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论语年,我收获颇丰。首先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体系,搞清楚了孔子思想中德与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对儒家的产生和原儒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从《论语》文本中探究了孔子的喜怒哀乐,惊喜的发现孔子不是印象中古板僵化教条的画像似的人物,而是一个开明的,有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有血有肉的,有博大胸怀的人。第四次《论语》交流会,我的兴趣在于孔子为什么说“不读诗,无以言”。《诗》即《诗三百》,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诗经》,何以成为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诗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经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我对“不读诗,无以言”有了一些认识,述之如下,以便和读友们一同探讨。
据我统计,《论语》提到“诗”的地方总共有16处,其中7处提到了具体的诗篇,如“《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篇》)等,但《论语子罕篇》中的“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此诗是逸诗,不在今《诗经》中。其他9处则是对诗整体的概述:对雅、颂的整理;诗的特质,即诗无邪;诗的作用等。
孔子在《论语》中反复提到《诗》,并把《诗》作为教材。《诗》有何重要作用,才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呢?
一、学习雅言
《论语述而篇》第七章:“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学习《诗》可以用来学习雅言,雅言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国都西岐地区的地方方言为基础。周朝之初,周天子分封了各地的诸侯,大多数是他的兄弟,也有他的功臣,比如说姜子牙。最初各诸侯国贵族的语言应该是相同的,但分封地老百姓使用的是地方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贵族平时也会使用地方语言,而雅言则成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官方语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以后,雅言就以洛邑地区的地方方言为基础。孔子的学生三千,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的语言,教学只能用雅言。各诸侯国之间及诸侯国与周天子的交往,也必须要用雅言,《诗》的学习,也即是雅言的学习。
二、学习认识动植物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章)。读过《诗经》的都知道,赋比兴是诗的重要修辞手法,大多数诗都是借用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来比兴的,那么《诗经》中到底涉及到多少动植物呢?不同时期不同的人都对其进行过统计,其中清代学者徐雪樵的统计被大多数人认可。据他统计《诗经》涉及动植物355种,其中草本类植物88种,木本类植物54种,动物里鸟类38种,兽类29种,虫类27种,鱼类19种。355种动植物,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见《诗》可以说是一个动植物名录集,是当时生物学的一本教科书,所以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以达到博闻多识。细想一想,我们能知道几种动植物名,大概也就100到200种左右吧,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通过学习《诗》以达“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呢?
三、有助于掌握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提高作“文”水平
东周春秋时期,小六艺是贵族子弟必需学习的基本技能,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指书法,即书写、识字和作文。作文也就是撰写文章包括诗,就得学习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另外,祭祀、外交、宴飨、典礼等场合中,常要赋诗乐舞。《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常用的修辞手法就是赋比兴。“赋”指直接铺陈,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这首诗就是采用赋的方法,直接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车前草)欢乐的劳动场面,且为重章复沓,一唱三叹的叠咏体式。“比”指比喻,比喻是我们现在还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最早亦可追溯到《诗经》。如《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则指托物起兴,先言他物,借以联想,即以彼及己。《诗经》中借物起兴的诗篇比比皆是,如大家熟悉的第一篇《周南·关雎》就借在沙洲上一对相亲相爱的雎鸠起兴,联想到男女青年的婚配,描述一对青年男女由相识、相慕、相思、到娶回家的过程。
《诗经》除赋比兴和重章复沓,回旋跌宕的艺术手法外,在语言上还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总之,《诗》是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学习《诗》,自然可学习到多种作“文”的方法,“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据杨伯峻注释,“可以兴”指可以培养联想能力,“可以观”指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怨”指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诗》中有一大类就是怨刺诗,也常采用赋比兴之法,并且还大量运用了对比、夸张、反语等手法,极力造成一种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
四、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君子仁人
《诗》中体现了哪些伦理道德思想呢?首先就是孝。比如《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这首诗歌颂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去年我父亲去世,我发了个朋友圈,用这首诗祭奠我父亲。父母亲“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恩德如昊天无边无际,我又如何报答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呢?那时我父亲刚刚去世,读到这首诗感触很深,我是流着眼泪发的朋友圈,平时无事,我也默默背诵这首诗。可见这首诗的教化作用是很强的,我自己都有特别的感发,相信读到这这首诗的人,都和我一样感动感发,由此可见《诗》的教化作用。
《诗》中收录的305首诗歌从内容来看,宣扬赞美了孝、智、勇、礼、恭、敬、和、德、温、良等美德。仅“君子”一词就出现了183次之多。所以,学习《诗》可以教人向善向美,做一个君子仁人,这和孔子的思想相一致。
五、可以了解民情政情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水平
众所周知,《诗经》有三个部分,分别是风、雅、颂。关于《诗》的编纂成集,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王官采诗说。《左传》记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在《汉书·食货志》上还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也就是说,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去采集民歌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呈献给天子,以使天子了解民风民情。另一种是公卿献诗说。《国语·周语》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指周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诸侯献诗,盲乐师献曲。还有一说是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但此说历代都有学者持怀疑态度。《左传》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现在通常认为《诗》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编纂整理的过程。《论语子罕篇》就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由此可见,孔子至少参与了雅颂部分的编纂整理。由于《乐》已经失传,孔子参与的是雅颂的文字还是乐曲的编纂整理就不可知了。不管《诗》是怎样编纂成集的,“以观民风”确为其重要用途之一。
《诗》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六类: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宴飨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一些是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等。而另一些则写了戍卒厌战思乡,表达了服役者的强烈不满,如《小雅·采薇》、《唐风·鸨羽》等。怨刺诗主要产生于西周末期,大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如《大雅·民劳》、《大雅·荡》、《小雅·节南山》、《魏风·硕鼠》、《齐风·南山》等。这些徭役诗和怨刺诗,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通过《诗》,下情上达至统治者。孔子的学校,是培养具有君子品格的国家统治者和管理者的学校,是推广实现孔子政治思想的一个场所,通过《诗》的学习,亦可起到观民风知天下的目的。
六、社交和外交的灵活运用
《诗》最有意思的作用就是在社交和外交中的自如引用。孔子说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诗如何事父事君呢?为什么“不读诗”,竟然会严重到“无以言”了呢?
东周春秋时期,无论是宗庙祭祀,还是婚姻宴饮,都要演奏相应的乐歌。无论是诸侯相会,还是使节出使外交,也常要“赋诗言志”,但这种“赋诗言志”常为断章取义,而非诗的本意。演奏乐歌时,诗、乐、舞通常是三位一体的,就是说诗歌要唱,要有音乐配奏,还伴之以舞蹈,所以这些正式场合必须要用到《诗》。后来诗还进入到人们社交生活甚至家庭生活中,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记载。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古典文献学家张林川和中山大学教授周春健对《左传》言诗进行了统计并分类:“《左传》277条言《诗》,可分为如下六类:一曰‘赋诗’,二曰‘诵诗’,三曰‘歌诗’,四曰‘言语引诗’,五曰‘作诗’,六曰‘泛称诗’。” “赋诗”是指自作诗或者引他人诗以言志。“诵诗”指无音乐伴奏但有曲调的吟诵。“歌诗”由乐工歌唱,配之以乐舞。“言语引诗”则是说话时引入诗句。“作诗”指自已创作诗歌或者天子命人创作诗歌。从《左传》言诗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言诗用诗是很频繁的。
我们来看一看几个外交、社交生活中赋诗言诗的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卫侯如晋,晋人执而囚之于士弱氏。秋七月,齐侯、郑伯为卫侯故,如晋,晋侯兼享之。晋侯赋《嘉乐》。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子展相郑伯,赋《缁衣》。叔向命晋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齐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敢拜郑君之不贰也。”国子使晏平仲私于叔向,曰:“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补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今为臣执君,若之何?”叔向告赵文子,文子以告晋侯。晋侯言卫侯之罪,使叔向告二君。国子赋《辔之柔矣》,子展赋《将仲子兮》,晋侯乃许归卫侯。
这个故事是说,在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卫献公到晋国,被晋人押为人质囚禁在士弱家里。为什么晋人要拘押卫献公呢?这与卫国国内的一场内乱有关。卫国大夫孙林父在自己的封邑地戚叛乱归晋,卫国出兵占领了戚邑东鄙,晋国亦出兵占领东鄙,被卫兵打败,杀死晋国戍卒300人。晋平公召集宋、郑、曹、等诸侯会于澶渊组成联军共同讨卫,晋国还扣留了卫国两个大夫。此时,卫献公入晋,被晋人拘押。秋七月,齐景公、郑简公为卫献公被囚禁之事,一同来到晋国,调解此事。晋平公设宴招待二人。宴席上晋平公赋《嘉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宴饮赋诗,是礼也。《嘉乐》是一首歌颂周成王的诗歌,晋平公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作为盟主地位的不可撼动性。同时也表达自己盟主地位,靠自己的德行,上天的赐福和群臣的努力而得之。国景子作为齐景公的礼相,赋《蓼萧》:“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此诗一说是赞美君子之诗,一说是天子燕诸侯之诗,国景子赋此诗,表达对晋平公设宴款待的感激之情,也暗含既然大家“宜兄宜弟”,就更应该和睦相处,间接地表达了齐景公此行的政治目的。随后子展作为郑简公的相礼,赋《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取意于“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望晋平公能看在齐景公、郑简公的诚意上,答应他们的请求,还卫献公回国。晋国执政大夫叔向明明知道二位卿相赋诗是为了请求晋侯释放卫侯,但故意误解其意,告诉晋平公,齐景公和郑简公只是一般性质的访问,请晋平公答谢。国子使晏平仲单独向叔向表示不满,质问叔向,晋侯之所以为盟主,是因为晋侯有德于诸侯,你作为臣子,为什么强迫晋侯于不义呢?叔向无奈,只得通过赵文子转达齐侯和郑伯的真正来意。但此时,晋侯却固执已见,要求叔向转告齐侯、郑伯,卫侯对盟主的不敬。国子赋《辔之柔矣》,此诗虽已佚,但取意为宽政以安诸侯,犹如柔辔以御刚马。也就是说,卫侯虽有不是,但明君仍应以仁德怀之。表面上要求晋侯释放卫侯,但也暗含执辔者仍是晋侯。晋侯的盟主地位不仅不会有丝毫的损伤,晋侯的仁德却反倒得到光大。子展赋《将仲子兮》:“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取人言可畏之意,间接地表达了对晋侯关押卫侯的不满。最后,晋平公不得不作出妥协,释放了卫献公。
我们来代入设想一下,假设我们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相见,拱手施礼,分席而坐,然后一个个慢条斯理的赋诗喝酒吃肉,要说的要谈的就这么一吟一唱中说完了谈完了,没有唇枪舌剑,没有面红耳赤,这是多么优雅,多么浪漫呀!。
【故事二】《说苑·奉使篇》: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进称曰:“为人子,三年不闻父问,不可谓孝。为人父,三年不问子,不可谓慈。君何不遣人使大国乎?”太子曰:“愿之久矣。未得可使者。”仓唐曰:“臣愿奉使,侯何嗜好?”太子曰:“侯嗜晨凫,好北犬。”于是乃遣仓唐绁北犬,奉晨凫,献于文侯。仓唐至,上谒曰:“孽子击之使者,不敢当大夫之朝,请以燕闲,奉晨凫,敬献庖厨,绁北犬,敬上涓人。”文侯悦曰:“击爱我,知吾所嗜,知吾所好。”召仓唐而见之,曰:“击无恙乎?”仓唐曰:“唯唯。”如是者三,乃曰:“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君,名之,非礼也。”文侯怵然为之变容。问曰:“子之君无恙乎?”仓唐曰:“臣来时,拜送书于庭。”文侯顾指左右曰:“子之君,长孰与是?” 仓唐曰:“礼,拟人必于其伦,诸侯毋偶,无所拟之。”曰:“长大孰与寡人。”仓唐曰:“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赐之斥带,则不更其造。”文侯曰:“子之君何业?”仓唐 曰:“业诗。”文侯曰:“于诗何好?”仓唐曰:“好晨风、黍离。”文侯自读晨风曰: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文侯曰:“子之君 以我忘之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复读黍离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文侯曰:“子之君怨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于是遣仓唐赐太子衣一袭,敕仓唐以鸡鸣时至。太子起拜,受赐发箧,视衣尽颠倒。太子曰:“趣早驾,君侯召击也。”仓唐曰:“臣来时不受命。”太子曰:“君侯赐击衣,不以为寒也,欲召击,无谁与谋,故敕子以鸡鸣时至,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遂西至谒。文侯大喜,乃置酒而称曰:“夫远贤而近所爱,非社稷之长策也。”乃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
这个故事说的是,公元前407年魏文侯灭了中山国,把本应作太子的大儿子封为中山国君,镇守中山国,由赵仓唐辅佐,把喜爱的小儿子挚留在身边。自从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魏文侯忙于政务,父子二人一连三年都未能互相问候探望。赵仓唐自告奋勇出使魏国,代击看望魏文侯。赵仓唐带着魏文侯喜欢的野鸭和北犬来到魏国,魏文侯高兴地召见了赵仓唐,问了中山君击的一些情况。魏文侯又问:“中山君平常读什么书?”赵仓唐回答说:“读《诗》。”魏文侯又问:“他喜欢《诗》中的哪些诗呢?”赵仓唐说:“中山君喜欢《晨风》和《黍离》。”魏文侯遂即念起《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意思是,傍晚的时候,鹞鹰疾驰飞掠,栖落在郁郁苍苍的树林中。至今,我还没有见过它的身影,心中充满担忧。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把我都忘了呢!念完这几句诗,魏文侯感慨地说:“中山君是不是以为我把他忘记了?”赵仓唐说:“不敢,只是常常思念君王而已。”魏文侯接着又诵出《黍离》的诗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意思是,看那黍子整齐地生长著,看那高粱苗儿也在生长著。我行走的步伐缓慢,因为心神不定,心里充满了忧伤。能够理解我的人,知道是心中的忧愁使我变成这样;不理解我的人,问我在追求什么,以为我有什么强烈的愿望。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误解我? 魏文侯面露忧色,问仓唐:“中山君怨我吗?”仓唐赶紧回答说:“不敢!只是常常思念君王而已。”魏文侯诵罢这两首诗,命人取出自己的一套衣服,亲自装好后,交给赵仓唐带回去,赐给中山君。魏文侯还特别叮嘱仓唐,一定要赶在鸡鸣之前送到。
赵仓唐回到中山国,按照魏文侯的嘱咐,在鸡鸣之前交给中山君。中山君起身拜领,打开一看,发现衣服上下颠倒地放着,下身的裳放在上面,上身的衣反而放在底下。中山君见状,立即说道:“快,赶紧为我备车。父亲正在等着见我呢!”赵仓唐不解其意,说道:“臣回来之时,君上没有说召见您啊!”中山君解释道:“父亲赐给我衣服,故意把衣裳颠倒而放,命你鸡鸣之前,一定送给我。父亲的意思,并不是让我御寒,而是想召见我。父亲用的是《诗》中的诗句:‘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中山君乘车回到魏国国都,亲自探望父亲。魏文侯非常高兴,摆出盛大的宴席并自我反省说:“远离贤人而亲近所爱,不是维持社稷的长久之策。”于是另封小儿子挚为中山君驻守中山国,册立大儿子击为太子。击后来继位成为魏国国君即魏武侯。
这个故事中,赵仓唐借《晨风》和《黍离》委婉地表达了中山君击对魏文侯把自己封为中山君及淡忘自己的哀怨,而魏文侯则借用《东方末明》,用颠倒衣裳,东方末明送达的方式召回了儿子击。要说明的是,孔子的弟子,长于文学的孔门十哲之一子夏就是魏文侯的老师,所以魏文侯父子熟读《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事三】《世说新语·文学篇》载:“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郑玄是东汉大学者,就连他的佣人都喜欢读书。有一次,郑玄觉得他的奴婢干事不称心,准备用“家法”惩罚。这位婢女认为自己冤枉,想加以解释说明,但恰逢此时郑玄盛怒,于是就叫人把她拽到院中的泥地里。这时,恰好另外一位婢女走来,见此而问:你为什么站在泥地里?她问话时引用了《邶风·式微》中的“胡为乎泥中”一句。被斥责的这位回答时则引用了《邶风·柏舟》中的“薄言往愬,逢彼之怒”,用来解释说:我本来是要向他(郑玄)说明清楚的,谁知正好赶在他生气的火头上。
上述三个故事,分别发生在诸侯国重大外交事务、君王家庭交往、社会底层奴婢的日常对话之中,以《诗》事君、事父、话日常。三个故事的时间跨度较大,从春秋中晚期到东汉中期约700年时间,可见《诗》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诗》中的一些句子也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车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周南·关雎》),等等等等。
综上所述,在东周春秋直到战国时期,《诗》的应用是及其广泛的。《诗》可用在学习语言、文字、动植物上,也要以用在培养君子仁人,用在了解民风民情上,还可以用在祭祀和礼仪,用在内外交及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真是“不读诗,无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