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咨询项目访谈中遇到很多这样的反馈:好像公司并没有像招我的时候承诺的那么发展,我看不到方向。好像公司管理有点乱,流程也不清楚,比我原公司差远了。也不知道公司有没有未来,也不知道老板行不行。这些问题的主人,还不是简单的刚出校园的新人,而是工作了很多年的职场老鸟。这些想法,让这些老鸟新人在一个新进入的企业里产生了疑惑、困惑、焦虑、不安。并失去方向,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我们好不容易招来的人,有可能因为他看到的这些问题就辞职了。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有一种人生的生存应对姿态叫:打岔。当我们在一个情境里面,无法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意义同时又和其它人不能建立连接时,我们就会处于打岔的状态。这种状态的表现是不聚焦于目标、不适应情境同时又无法和别人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所以, 只好用一些表面上看来有趣好玩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以期融入别人的八卦、小团体里,以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这个时候,对于“新人”,“老人”又往往没有和他建立信任,本以稳固的小团体融不下新人。这导致新人会更无助,产生孤立感。越是这样,新人越用力,越想得到组织的关怀,融入到八卦小团体中。这种情况在职场上比比皆是,和伙伴们讨论起来,好像每个人都能够说出两次以上的这种经历和感受。
所以,换个视角从组织的角度看,是不是新人的接待、融入工作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到底可以怎么做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给大家参照。一、从愿景、使命的角度,让新人看到更多的未来画面。二、从价值观角度让新人感受到组织的氛围、温暖,三、从文化的建设上塑造一种温暖的帮助四、从制度规范上让员工感觉有流程、有章法、有条例,也就是给他一个框,让他能摸的着墙,以建立安全感。五、从任务上给他一定的压力,让他迅速知道自己是需要生长出来什么新的能力来达到组织的标准和要求的。
你看,如果这些事都要做好,首要的是组织的企业文化要建设好,要形成一种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是不是?
还记得我们有一次在讨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中,有一个朋友分享的案例。她所经历的有“奉献“这个词做价值观的企业,给她的印象都非常好。她提出来的行为有”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有同事给帮助,即使这个人当下不能给帮助,也会说你可以找谁找谁寻求帮助“,”中午吃饭的时候总是有同事呼朋伴友说一起去吃饭吧“,遇到公司有什么开会、表彰的事情,总会有人来叫一起去吧。
听完这些描述的时候,我在一年前就想,这样的组织氛围确实让我们在组织里面比较有归属感、安全感。而至今,也记忆犹新。
反观,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不是也能让新人在组织里有良好的互动氛围而迅速融入组织里贡献力量呢?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文化是不是就是生产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