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之所以比电视有魔力,大概就是因为,书籍会让你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故事的温情和沧桑巨变背后的味道。
我是第一次接触阎连科写的书籍,也许每个出走远方的人,都知道故乡是你回不去的起点,所以拼命想抓住些什么,即是救赎,也是心灵慰藉。
就如同阎连科写下这本书,无论是涕泪横流,还是平淡无奇,也许他知道有一日终究没人记得他们的故事,但是也正是他们有了一张孕育生命的温床,才有了如今的它,一个永远不会忘记,但是却无法提起的故事。
常年生病的大姐枕头边的书籍,是阎连科平生的第一个图书馆。在那个不知道曹雪芹是男是女的年代,也正是因为书籍,让他放下了因为城乡差距带给他的自卑和烦乱,但也因书籍让他对人生变得迷茫。
就如同作者本人说:“人生是欢乐和苦难的延续,而命运是欢乐和苦难结束后的重新始。”
因为贫困,放弃上学机会的二姐,也许命运之手,从来也不会顾及谁,但是却推动了作者逃离农村才能远离苦难的信念。
当他得知张抗抗因为写作从农村调到了城市,这也是他一生职业生涯的开始,那就是写作。无论是躺在有蜘蛛网的房子,还是拉石头的休息,写作成了他的一束光,终于对今天、明天的晦涩和艰辛有了勇气。
父辈们的故事一生都会让人潸然泪下,无论是因为贫困受尽了苦难,体味到了生的意义和生中的细微的欢乐的父亲。还是用多半生命对生活与命运的承诺所煎熬和折磨,但也为了承诺而活着的大伯。还是喝醉了酒哭着说“人活着咋这样辛苦哪!人活着咋这样辛苦哪!”的四叔。
苦难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卑微的一生为了柴米油盐拼尽全力活下来的一生,铺天盖地的荒芜和衰败的一生,就像是西西弗斯的神话一样,能否把那块滚下又推上、推上又滚下的石头最终推上山顶去,已经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西西弗斯的命运与经历。经历才是生命的一切。经历本身不包含太多的意义,可经历的本身,就是生命的本身。
生命中所有的苦难,不会因为你的不幸而停止周而复始的阴晴圆缺,也不会因为灾难停止周而复始的苦难。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何必为人生的片段而哭泣,我们整个生命都催人泪下。
也许每个人身后都有着与父辈们分不开的温情,也有一生想外生长,却最终怀念的还是那故乡小院的儿时日光。
我们割舍不下的不是自己的所经所历,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旧时光。也是那热腾腾的土地,牵扯着你成为了拥有乡愁的人。
尘埃落定,所有的繁华和孤寂,苦难和贫穷,都有终将谢幕和返场的时候。也是因为这些,父辈们身后的人才会深思活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