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我曾不断地买书,列了很多书单,最后读完的书却不到个位数。自从听了得到的每天听一本书后,突然开始忍不住回去翻开原文,开始细细品位,其中最近阅读完的《围城》就是位于我榜单首位的好书。
我觉得经典的书,不会是充满了消费读者情感的情节,转头读完就忘,而是读完之后能让读者震撼、开始思考、反思、甚至领悟出一些想法,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去。读完钱钟书大师的《围城》,我不禁惊叹钱钟书从小着手的大师级叙事能力,嘲讽和不留痕迹的描绘了留学归来的方鸿渐人生的三座围城,同时也反射了真实生活中人们所处的“围城”。读完后脑中有很多的思考和疑问,其实大多并无绝对的答案,但是它们却开始提醒我,睁开眼看看身边的围城,不要深陷而不自知。
第一座围城是婚姻的围城,也是大众熟知的“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的婚姻坟墓。主角方鸿渐先后陷入了四段感情,有“一船情”的鲍小姐,有”门当户对“的苏小姐,也有”梦中情人“唐小姐,但是他最后还是娶了几乎一切平平的”孙小姐“。对婚姻的围城,我开始思考,当恋人的热情开始变淡,柴米油盐占据了生活的重心,婚姻是否不可免俗都会成为围城呢?是否真正真挚的爱情只能像张爱玲所写的“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第二座围城是事业的围城,方鸿渐留学归国,本来有一腔热血,想做出一番成就,义无反顾从岳父银行舒适的工作岗位跳去学校做教授,却发现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反而被帮派斗争挤了出去。当他跳去报社后准备一展抱负开启民智,却只能在家庭生活专栏写写生活小常识。不管是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是运气使然,方鸿渐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那我们不如鸡汤一回,这样思考:如果我是方鸿渐,为什么我不能在银行救国?为什么我不能在帮派斗争中专心教学,启发未来的栋梁?为什么在报社不能从小开始写,争取更多的机会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小说的确不是现实,然而现实却是超越小说的。也许我们大多数的人并没有那么顶好的运气、时机、和条件,但我们拼尽全力,头悬梁锥刺股,尝试了各种曲线救国,以达到自己事业的目标,结果不管达或未达到,最后都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满足的那一天。也许这是人类贪婪的本性决定了我们无论处在何种位置都不会满足,也许是真的是某些客观因素导致了我们无法施展抱负、达成目标。但是当我们站在围城上方往下看,既然世间存在这么多无法控制的变量,然而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当下体会处在“围城内“或”围城外“的愉悦呢?
第三座围城是心灵的围城,这是一座坚不可破的围城。为了他人的眼光,没有修完学位的方鸿渐花钱买了一个假的博士学位;因为同事的玩笑和现实的无奈,他糊里糊涂地选择了孙小姐;他对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盲目渴望,让他无法选择自我(又或者他从未真正认真问过自我的选择),不断地去迎合大众、主流,也让他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那“被束缚的命运”。在这个社交媒体充斥生活的时代,我们360度地被他人、外界的声音包围、影响着,找寻自己内心的确很难,但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反思的过程。毕竟终其一生,只有我们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
不管是婚姻、事业,又或是心灵,这些围城其实都像是一种循环。如果我们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去对待,总是期待明天或者墙的另一端,我们永远都不会快乐。生命短暂,为何要等挥霍完了之后,才懊悔那时的自己没有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