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于推特JD的博客文章,世界杯16强战——法国对阿根廷(4比3)复盘。
此役,马图伊迪居左中场,坎特作为后腰,博格巴作为右中场。由于坎特的防守覆盖面积和强大的防守能力,博格巴在进攻时拥有更高的位置自由度。同样在右侧的是右边锋姆巴佩,他的角色定位非常自由,拥有的空间也很大,直面阿根廷的整条防线。而吉鲁和格列兹曼作为前锋则分享左侧的进攻空间。从整个中前场的情况来看,德尚的进攻部署是右倾的,这使得右后卫帕瓦尔的位置总是相对左后卫埃尔南德斯更为有利。
在阿根廷这一边,由于梅西作为整队的核心更喜欢右半区的进攻空间,阿根廷的进攻组织也是右倾的。因此整场比赛的对角流动非常明显。由于法国队主打右路,因此对阿根廷而言自然也是打右路比较顺畅。但由于马图伊迪和埃尔南德斯的位置很深,因此法国队应对阿根廷的右路进攻也是游刃有余的,这也使得阿根廷不得不转为阵地进攻。反观阿根廷,由于主打右路,他们的左路防守显得人手不足,法国队可以利用姆巴佩来反攻,使用右路的空间。
阿根廷:控球而非渗透
尽管在上半场阿根廷掌握了控球权,桑保利的队伍却无法创造机会,只有迪玛利亚从远距离觅得良机。由于无法渗透法国队的防守阵型,他们无法在进攻三区觅得时空优位。
比赛中,阿根廷寻求创造足够深、扁平且宽的433阵型结构。帕文和迪玛利亚的位置非常深,且保持了足够的宽度,塔格利亚菲科与梅尔卡多的位置也非常深,以进行简单的第一脚传递。奇怪的是,巴内加和恩佐则在两个后卫控球时偏离了他们的位置(两翼),后卫与两翼的位置的宽度保持意味着阿根廷在两翼有三线,但在前半区却几无存在感。
这时,梅西在前半场显得非常的孤独,被法国队的中后场人员所包围,他根本无法拿到球,并且很容易被控制。因此梅西被迫在两翼来回转换,奔波在防线之间,期许零散的直线传递可以撕开防线。如果阿根廷没有能力在法国队内的防守结构空间中创造威胁,那么法国人就可以迅速转移并防范侧翼的进攻。很简单,没有了中路威胁的存在,阿根廷很难在两翼进行良好的攻击,或是通过中路进攻。
保持边后卫的位置深度是因为阿根廷要谨慎应对法国队的反击,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边锋的宽度是作为确保进攻宽度的自然后续决定,但是中路队员的拉边是一个多余的补充。巴内加和佩雷斯在侧翼的运动经常在近半区开辟出大量的空档,马图伊迪和姆巴佩的位置也在随着他们的移动而扩大(范围),法国队的边后卫也随着阿根廷边锋的宽度而在比赛中保持宽阔。然而,没有任何阿根廷的球员使用了这些开放空间进行攻击,边锋也没有进行对角线的深度奔跑,或向内跑动来利用这些空间中。相反,他们继续强行攻击两翼以创造传中机会。鉴于梅西周围缺乏支持且禁区内几乎没有接应点,这种传中显得毫无意义。
攻防转换的问题
阿根廷的位置深度和宽度可能是为了避免失误的战术避险计划的一部分,以期能够稳定地抵御法国最大的进攻威胁;即反击。然而,特别是在半场的早期,他们在这个阶段也失败了。
由于阵型位置的深度和宽度,他们缺乏创造就地反抢的必要条件。在这些情况下,第一位法国队的接球球员有时间和空间将球向前创造纵深。此外,当法国在这些情况下决定不进行直接攻击时,他们很容易就能够找到空间并建立一个稳定的持球阶段。如果没有这种强迫法国队快速失误的能力,桑帕奥利的球队无法统治空间。
结构变化改善了阿根廷的威胁
在半小时之后,对球员角色的调整和相应的阵型结构变化调整改善了阿根廷队的控球,并通过改善的区域优势带来了更多的持续性进攻。
巴内加的位置开始更深,当球从右向左切换时更靠中路,给了奥塔门迪对角传球的选项。作为回应,塔格利亚菲科的位置更高且更宽(靠近边线),迪玛利亚则是往中路内收了一点。梅西开始进入更深的中场空间,恩佐则平衡了他的位置变化。这似乎是试图利用梅西的穿针引线能力来强行通过法国的防守压力区,此外还有巴内加越来越多的进攻主导权。随着这些变化,他们开始在法国的防守区域内进行比赛,两翼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空间,并且在失去控球后能够加快反抢来逼迫失误。
在阿根廷队幸运地获得领先以后,比赛中的角色发生了逆转,法国的阵地进攻主导了比赛,阿根廷队则在寻求快速进攻。
法国的进攻变得(相比于开场)越来越平衡,因为他们试图通过任何一边来启动攻击。由于法国队的左侧进攻比上半场更多,埃尔南德斯出现在更多的进攻位置,这对他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左侧并没有边锋。帕瓦尔和埃尔南德斯都保持了高位和宽度,而此时阿根廷队以盯人为主的边锋使得阵型变为了5-4-1/6-3-1结构。如果没有边锋的防守支持,阿根廷的中场线难以控制半场的(防守)宽度,而法国则可以利用这些空间进行进攻。
为了应对埃尔南德斯咄咄逼人的进攻,阿根廷的右边锋帕文的位置出现了问题。由于马图伊迪的位置变深,帕文一侧陷入了高压之中,迫使他向前施压防守,或者继续跟随埃尔南德斯的跑动。在帕瓦尔得分前,帕文过早地失位(向边线移动)来跟住埃尔南德斯,在他和梅尔卡多之间开辟了一条大空档(通道)。他也未能对他的直接对手的对角线跑动做出足够快的反应,因此身位不佳。法国人在阿根廷中场前得以轻松传球与帕文的定位问题相结合,隐含在帕瓦尔的扳平球和姆巴佩的第一个进球中。
桑保利转向4-2-2-2以及4-2-2-梅西-1
法国队重新取得领先后不久,桑保利换上了阿奎罗并替下了恩佐,并在梅西可以漫步(原文为roam)的前提下变阵。阿圭罗主要在左半场进攻,边锋位置很深,宽度也有保持。双中场巴内加和马斯切拉诺的位置经常非常深,防线的传球选择很少,而边后卫经常重复性地对角线跑动。
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阿根廷队的进攻没有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对于阿根廷的无球控制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法国队的进球
法国队的最后一个团队协同的结果。球队阵型呈钻石状,中卫位于两侧,坎特居中于禁区弧,其他队员则保持高位。由于法国队的站位和阿根廷的盯人防守,阿圭罗和梅西以及中场线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马斯切拉诺和巴内加需要盯住博格巴和马图伊迪,没有额外的中场球员来试压坎特,这就是切换为4-2-2-2阵型的结果。
法国轻松地在后场4v2,梅西和阿圭罗都没有充分优先考虑中路,梅西阻挡给乌姆蒂蒂的传球,而阿奎罗则转向瓦拉内。因此,坎特能够在大空档中接球并直接通过中场线并传导给格列兹曼,巴内加跟随马图伊迪的移动而马斯切拉诺未能转移(防守目标)。给到格列兹曼的传球让奥塔门迪失去了位置,在塔格利亚菲科和法齐奥之间建立了一条大通道。它也因此吸引了巴内加的注意力,让马图伊迪舒舒服服地停下求。然后吉鲁进入了这个开放的通道,接球并意识到姆巴佩的对角线跑动且塔格利亚菲科试图封锁通道,最后一记直传让姆巴佩轻松进球。
结论
尽管比分很接近,但法国队似乎始终控制着比赛(无论是有球还是无球状态)。由于阿根廷的位置效率低下,法国队的防守形态几乎没有受到考验,他们表现出了通过反击和对阿根廷队的深层防守进行阵地攻击的威胁,以及他们对边后卫的高度进攻性使用。这种打破深层防守的能力将在与乌拉圭队的比赛中得以更彻底的被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