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3】
【原文】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译文]
陆澄问:“后世著述纷繁,大概会扰乱正宗的儒学吧。”
王阳明回答说:“圣人之心,和天理浑然一体,圣贤把它写进书里,就像给人画像一样,只是给人看一个大概轮廓,让人根据这个来探求真理。那说话时的精神气质,音容笑貌,说话口气,一静一动,是没法传下来的。后世的人著书立说,去解释圣人经典,是把圣人画的那一张画,临摹誊写,又妄加分析添加,擅自发挥,显他自己学识本事,那就越扯越远,越来越失真了。”
[解读]
圣贤著书,本意是为了传道,问题是“道”仅凭书上的记载就可以传下去吗?相传鲁班是世上木匠的祖师爷,但他的技艺却并不能被他的子孙所继承,难道是鲁班对自己的技艺有所藏掖而不肯尽心传授吗?当然不是,世间最亲近的人,还能有过于自己的亲骨肉吗?而世间最熟悉而又最疼爱的人,也莫过于自己的子女吧!但即使这样,鲁班的精湛技艺还是没有被他的后代继承,否则,为何后代只听说鲁班的名,而没有听到他后人的名。
鲁班那巧夺天工的手艺没能流传下来,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木工技艺这个“道”,竟然都不能通过言谈身教来实现“无损”传。那么我们后人企图通过几本圣人传下的书,来掌握圣人之道,更是难上加难。
既然“道”不能求之于书,要求之于何处呢?答案是:求之于你自己的心。任何文本上的记载,如果不能反之于个人的身心来切己体察,那这些东西终归不是你的。不要以为你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就说明你精通了儒学,要知道,电脑比你记得更精确。将书上的学问化为你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你自己的灵魂深处,并能自如的用之于接物处事,才是真正地掌握了“道”!
王阳明认为后世的人在学问方面做出的努力就好比画蛇添足,甚至是有违圣道的。圣人下笔希望能借其神来使人追寻本源,而后世的学问却在枝叶上做更多的延伸,炫耀自己的才华,却越来越使人看不清本相了。越是质朴的东西就越能反应本质,越是华丽张扬的就越容易失真,后世的学问在标新立异、争奇斗艳上花了很多功夫,却和大道相背离,这是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