避自己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乃至夫妇人伦的责任和义务呢?且看下文所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是的,不是抛弃,也不是放弃,而是带领着他们一起来到这“自性桃源”之地!陶令从其精神品格上来说,仍然属于儒家之仁者。而这句话正是“仁者”之担当的体现。注意,【邑人】,在古代是同一个县域的人。邑,亦泛指城邑、城市。邑在古代相当于一个小国家,即邦国。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桃花源”的理想,至少已经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的范围。而如果所有的邦国都变成了桃花源的话,那么“平天下”的大同世界理想也就自然同步实现了。
理想再好,根本却在于【修身】,即找到生命的自性桃源。然后带领着自己的家人和周围能够影响到的人,一起进入自性桃源的生命乐土。
【绝境】,即与世隔绝之境。【世】代表了世俗世界的一切,即【为情所乱】的世界。
绝境,就是彻底断除了纷乱、纷争、烦恼、痛苦、束缚等等,而达到自性桃源之地。
绝境,还意味着,如果想通过世俗世界的方法、道路到达这里,只能是痴心妄想。而后文也特别说明了这一点。
【不复出焉】,这句话实在太重要了。就是说,在见到自性桃源、本真之心后,就要【归家稳坐】,而不要再到处乱跑,不要再迷失了本真。不复出焉,就是安住在此自性桃源的“中央根据地”中,再也不离开了。当然,这是需要通过不断地训练来增进这种定力和坚固力的。
【遂与外人间隔】,正是因为能够安住在自性桃源中不再离开,所以就与那些没有见到自性桃源的人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即使两个人彼此熟悉,看似处在同一个世界,但以其心灵世界而言,可能一个在桃花源里,而另一个却在痛苦不堪的牢笼里。同理,即使两个人看似距离遥远,但因为其心灵皆同在自性桃源之中,所以亦可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间隔人们的,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心灵的品格、智慧与境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前面一段话是村中人的“自云”,即不问而自言,阐述了如何从世俗生活之此岸达到自性桃源之彼岸的修行要点。接下来则是“武陵渔人”与村中人的问答。“问今是何世”,是谁向谁问呢?既可能是村中人问渔人“今是何世”,也可能是渔人问村中人“可知今是何世?”,谁向谁问其实不重要,陶令乃至借助此问来传达一个关于自性桃源的非常重要的特性——究竟超越性。自性桃源,超越时间,超越历史,超越一切外在的各种看似很实在的东西,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增无减。同时也从自性桃源的超越性反照出了世俗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虚幻性。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性桃源是没有时代标签的,各种看似非常真实的历史朝代,对于自性桃源来说,仅仅是一些变幻无常的风景,没有真实不变的本质。或者说,时代的更迭,岁月的变幻,对于自性桃源来说,仅仅是荧幕上的光影,丝毫动摇不了自性桃源究竟超越的本质、本性。对于自性桃源自身而言,没有任何时代的标签、岁月的痕迹,亘古不变,古今一如。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于是向村中人讲了很多外面世界发生的变故,村中人听了之后,“皆叹惋”。这叹惋其实是陶令的叹惋,亦是所有见到了自性桃源的觉醒者的叹惋。叹惋什么呢?叹惋无量无边的在红尘世界中随命运沉浮的生命,在生死苦海中漂流,在烦恼痛苦中轮回,在凄风苦雨中颠沛流离,一直没有安身之处、安心之处,却不知道在自己的生命之中本来就有一个无比宁静、安详、芬芳、美丽的自性桃源、清凉乐土。这怎么能不令人深深地感叹与惋惜呢!正是由于这种深深的悲悯之心,使得陶令难以悠然自得地独享自性桃源之乐,而借助精妙的文笔展开了一幅自性桃源图,并将抵达这秘境的方法和路线以艺术的笔法反复勾画之,以待有志于寻觅自性桃源的生命探之、解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自性桃源之中,蕴藏着无量无边的宝藏,如果没有前人带路,只靠自己寻觅,则有些宝藏永远难以发现。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宝藏是你连想都想不到的,何况去寻找、发现?比如自性桃源的世界,如果没有陶令的《桃花源记》,又如何能为世人所知呢?也许有人会说,自性桃源,不就是佛家说的自性净土吗?的确,自性桃源与自性净土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通性,但仍然有着一些不同。对于自性净土,至少一般而言,是没有类似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说法的。同时自性桃源所呈现出的风格,与自性净土所呈现的风格仍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明显地带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特色,一个则明显地带有佛家看破一切虚幻、斩断一切牵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佛门宗风。两者都非常好,只是志趣与风格有所不同而已。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的话,自性桃源和自性净土,都是自性本心中的宝藏,没有《佛说阿弥陀经》的开示,我们就不知道“自性净土世界”,没有《桃花源记》的指引,我们就不知道“自性桃源世界”。所以想要发现更多的心性智慧宝藏,既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创新,也需要已经找到了各种智慧宝藏的前辈们“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有了他们的指引、帮助和无私的分享、奉献,我们才会享受到更多的智慧佳肴、智慧甘露、智慧盛宴。而《桃花源记》就是陶令留给我们的智慧佳酿——产自自性桃源的甘霖玉露——桃花酿。
【停数日,辞去。】停,安住也。安住在自性桃源之中,“若一日,若七日”,其心不移,即可领悟到一种新的境界——“辞”去。何为辞去?彻底消解了语言、概念、名相,“道可道,非常道”,入于大化之境。这才是真正的“桃源”——桃源者,即非桃源,是名桃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即已然与道完全合一的大化之境。中,亦是此大化之境。此,指代本体。中,则同时可指代本体以及从本体所发之智慧妙用,“极高明而道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与道完全合一的大化之境,即是生命之大本,即是天下之大本,即是宇宙之大本。自性桃源,即是中,即是和,即是中和之道,即是仁和之道,即是保和之道,即是太和之道,即是成圣成贤之道,即是内圣外王之道,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即是生生不息、新新不已、美美与共、乐乐共享的中华文明之道。生活在此自性桃源国度中的人,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中国人。而关于此自性桃源国度的奥秘与美妙,则“不足为外人道也”。外人,就是心总是向外寻找、向外寻觅、向外追求的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向着自己生命的内在去寻找自性桃源,那么关于自性桃源的奥秘也就很难对其言说,即使说了也不一定相信,反而可能会被斥为“胡说八道”。对待这样的“外人”,还能说什么呢?“沉默是金”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这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同时也再次强调了真正的自性桃源离于语言言说的这一根本特性。“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可是如果什么都不说,又会让自性桃源的秘密从此消隐而不为人知,所以陶令斟酌再三,最后决定还是得说一说,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流传、有口皆碑的《桃花源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既出,即从禅定于自性桃源的大化之境中出定,重新来观照人世间的生命和生活。得其船,对于如何设计、建造和使用从红尘生活之“此岸”到达自性桃源之“彼岸”的“渡船”,有了更清晰、更丰富、更周到、更圆融的了悟。便扶向路,对于把握“渡船”行驶的方向和路线也有了更清晰明了的认知。处处志之,对于其中的关键环节和容易迷路之处,则专门打上标记,以便给予寻觅者清晰的指引,避免其走入歧途、迷途。“处处志之”,还有一个暗喻,即时时刻刻、在在处处,皆志向于向内寻求自性桃源。此心、此志坚定不移,且要时时监督自己,警觉自己,但有偏离,立即矫正。只有如此“处处志之”,才能不受一切欲望、情绪、幻景等迷惑,一直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行,最终就会见到自性桃源。
这整句话说的是觉悟自性桃源之后的“后得智”。因为已经有了超越的慧眼,对于此岸和彼岸,对于渡船和路线,对于路途中的关键点和容易产生迷惑的地方,皆一览无余,清清楚楚。这就显示出了过来人的指引对于后来者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明眼人的指引,自己很可能会在某种盲区中一直打转,难以突破。或者自己乱闯,深陷迷途,就会多走很多弯路,乃至功败垂成,永沉苦海迷津。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郡下,代表形而下的世界,即物质生活世界。太守,这里代表了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的世俗心、世俗生命。觉悟了自性桃源的生命,重新回到世俗生活中,对世俗生活中的人说“自性桃源世界”如何如何。注意,“太守”一词很有深意。太守,即郡守,是古代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对于生命而言,就代表了平时主宰我们生命的意识心。这个意识心有顽固的自我执著,所以比喻为“太守”。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太守”的特性——高傲、顽固、外求。这些正是“自我”的特性。“遣人随其往”,其代表了“太守”不亲自前往的傲慢,同时也说明了仍然是习惯性地用向外求的观念和思想去寻找自性桃源。这已经决定了这样的寻觅必然会失败。要找到自性桃源,只能亲力亲为,而不能依赖他人让他人代劳。比如有的人认为只要天天给佛菩萨磕头上香,佛菩萨就会保佑自己往生甚至成佛。这就是典型的外求思想。“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其实,所有的标记指向的都是如何修心、如何调心的关键点。如果不向内求,却在外面寻找,即使能找到一些看似像是标记的东西,也只是错觉而已,最后必然会“遂迷,不复得路”,从而无缘见到自性桃源。比如儒家的仁、义、忠、恕、诚、敬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标识”,但如果只把它们当成外在的语言行为规范或一般性的道德准则,那么就无法深入到生命的内在,也无法通过这些修心功夫之要诀深刻地改变自己的心,当然也就更难以深入到更深的层面,见到自己生命深处的自性桃源。而且这句话还有一个更深的意义,只有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才能找到“桃花源”,习惯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太守”,是不可能找到生命内在的“桃花源”的。也就是说,以充满欲望、妄想、分别、执著的自我意识心,去寻觅自性桃源,是永远不可能找到的。因为这个自我意识心就是挡在寻找自性桃源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只要它还在,就必然会“遂迷,不复得路”,只有彻底打碎它,通往自性桃源的光明大道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有很多人希望靠着大脑思维去想明白何为觉悟、何为真心、何为自性桃源,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而已。因为这个“想”和对“想”的执著,正是觉悟真心所必须破除的障碍。所以,结论就是,以意识心求觉悟,犹如蒸沙成饭,蒸上千万年,沙子也还是沙子,成不了美味佳肴。
那么如果“太守”真的想要找到自性桃源,该怎么办呢?那就需要做一个转变,从“太守”变成“守太”。何为“守太”?即彻底地放下自己,然后“进太元中……”,直到“豁然开朗”,见到自性桃源,然后还需要“不复出焉”,始终安住在自性桃源之中,此即为“守太”。“守太”,即是守元、守中、守仁、守真。直到不守而自守,无守无不守,无能守亦无所守,入于大化,“辞去”,可矣。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刘子骥,有学者考证说,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经常与陶渊明一起结伴游览山水。陶令之所以以自己的亲朋好友为例子,乃是进一步说明要见到自性桃源,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事。自性桃源,一直鲜活地存在于陶令的生命中,他不仅见到了,而且深有体会,其生命也一直得以畅享自性桃源的快乐。而整天与他一起交游的亲朋好友,虽然也是志趣高雅之人——刘子骥,名雅,字子骥,但这种高雅的志趣依然停留在生命的表层,还没有深入到生命的内在。所以他们在一起也会经常交流思想,陶令的自性桃源思想必定为其所熟知,而其听说了之后,亦“欣然规往”——非常高兴地打算前往。注意,是“打算前往”,说明一直处于“中士闻道,若存若无”的状态,就是说,虽然对于陶令所说的自性桃源很感兴趣,但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件性命攸关的大事,反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高雅的志趣”,有也很好,没有也没什么。心态已然如此,必然没有足够的行动力来支撑结果的达成。
【未果,寻病终】结果已经注定不可能成功。这里的“未果”,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打算”一直没有变成“行动”,所以叫“未果”。就像很多人听说了修行的好处之后,都跃跃欲试地打算修行——等有时间了就修行,等退休了就修行,等钱赚够了就修行,等孩子长大了就修行,等病好了就修行......等等,总之是一直都在“打算”,同时也一直都是“未果”。“寻病终”,寻,即不久的意思。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注意,这个“不久”,也很有深意。到底多长时间是“不久”?很多人到了临终的时候,突然发现,人生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还有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去做,死神的邀请函就到了。“阎王让人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于是匆匆而去,撒手人寰。所以,这个“不久”也许就是人的整个一生。再说,谁能预测死神给自己下邀请函的时间到底哪天呢?
【后遂无问津者】就连整天与自己在一起的至亲好友都是如此,又何况他人呢?“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估计陶令对《道德经》亦非常熟悉,真正能够闻道而行的上士实在太难遇到了,就连与自己一起隐居山中、不问红尘、经常听自己唠叨自性桃源的志趣高雅之士,也仅仅只是一个中士,生不起上士的“勤而行之”之心,对于其他沉迷在红尘中乐不思蜀的芸芸众生来说,又有谁能听得进他的话呢?即使自己想说,也根本没有人听,就更不要说有人主动来问询了。“后遂无问津者”,自性桃源的秘密从此沉入深渊,无人问津。写到这最后结尾一句的陶令,又当是怎样的心情......
桃花源记终写成,后世纷纷传美名。
但作理想之所寄,何曾认真而躬行。
旷世珍宝无人见,徒劳陶令著此文。
今日解得其中意,悲欣交集诉衷情。
桃花源中复泉涌,酿得甘醴敬先生。
愿此新醅适众口,不负先生一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