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天气对西北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说,已经有了些许的凉意。不管是早上出去干活,还是傍晚吃完饭在家门口散步,都要披一件外套才行。
邵静躺在床上,虽然耳边一片嘈杂声,但眼睛仍旧不想睁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吵架,可对于邵静来说,在家的每一个早晨都是被这样的声音吵醒的,所以索性闭着眼、捂着被子继续睡。睡的实在是不好意思了才爬起来洗脸梳头,然后收拾屋子,找东西吃。其实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也是在高考结束以后吧,她才可以赖在床上等到想起来时才爬起来。
爸爸和爷爷奶奶正围着炉子煮茶喝,即使在农忙时间,他们也要喝完茶才去忙活。对这个地方的人来说每天早晨的一壶茶比一日三餐都重要。邵静一直都想不明白不就是喝茶吗?泡着喝不一样是喝,干嘛大费周章煮着喝?有时候听爷爷说道要是哪天没有煮茶喝,一整天都没有精神,她觉得简直难以置信:“我不喝茶不也好好的?”也是后来她才知道,人一旦上了年纪,各种消化功能就会退化,而每天喝茶可以清肠通便,但是大家并不知道这样的功能,只是因为爷爷的爷爷每天喝,所以后来爷爷也每天喝,爸爸也每天喝,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而已。但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煮着喝,她一直都没有搞清楚。邵静猜想他们一定是利用煮茶这段时间来思考发呆,就像她每天早晨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呆一样,发个10来分钟然后起床。
等她洗漱完毕,爷爷奶奶已经喝完,各自忙活去了。爸爸也快速收好茶具,去做他的事情。邵静看了一下表,已经9点半。她胡乱吃了点东西后,拿起一本书翻起来。《做人要有手腕做事要有手段》,是爸爸从同事那里拿来的,她随便翻了几页,觉得好傻逼,便扔在了一旁。她又打开电视来看,把所有频道看了一遍,也没有发现好看的内容。这时她听到院子里有脚步声,拖沓而缓慢,一定是爷爷。她条件反射性地关掉电视,捡起丢在一旁的书看起来。忽然间她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对啊……我已经毕业了,不用再考试了!”可她还是继续装着看起来。爷爷伸头进来,看见她在看书,只说了声“嗯…在看书啊……好好看”然后又走了。她想起以前,她和妹妹看电视时间一长,爷爷就会说“你们是学生,看书学习是你们的正业……这样叫不务正业!”她们便灰溜溜的关掉电视去小屋看书。既然爷爷喜欢看见她看书,那她就装看哄他开心,免得他又问她一大堆话,她又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10点半了,你看今天中午吃什么……?”奶奶的声音在耳边传来。
“嗯……炒几个菜,煮粥喝吧。早饭吃的晚,应该都不怎么饿”
“也行,早点准备吧,不早了……”
“嗯……”邵静应道。
说完,她又出去了。邵静只好放下书,去厨房做午饭。
农村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大多数的时候大家都是各干各的,在一起吵吵闹闹的时间很少,偶尔也就坐在一起说说话。但随着她和妹妹的长大,这样的机会好像越来越少。
在报完志愿的这段时间里,邵静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早晨起来扫扫院子,做做饭,偶尔看看书。要是妹妹在的话,她还可以和她们闹着玩,可她们都已经去学校了。
她这些天正在看鲁迅的书,看到“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这句话时,眼睛不禁停下,内心涌起稍许澎湃。她赶紧将它抄录在笔记本上。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看到好的文字总是要把它摘抄下来,混合断断续续的日记,无聊时翻开来看。抄完后,她觉得似乎还不尽兴,把自己的QQ签名也改成了这句话。她一向有敬畏名著的倾向,她觉得名著之所以为名著,自然有它成为名著的理由。所以当同学们都捧着网络小说相互传看时,她愣是不屑一顾。记得有一次,英语老师看到她书桌上放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笑她还看这么旧的书。听到大家的附和声她不好意思的将书收了起来,但并不阻碍她继续喜欢继续看。她喜欢路遥是在高一的寒假,那时她明显的觉得函数和力学对自己来说有点吃力。初中时的她因为成绩长居年级前十,备受老师宠爱,上了高中后虽然成绩还在前面,可数理化的分数并不高。在这所以理科为升学主力军的高中,老师当然更喜欢数理化成绩高的同学。她渐渐有种失落感,再加上高中生活的沉闷压抑,日复一日的重复,让她对未来对生活都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她并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可周围同学老师传递的信息,让她乐观不起来。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县城,每年都有近万人参加高考,能考上的不过千人,能上一本重点的更是不多。复读是一种常态,参加三次高考的大有人在。她喜欢用颜料涂涂画画,喜欢做各种小手工,喜欢唱歌,喜欢看书,喜欢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可所有这些东西都因为高考一件件的在丢失,她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木头人,变得笨重而可憎,不由得心生厌烦。那时爸爸也放寒假了,因为有事要去趟学校,便叫她跟他去借几本书看看。她并不知道路遥,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名字挺大气的,便随手拿了。看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她不禁伸手抽了出来,被爸爸的一句话噎住又放了回去“高中了,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课外书上!”
回家隔了两天才随手翻开。可是看着看着她就放不下了。文字没有鲁迅的晦涩,也没有郭敬明的华丽,平淡的笔调反而让她的心渐渐地舒缓下来。书中人物的遭遇让她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东西并不算什么,每次在啃物理题时她都会想起书中主人公在山洞里做物理题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并不能提供给她确切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但让她每次都能充满力量。然后接着看《平凡的世界》,着实又给她上了一课。她开始知道,面对生活所给予她的东西,她应该坦然接受并积极面对。虽然多年后再翻看这两本书,里面传达的价值有些陈旧,但在那时却给了迷茫中的她不少鼓励和安慰。所以每当她返回去看以前看过的书或者抄录的笔记时,总会觉得那时的自己好傻,傻到自己都不忍笑起来。
至于为什么被这句话触动,她说不上来,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念了好几遍“涸辙之鲋,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不若相忘于江湖”她的眼睛有闪闪的星光。那时她以为只要离开,就会获得自由。可是对每一个想要急急抛开过往,进入新生活的人来说,一旦进入新生活,却又开始寻找熟悉的东西,用以支撑那摇摇欲坠的惶恐和不安,人,就是个这么矛盾的存在。邵静好像为自己偷改志愿的行为,找到了有力的解释。她一直以来的不安好像一下子消失不见,反而有点小激动,她觉得她做的是对的。
在成绩出来之前她就告诉过自己,如果能上省内的211,她就留在省内,如果上不了她就去省外的大学。成绩出来后,果如她所料——夹在211与普通一本之间。她本应按之前想好的,填报省外的大学,可因为她所在的小县城是教育贫困县,可以享受重点高校降分录取的福利,但条件是签约毕业后返回生源地的合同。爸爸倒挺乐意的,建议她报省内唯一一所211临床医学。可她犹豫了。她不想回来,不想被困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辈子,更不想和大家的人生搅和在一起。
两者僵持不下,她只好答应爸爸,其实是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她下狠心偷偷叉掉了省内的大学,虽说能否录取都未可知,但她不想给自己留一点点退路,或者说后悔的机会。她懂爸爸的意思,大学毕业后回来,在乡镇或县城医院里拿着稳定的收入,然后买房结婚生子,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其实也是她的愿望。自从8岁那年妈妈去世以后,这曾一度成为她的梦想。她希望吃完饭,不用收拾饭桌不用洗碗也不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心里过意不去;她希望每次周末回学校时,会有人提早给她准备好一大袋一大袋的东西;她希望冬天的时候可以穿到那种厚厚的手织毛衣。可这些希望既然从没实现过,就永不会再实现,人生总还会有其他的模样的,她想。
在所有亲戚长辈们面前,邵静从来都是他们口中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她对这些感到无比的厌倦。她做了这么多年别人眼中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可唯独没有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她觉得是时候开始做她自己了。即便将来有一天她后悔了,她也不要因为后悔去抱怨别人---------一切都是自己选的。
她清楚地知道,这些年来爸爸是有多不容易。自从十多年前妻子离开之后,将她留下的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成了他唯一的人生方向。亲戚朋友来给他说媒的也不少,他一概不应。他怕他一旦再婚就会投入新的生活,再无力完成妻子留给他的任务。
这个男人从小被母亲遗弃,跟在祖母身边长大。他懂得如何享受已有的东西,至于那些没有的或已被夺走的,他无力去争,也懒得去争。他是一名小学老师,可能和小孩子接触的久了,他的性格也颇有些像个孩子。比如,他除了告诉邵静她们要爱干净讲卫生之外,他经常将自己收拾的像个外来客;看到乞丐就会上前去扔几块钱;看到有人需要帮忙总会去帮一把。总之小学生日常规范他好像做的很到位。可是邵静就做不来,她总有很多道理来反驳他,她觉得幼稚。后来她终于知道,相信一样东西比不相信要轻松的多。生活给及爸爸的重担已让他无力再去怀疑去探寻,他宁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在宁肯相信着呢?“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再拆穿”。可那时,邵静觉得爸爸和她一样也应该逐渐放手,她希望他过他自己的生活,不再为她们活。可她没有想过,放开她们,爸爸的生活又留下些什么呢?
在看到“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时,内心蠢蠢欲动:“相忘于江湖”。可是多年后当她看见自己当时的日记时,她竟然对自己的愚蠢恨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邵静整天呆在家等录取通知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虽然在这里出生,但她对这个村子是陌生的。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同龄人要么已经结婚,大多数都去外面打工。村里全剩下些年长的和小孩子,那些年长的由于她常年住校,大多都已不认识她。而那些新生的一茬她也大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她对这个村子的感情全部都在记忆当中。农村在文人的笔下呈现出的总是温情,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就像真相永不可能被所有人获悉。也只有那些真正生活在农村的人才知道,一旦睁开眼睛,记忆从童年抽离,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肮脏,冰冷,人与人之间被传统观念所包围着的伪善,还有那永远还不清的人情,生生束缚着每一个人。可能每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想要逃离的愿望,邵静便是这其中之一。她心中并没有多少对这个地方的留恋之情,有的是对这段空暇时光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