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晚,在手机上打开经典咏流传的音乐。当古筝弹奏流泻出似泉水清澈、疾速叮咚的音符,再和之以声音略低的钢琴背景音,王铮亮的月亮般纯净的歌声不紧不慢地响起:“山川欲挽一寸月光,清辉不舍流波荡漾……”歌声在时高时低、时而深沉时而激昂的旋律中展开,我的心被牵引着不由自主,时而有点感伤时而血脉偾张,头脑里出现一幅幅连续的画面:月华如水,江水荡漾,扁舟一叶,少年站立船头,凉风鼓荡着船帆在江面上的清辉中前行,江岸山巅之上半轮秋月深情地一路陪伴……太美了太美了---声音美,画面美,声音里面的韵味,画面里面的情味,更是意蕴无穷。我应接不暇,一遍听不够再来一遍,我慢慢品味着,这时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方面是胸中滚烫的渴望,渴望更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是友情亲情,留恋不舍。这种渴望与眷恋的感情是人类永恒的少年情怀,它在一代代少年身上延续。
同样是在蜀中,在大渡河边的沙湾,清早,一位母亲戴着一顶红风帽携着一位小女孩,站在河岸的风中,唤着已经在船上即将动身的少年:“八儿,你要听娘的话。娘已经老了,你不要又跑到外洋去罢!”船上的少年禁不住眼泪潸潸地说:“请母亲莫担心,请母亲回去。”但母亲立在岸上总是不动,一直等待船远远地转了一个湾,少年才看不见了。这个少年就是郭沫若。这是1912年,郭沫若要到省城去读书。他此时已是由沙湾到嘉定到成都,越走越远,年迈的母亲怎不担心他跑到外洋去呢?一千三百年后的少年郭沫若与当年仗剑去国的少年李白何其相似!内心对远方的渴望与离别亲人的无奈顿时化作了水恨云愁:“阿母心悲切,送儿直上舟。泪枯惟刮眼,滩转未回头。流水深深恨,云山叠叠愁。难忘江畔语,休作异邦游。”(《舟中偶成三首其二》)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样,郭沫若的这首离别诗也没有明写对远方的渴望,这是艺术的留白!否则,他们何必远离爹亲娘亲的故乡!
由此我想到,经典咏流传的诠释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原作的本意,突出了李白仗剑去国的内在原因,“踌躇壮志,我坚定前往,征途无垠 仗剑踏八荒”,这是一种内在的豪迈!这也是盛唐气象少年精神!这正是经典咏流传诠释的精准之处。我也听过其他诠释版本,只突出了“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思念之情:
过峨眉看明月弯弯,水东流长路漫漫 ,山与月还在追赶,这秋色更加灿烂,远山人守着天光在静候,隔两岸 等千百年一次邂逅,我乘着故人乘过的舟,听悠悠的诗随风飘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随谁的思念流向尽头,那月光照在谁的身后,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不是真实的李白,至少不是全面的李白。李白之志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对远方火热的渴望使豪迈成为他的性格主要方面。
重情义有思念,有大志故豪迈,歌以咏怀,诗歌是离不开音乐的,这就是今天欣赏经典唐诗为什么要谱曲而“咏”?康震是文学专家,深通诗歌之妙;廖永昌为乐坛大方,善品音乐之韵。经典永流传节目请出这些大家把关,就是要做出精品,艺术地还原李白的真实的少年情怀!
经典咏流传通过文字的诠释和音乐充分的铺垫和蓄势,引出对《峨眉山月歌》原诗的歌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就别有情味。从峨眉山到平羌到清溪到三峡,一直到渝州,李白一路向东,虽然有“思君”的感伤,但“下渝州”唱得笃定有力,与“夜发清溪”的强调呼应,跟我听到的另一版本唱得轻软无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李白式的深情而豪迈!
当然经典咏流传在音乐上也不是一味豪迈,请看乐谱就知道:见附图。
乐句与乐句之间有起伏,层与层之间有起伏,而一个乐句之中也有起伏,且这一路经过的地点都是乐句高音6之所在,就在这起伏的旋律中李白的情怀理想喷薄而出,深深感染着我,让我也想到了在外求学的儿子。
此时月华似水,我久久凝视着窗外的一轮皓月。
附经典咏流传版改写歌词::
山川欲挽一寸月光,清辉不舍流波荡漾。
扁舟一叶送别少年郎,凉风万顷送帆远航。
渐行又渐远的故乡,胸怀里跳动的渴望。
踌躇壮志,我坚定前往,征途无垠 仗剑踏八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档音乐节目由撒贝宁主持,廖昌永和康震为评点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