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Fire轻生活(fire-style)
Hi,大家好,我是轻先森。这里是Fire轻生活,专注实践与分享轻松、简单、缓慢的生活方式,探索自我,强调精神上的幸福感,并致力于通过金钱上的开源节流,抵达个人层面的财富自由。
在上篇文章当中我们明确了一个概念,即我并不是自己的名字,也不是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外在标签。那我究竟是谁呢?从上一篇的理念中我们已经明白,外在的一切并不代表真实的我,那也许你会想,我们如果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那我们又应该是我们自己本体的部分了吧,比如就是书中说到的我可能是我的身体、情绪或者思想。这三者总有一样代表自己吧?但答案皆否。
从身体的角度来说,我们为什么不是我们的身体呢?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一直不断地在变化成长的,它并不是唯一不变的,它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同,因此,身体≠我。再就是思想,为什么思想也不代表我们自己呢?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思想就代表自己,因为思想是由自己主观产生的,但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事实上思想只是真正的我的一个反应模式,思想本身只对于自己是短暂真实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想,从客观角度来讲,我们很难判断一个思想到底是不是真实,因为思想本身就不存在真实。举例来讲,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根本就源自于自己的思想。一件事发生了,你的意见和另一个人的意见,很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见。生活中,无论是父母子女间、夫妻间、朋友间还是同事间,我们都很基本不可能做到两个人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从出生开始,每个人的经历就各不相同,这些各不相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各自的人生,我们又怎么可能和别人思想一致呢?因此,思想只是人生经历下的产物,一年前的自己和一年后的自己思想都可能大不一样,如果非要说思想的真实,也只能说,思想是基于当下的主观真实,但那仍不代表真实的自己。最后是情绪,情绪也同样,是基于自己主观产生,但仍只是经历的产物,正如一件事发生,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从情绪的角度,对一个人的看法,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也会导致产生的情绪不同。有的人,别人可能觉得很不错,自己就可能非常非常的讨厌他,你能说这种好恶是来自于那个人本身吗?很明显不能,人还是那个人,但我们人生经历所造就的思想和内在模式,让我们对那个人产生了情绪,有讨厌的、有喜欢的、有平淡无视的,这些本质上都是源于看待那个人的客体本身(即我们自己)。想明白这一点,实际上我们有时就可以试着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同时去客观看待周遭的一切。这也是我自学习这些理论以来,性格上慢慢变得不争的原因之一,当我们明白情绪不等于真正自己的时候,关于对错,就已经可以放下了,既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又何必就纠结于一个客观事实的对错呢?客观事实就摆在那,它本身没有对错,是我们的思想和情绪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仅此而已。关于情绪的问题,以后我会慢慢谈,这也是灵性成长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课,哪怕我10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今天其实也不是应用得特别好,这涉及很多深奥的东西,这篇文章中,我们只需明白,情绪也不等于自己,即可。
看到这大家可能已经有点懵了,外在的名字/身份/标签不等于我,属于本体的身体/思想/情绪也不等于我,那“我”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关于“我”到底是不是我认为的“我”,有一个很明确的判断标准,即真正的我是不会随着任何客观情况给改变的,别人改变不了我的本质、事件改变不了我的本质、甚至时间都改变不了我的本质,这才是真正的“我”。于是大家反观,之前所说道的,名字/身份/标签/身体/思想/情绪,这些哪一样不是会随客观事实而改变呢?因此,用归纳法来讲,这一切都仍是外在的,虽然思想和情绪看上去是内在,但实际上还是由外在所影响改变。唯有那不被任何外在所影响的“我”,才是真正本源的自己。这个自己,在学术上,也可以称为——真我。
真我是个很玄幻的词,很多心理学派都有类似的概念,但总的都差不多一个意思,即真我是一个超越外在的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极致境界,一旦活出真我,就可以做到佛家所说的开悟。轻先森在这里不希望给大家所太多高深莫测的东西,我自己也不追求找到这种极致的状态,我所提倡的,是通过灵性修行的理念,让个人对生活多一分觉知,少一分贪婪和痴狂,这样就是轻生活所可以实现的理想境界了。在即将进入正题之际,我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概念所纠缠,理解多少就是多少,能实践多少就实践多少,就算说寻找真我是最高的追求,我们也切勿陷入一种疯狂探索的状态,疯狂去追寻真我,本身就是一种我执,这种执,反而会让我们离真我更远。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点后,往后的内容,才可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当我们明白了真我的境界该是怎样后,我们就需要知道和了解,真我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在书中,徳芬老师已经从故事里给了我们指引,也是故事中老人对若菱的点拨,真我要详细说明的话,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由3个词、5个字组成,分别是——爱、喜悦、和平。这三个词所代表的的状态,真正就是一种不受外在影响的状态。爱的感觉实际每个人都有经历,有家庭中来自父母的爱、有生活中来自爱人的爱、还有那些所感受的大爱;喜悦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喜悦和快乐是不同的,快乐类似于开心,还是会来自于外在的事物影响,我可能被一个人逗乐、被一部喜剧片逗乐、或一条有趣的微博逗乐,但当这些让我们开心的事物消失过后,快乐就消失了。直接的例子,你看一部喜剧,如果看了四五次甚至十次以上,对剧情都烂熟于心了,你还能笑得出来吗?很难,因为那个直接引起我们乐呵的因素,已经不见或是变平淡了。而喜悦就不一样了,无论有没有外在事物,喜悦都是会存在的,但要找到喜悦的持久感觉,确实很难,于是你看到这世界上有很多快乐的人,他们可能只是那一时的快乐,或是靠快乐隐藏一些悲伤,快乐更倾向于一种情绪,喜悦则是一种实实在在难得的状态,获得长久的喜悦,还需要更多的内观和领悟。而至于和平,那更是一种难求的状态,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一些神圣的地方感受到和平,那是因为被强大的能量所影响,但平日里主观的和平,很多时候真正只有那些专注修行的人才能感受,俗世的纷扰,确是让我们很难真正进入这种状态。
那作为红尘里的平凡人,我们就没法去感受爱、喜悦、和平”的真我状态了么?也不是。和平确实难,但爱和喜悦很容易会感受到。举个简单的例子,那些被爱情滋润的男女,他们所感受的,就已经是“爱“和“喜悦”。虽然这种感觉还是因为对方是那个爱的人(外在因素)而产生,但仔细想想,在爱情的甜蜜状态中,我们会因那个人不在身边就没有甜蜜感了么?想起这两天看到的电视剧例子,当女孩在想念她爱的男孩时,嘴角的微笑是藏都藏不住的,这不就是爱和喜悦么?哪怕那个人不在身边,想念的过程,也会自然体会到这种感觉,这就是所谓不受直接外在因素影响。而且再仔细想想,这种感觉它是思想么?是情绪么?严格来讲确实都不是, 想念一个人的念头或喜欢一个人的原因可以算思想,那种甜蜜感可以算情绪,但引起这些的,却是真正发自内心产生的爱和喜悦,那里,就是真我的源头。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本打算展开讲的话题暂放到下一期。这里留给大家一个思考,爱、喜悦、和平如果确实是一个可获得的状态(哪怕不能持久),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求而不得呢?是什么阻碍了外在的我与内在真我的连接?从本章后,也将是一个边理论边实践的开始,下一篇文章起,我将会从实操角度,谈谈我个人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咱们下次再聊。
Fire轻生活,一个专注生活方式的公众号。如果喜欢,欢迎微信关注。愿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