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即将要生宝宝的同事小赵,过来找我们办公室这一群已育人士取经。
办公室的徐姐第一个跳起来,饶有兴致的告诉她:哎呀,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啊,那痛苦,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你做好心理准备吧,有你好受的。
王姐接着说:如果是剖腹产,那就个更恐怖了。剖腹产是在你的肚子上一步步的割破八层肉,你想想这场景吧,没个十天半个月的你别想下来床。
接着是卢姐的不能更赞同的细节补充和总结陈词。
听了这些,小赵吓的腿都要发抖了,她说,天哪,我是听说生孩子的痛是世界上疼痛级别最高的,没想到竟然这么可怕!你们说的我好不想生了。
我在一旁听了有些替她担心,就和她说,还好,现在市级医院都有无痛分娩了,我就是生之前打了无痛针的,所以没觉得多么痛苦,配合好医生,挺一下就过来了。
但是,小赵显然已经沉浸在惊恐中无法自拔了,一边念叨着,一边颤颤巍巍的走了。
我看着她小小的背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也是受这种思想浸染下来的。带着极具恐慌和惊吓的心走进产房,却发现我所有的力气全用在了情绪的释放上,真正该使劲的时候,力气已经干瘪了。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受了太多过来人的思维拉扯,反而困住了我们自己的手脚。
02
我们周围似乎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氛围,那就是年轻人总是会被这样一句话打的哑口无言,那就是:
你都还没经历过,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或者是: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你还是太年轻了!
这句话简直就是百发百中,直抵靶心,让我们一切的语言瞬间疲软歇火。
是啊,有什么理论可以大的过活生生的标本范例呢?
而且这个范例还是你身边无法绕开的强大合力。
谈论恋爱观点,谈论夫妻相处,谈论婆媳矛盾,谈论育儿心经,谈论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学业、婚姻、家庭乃至职场,你再好的观点和看法都抵不过这一句:
你还是太年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可是这样一句类似于部落长老不可侵犯的神圣话语,却并不都是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命运的。
因为,这句话,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在于:让我们得以借助于别人的敬仰或教训,对未来的生活有一个基本预判和心理上的准备,不至于事情真的来临时做一个没有苍蝇、无从下手的懵逼;
但是弊的一方面就是:让我们对某件未知事情,事先打上了世俗认知的印记,以至于后来的发展也让我们无惊无喜觉得,事情本不过如此。
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弊端的那一面更加突出。
03
更可怕的事情是,我们往往由于别人犹如圣经般的语言和预判,而影响了自己内心对一些事情的自我判断。
先说一些细小的事情。
今天中午我和同事说,想点一家没有吃过的凉面,刚拿起手机想拨外卖电话,同事赶紧对我说:千万不要吃那家的凉面,简直难吃死了,面又软又细,真不知道有谁会喜欢吃!
我迟疑了起来,心想同事如此强烈的否定应该是这家的面确实不怎么样,那还是算了。
后面有一天,我和周同学无意间来到这家小店,才知道这家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山东人,凉面的做法和口味很也是地道的鲁味,吃起来特别有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
我一边吃,一边想,应该同事是自己不喜欢这种口感的面吧,不然,如果依她的意见,谁会喜欢吃这样的面呢?
但是,偏偏,这个例外就是我。
04
大的方面更是如此。
我刚有宝宝的时候,是公婆打算过来帮我带小孩。
知道这个消息,身边的好多朋友都和我说,你们的家庭大战,以后就会随时打响了。
我不解,难道和老人住一定会是鸡犬不宁、鸡飞狗跳的吗?
我实则表达了几句:如果和公婆都互相理解、忍让一些,应该不至于这形势么严重吧?
她们不屑的看着我说:现在说也没用,等你们住在一起,你就知道了。
这句话一出,我就觉得即使自己再有愿景,也该自降一级了。因为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正宗的哲学智慧而言,我这个没有检验过的人士是没有资格去伸张自己的想法的。
我甚至开始反思,可能是自己把生活想象的太美好了,实际的婆媳家庭相处,肯定是波涛汹涌、暗潮涌动的。
我带着这种防范和负面的思想进入了婆媳互动的鸡毛蒜皮中。
后面,每当出现一些小波折,我都会归结于:原来别人早前预言的真的是对的。
我和一个朋友探讨这个问题。她说,诚然,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但如果你当初听到的是另一个更理性的版本,换一个出发点,你的感受可能会截然相反。
如果你的同事给你传达的是更多积极的方面,那么再遇到小的摩擦,你肯定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与人之前都会这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自己的悲惨去一步步的印证和推导出别人的结论有多么正确和无懈可击。
05
当然,那些过来人的话,也有一些温暖励志的。
只是,他们总会觉得一些成功美好的话语,说出来的影响力不够大,传播不够广,不能进入到人的内心。
仿佛,如果没有郑重其事的效果,他们就白白比我们早活了那些年一样。
看看我们天天都爱看的八卦新闻就知道了。
记者们最善于把一些稀松平常、毫无价值的小事,极尽通过各种花头,渲染成抓人眼球的社会热点,而且要新颖、要反其道、要批判主义,不然这个新闻就无法爆炸,无法起到本身期待的现象级效应。
这就是为什么过来人老爱摆毋庸置疑的“过来人”理论。
这样想想,他们也挺不容易的。
06
太多的过来人,把他们内心最有价值的处事之经,深埋在他们自己的心底,以恐别人知晓,以恐别人绕过他们走的弯路,过得比他们轻松快活;
太多的过来人,把一些不痛不痒的过来人理论,甩在我们的头顶,让我们如敬畏神灵一般,敬畏他们过来人的老资格身份。
所以,遇到那些夸张、无稽的过来人理论,我们最好的做法是:
听你谈洪水猛兽,我们祈祷会烈日当空;
听你说世事沧桑,我们自己去陌上花开。
我们终究也会变成过来人,希望那一天,我们可以平静、踏实,淡然,没有被之前的那些过来人,扰乱了我们的欢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