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部非常简单朴实的作品,全篇仅136千字,但这薄薄的一本书,读起来却是无比的沉重,说是将要窒息也不为过。所以说《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我只用一天时间就将这个故事读完了,我怕读得太久,那种苦闷就会持续得太久。毫不夸张,跟着余华老师一起倾听那个年代的生命,我的心里一直像是塞满了石头,需要非常用力才能呼吸。
没有一丝一毫华丽的语言,余华老师用简单粗砺的笔触,饱含深情却又十分理智地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种种苦难刻在了这本书里,让我们跟着主人公一起行走在跌宕起伏的时代之路上,哭着,笑着,感动着。
书中,作者给了自己一个浪子的身份,在乡间四处游荡,收集民间歌谣,倾听人间百态,而后,遇到了老年福贵,一个用一天时间就道尽了自己一生的“活着”的人。
年轻时经历过大富大贵,后来因为赌博败光家产,仅一夜的功夫,就从光鲜亮丽的地主少爷变成了家徒四壁的贫农,从前连上厕所都要大声哼哼的地主老爹承受不住如此大起大落,最终没能躲过通往生命尽头的列车,在村头的厕所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生活纵然贫苦,总归还是要继续的,可苦难总是接二连三地垂怜这个家,让他们还来不及喘息,就跌入新的漩涡。
福贵是母亲,妻子,子女的主心骨,有他的地方,好歹就是个家。可就当他们的生活刚刚归于平静时,福贵的一次进城,竟让他在妻儿此后的生命中留下大片空白。他无意间撞上国军,然后就被征收了,说是拉大炮去,如果反抗就会吃枪子。何其不幸却又何其幸运,幸运的是,他在枪林弹雨和饥饿中侥幸活了下来,两年后,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
回到家,福贵再次见识到了命运的残酷,母亲去世了,女儿听不见也说不出了,但他还活着,生活就应该继续。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G和文G接踵而至,他们再次受到了命运的盘剥,贫穷,饥饿,讨伐,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那场盛大的历史浩劫,耗尽了人们的精力,掏空了人们的思想,徒留一地荒凉,让后人回想起来都忍不住瑟缩着身体。
“余华不遗余力地向我们展示了误导的命运是如何撞毁人的生活。”但对于书中出现的种种苦难,他都没有过分渲染,那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在中国某个时代真实存在过的,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却也会为之动容,就像合众国际社点评的那样,“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会黯然垂泪”,想必这是人之本性,善良的本性,正义的本性。
福贵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他们一同经历了人间最苦情的岁月,敌过了饥荒,战胜了劳累,最后却接二连三的离开了人世。
小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老婆献血,而死在医院里,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没有人来主持公道,只余剩下的人空悲切。
有庆的离开让身患软骨病的妻子更加绵软无力,本以为她会追随儿子离开,没想到因为想要活着而活了下来。后来女儿凤霞找到了一个爱她疼她的男人,眼下的生活暂时掩盖住了曾经的悲惨,日子渐渐幸福起来了。
我本以为接下来会有个好结局,可生活就是这样,总会在你忘记痛苦时狠狠提醒你,什么叫现实。
凤霞在生苦根那天不幸离世,铺天盖地的痛苦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家中剩下的三个人彻底打懵了。
被伤过后,依旧是生活。后来女婿在上工时被水泥板夹死了,苦根被豆子噎死了,只余福贵一人,活了下来。他在屠宰场买了一头可能比他爹还要老的牛,一人一牛相依为命,日子倒也安静了下来。直到遇到了那个愿意听他唠叨的浪子,才重新揭开伤疤,给人看那些始终存在着的伤口。
他这一辈子都在失去,一辈子都在流泪,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最终才悟透了活着的真谛,从前的种种如今讲述起来倒也显得淡定从容了。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此刻的他孤独但并不寂寞,想必这就是“活着”吧。
余华在写给韩国人的自序中说到: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这本书就这样用沙哑的人生召唤着你我前来阅读,我想,那些历史,那些故事值得我们去为之心痛。
虽然我用短短的一千多字就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透露给你们了,但不必担心,其中味道只要你细细品尝,依旧是很香醇。这是一段何其悲惨的人生,我不说,你也会在故事的伊始就明白。
那个年代的人,想要活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的我们不必经历那些苦难了,要好好珍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恰巧我们拥有相同的感动,那就是我的幸运!
我是岁安,愿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