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集《问道楼观》| 帝王为何会推崇 “无为而治”

《道德经》诞生后的两千年里,老子的“无为”思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繁华盛世。帝国的统治者为什么会推崇 “无为”?而真正的“无为”又是什么呢?

公元前89年,西汉征和四年。六十七岁的汉武帝,对天下颁布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内容让大臣们非常震惊,因为这是一封亘古未有的皇帝《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的一生,是在无比自信和骄傲中度过的。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位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写下了《罪己诏》?又是什么,让他追悔不已?这或许是一次皇帝的心血来潮,也或许是一个庞大帝国反思的开始。

公元前202年,乌江边的一抹鲜红,让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布衣出身的刘邦,击败了世代贵族的项羽,成了整个天下的新主人。一个全新的帝国,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史称“西汉”。然而此时的刘邦,并没有得到一个帝王应有的快乐,因为他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天下。

西汉的建立是在长期的战乱之后,社会非常凋敝,民不聊生。凋敝到什么程度呢?《汉书·食货志》有一个形象的表述,叫做自天子不能具驷醇,将相或乘牛车。这句话的意思是:连天子都配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而将相呢?马车都没有,只能乘牛车。

初生的汉帝国,贫穷而脆弱。塞外匈奴的阵阵马蹄声,又一次一次地让整个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如何才能使这座刘姓江山强大起来?刘邦和他的臣下门,非常迫切地需要寻找到一条途径,但是有效的治国之术在哪里呢?刘邦眼前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这是史书中从未记载过的一天,也许是一位,或几位,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是谁的大臣,来到了刘邦面前。他们向自己这位尊贵而又有些不学无术的皇帝,推荐了一种新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非常简单只有八个字,那就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老子与尹喜之间的一段对话。

尹喜:“老师,何为“无为而治”呢?难道君主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了吗?”

老子:“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每一个社会个体,它都有能力,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它是不需要外在的力量的干预的。外在的力量的干预,不但对事情不好,反而会把事情弄坏,所以老子就主张“无为”。

尹喜:“老师,君主究竟应该怎么去治理一个国家呢?”

老子“: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不要经常翻动,不然小鱼就会被翻烂了。”

小鱼很小很嫩,水分很大。你在烧制的过程中,你搅来搅去,没几下子它就烂了。

其实“无为而治”也有很积极的表达,就是顺势而为。所谓“顺势而为”就是各种客观的条件,提供给一个作为的可能,然后作为者,顺着这个情势而实现他的目标。

出身市井的刘邦,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拥有极高的洞察力。他认可并接受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汉帝国的未来,就在这一刻变得光明清晰起来。

汉初实行的这个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是两点:第一是鼓励老百姓去种地,就是恢复农桑,政府要鼓励他。另一方面就是减轻赋税,采取了十五税一的办法。用这种办法减轻负担,用减负的办法,让百姓的负担减轻。主要是农民的,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他才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再生产中间去了。

在刘邦的治理下,汉帝国开始慢慢恢复元气,逐渐发展起来。但真正让“无为而治”发挥巨大作用的,却不是刘邦本人,而是他的儿子和孙子,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将“无为而治”的国策,进行得更加彻底。他停止了所有的对外战争,不再大兴土木,更不以任何名义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让民间自由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恢复,汉王朝终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祥和景象。

日益富裕起来的汉帝国,不仅改变了千万百姓的命运。还让一位女人寻找到了,自己一生坚守的政治理想。这个女人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这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女人,但正是她,让汉帝国始终没有偏离发展的轨迹,亦步亦趋地,朝着辉煌的方向走去。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之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此时的窦太后也已双目失明。对于她来说,坚持“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不仅仅代表了她对故去丈夫的爱和怀念,更关系到帝国子民的幸福安乐。

在窦太后看来,“无为而治”就是要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自己发展,而身为统治者,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匡正就已足够,不能过多的干预民间的生活。

老子:“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知道他的存在。统治者谨言慎微,不随意发号施令,天下之事自然就会成功。”

“无为”和“自然”应该是一对概念,它们所针对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无为”是对着统治者,或者说是执政者,或者管理者而言的,要求他们少干涉。而“自然”更多的是代表了一般人的愿望,表达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由他们自己来选择。

窦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坚定的黄老思想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帝国继续执行着“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并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经过两任皇帝四十一年的治理,汉帝国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基本思想就是:政府要尽量地减少作为,就是采用“小政府”的做法。让老百姓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经济生活,这样,农业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因为,政府一旦管事的话,必然要加重百姓的负担,这是文景之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从十五税一变成三十税一。

《汉书·食货志》中,对这段时期有过这样的描述:城乡的粮仓都储满了粮食,各级政府财政都有多余的钱财,京师国库的钱积累到巨万,连串铜钱的带子都已朽坏。国家储备粮仓的粮食因为太多,只有堆在仓库外面。大街小巷都有马,乘母马出行的人,都羞于与熟人聚会。看守城门的士兵,都有好粮好肉吃。人人都十分自爱,不敢触犯法律,办事都以“义”为先。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他的儿子刘彻继位。此时的刘彻年仅十六岁,但这是一位充满着雄心壮志的少年。他与垂帘后的祖母窦太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因为刘彻想让自己手中的庞大帝国,拥有与其国力相匹配的地位和尊荣,然而,年轻的刘彻能够如愿吗?

汉武帝即位初年以后,这个时候,他的祖母窦太后还在。他急于想推行儒家的这个政策,他重用了当时的一个叫申公的儒生,而且还起用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给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应当说不坏,但是触犯了窦太后。这个建议是什么呢?今后国家有大事,皇帝直接处理,不必向太后去报告。这一下子把窦太后惹恼了,窦太后一发怒就把王臧跟赵宛罢了官,然后给他们下到监狱中,要治他们的罪。汉武帝这个时候还很年轻,力量还比较单薄,他还没有力量和他的祖母进行较量,所以他做了暂时的妥协。

西汉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长安城的未央宫中,年逾七旬的窦太后,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个黄昏。此时的她,本该毫无牵挂。因为一个盛世的帝国已经崛起,大汉的光芒将照耀到四方。但是,窦太后心中却忐忑万分,她担心面前那个皇座的主人,会用无比的热情将整个国家带入到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公元前135年,一生坚守“无为而治”的窦太后去世,同时也是西汉帝国统治方针的分水岭。从这一年起,整个帝国的国策从“无为”变成了“有为”,被后世尊为汉武帝的刘彻,要将大汉的雄风刮遍四方。

在大漠的孤烟中,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以北。同时,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以后重归中国版图。

汉帝国的威名播照万里,世仇匈奴已被击溃,大汉铁骑所向披靡。皇帝的荣耀与尊严在一次次地征讨攻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汉武帝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可是,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却是一个伟大王朝再也无法背负的代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过一次战役的得失。公元前119年,西汉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北击匈奴。卫青斩首近两万,霍去病歼敌近七万。但出塞击敌的十四万军马,能回来的却不满三万。从此以后,汉朝因为马少,再也不能大举出击匈奴。

打仗的代价,就是死人,一个是战争中人阵亡,还有一个是因为前方打仗,后方要不断的运粮食、运战争物资,这个过程中也要死很多人。所以《史记》记载是海内户口减半,这个数字准不准确现在不好说,但是至少造成了国内人口的大量地减少。

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出征大宛,全军二十四万人,回到玉门关的却不足两万人,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汉武帝想得到数十匹名贵的大宛良马。

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领六万大军,再次出塞进攻匈奴,结果一败涂地,李广利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数万人。

汉武帝四十年的对匈奴作战,也把从文景以来,七十多年来的积蓄,在他执政的几十年中间,几乎给消耗用尽了。打仗就是烧钱,军费的开支、军饷的开支,还有战略物资这些消耗,必然就导致社会财富的大量损失。所以,到武帝的晚年,国家的财政已经不足以支持战争了。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六十六岁,他骄傲的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是疲惫的国力,再也无法支撑新的战争。自此,汉帝国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再出兵关外。刘彻一生追求的梦想,就在这颓唐枯竭的国力中,无可奈何地破灭了。

公元前89年,长安城的未央宫里,在细雨中一片迷茫。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在满心的追悔中,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皇帝《罪己诏》。决定停止朝廷苛暴的政策,不准再随便征战,全力从事农业生产。不过,这道充满诚意的诏书,并不能挽回大汉王朝走向衰败的命运,帝国曾经的盛世无法归来。

尹喜:“老师,为什么有很多聪明的君主,最终会失败亡国呢?”

老子:“要想治理好天下,而又妄意施政的君主,他们为什么会适得其反?是因为天下万物,不能凭一人的欲望而有所改变。轻易妄为的发号施令,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这注定会让君主失败啊!”

公元前87年,六十九岁的刘彻,在苦闷与自责的矛盾中停止了呼吸。他将一生的功过抛诸脑后,任由后世评说。但是,就在这一年冬天,匈奴人再一次入侵汉帝国的边界,给汉武大帝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句号。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无声的演变中,“有为政治”逐渐取代“无为政治”。“儒家思想”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主要手段。不过,老子和《道德经》所流传下来的治国之道,却一直没有被世人所遗忘。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上大唐皇帝的宝座,成为唐王朝第二任皇帝,年号“贞观”。就在李世民即位的同一年,来自北方的突厥大军,兵临帝国的首都长安。新生的唐王朝立国仅仅八年后,就面临着覆没的危机。

此时的唐王朝,没有选择倾全国之力,与强大的突厥人决一死战。因为这时,国家的国力薄弱,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与突厥抗争,战事一开,必然国毁家亡。

李世民选择了老子的思想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他使用《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回击咄咄逼人的突厥军队。

长安城外,李世民独自一人与突厥大军签订了盟约。用谈判的方式换回了和平,化解了帝国的危机。

度过难关之后,李世民将唐王朝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恢复国力中。不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国家变得强大呢?李世民苦苦寻找着答案。

一天,大臣魏征前来朝见李世民。这位曾当过道士的名臣,对苦闷中的皇帝,说了这样一番话:

无为而治,德之上也。治国的关键在于一切顺乎自然,让百姓自正自化。魏征的建议,打动了李世民的心。自此,与民休息,清净无为的思想,成为唐王朝的国策。老子的治国之术,为日后帝国的崛起做好了精神上的贮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君王若能遵守“道”的无为,天下将自归安定。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尽量地减少和避免那些不适当的、过多的人的作用,让事物自己发展,自成其功。

唐帝国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经过数年的发展,迅速恢复了国力,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贞观四年,整个国家只有二十九名死刑犯。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死刑犯仅仅只有两名。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流存至今的唐人陶俑中,接近那个伟大的时代。从他们脸上的安宁和笑容里,感受来自大唐盛世的气息。

以道治国,以柔取胜,无为而无不为。唐王朝最终成为公元七世纪的世界大国,这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

老子的思想,再一次为中华文明的鼎盛辉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代注重用“无为而治”的理念来治国,同时以一个开放的心态,迎接各文明的挑战。

在历史不断地进程中,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老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就会给统治者以智慧。使天下苍生受益,创造文明盛世的奇迹。

两千五百年来,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为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直到今天,对于当今的政治家们,也依然具有启迪的作用。

老子在终南山生活,与俗世隔绝。他可能想象不到,他留下的那五千多个字,会在未来的两千年中,被人们反复琢磨。不过,老子懂得,自然是深奥不可测,同时又是充满活力的,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和理解。

日月风雨,天地万物,这其中没有一件事,是神或者人有意识地安排的。但它又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完美。它来自神秘之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释它,只知道它具有着让文明一次次涅槃重生的力量,因为这就是“道”。

注明:本文参考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问道楼观》,由依仁师兄整理编辑文字。

​来源 | 简素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