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习惯了这种早起开始写作的生活,也许这种习惯会慢慢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早就说过,人身上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不要轻易放弃。一个好的习惯形成不容易,但是一个恶习形成却是无形中的。当然,大部分的人都有良好习惯的。
渐渐发现自己的文章有说教的部分。其实说教未尝不好,只是好像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一个层级,还不够做导师,还没有一定的阅历却指导别人,也就不要再自诩为什么人生导师了。这是我文章的一大诟病,而且很多道理虽然在理儿,却讲解的不是那么透彻,也就是虽然自己想懂了,却没有真正弄透,这是写作的大忌。
在简书写作,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要是不去写作,指不定这会又在干啥呢?但是选择了就要坚持,这是作为一个爱好者最基本是态度。
又是几天没有写作,感觉手边少了写什么?这种强烈的写作欲望让人欲罢不能,就像喝咖啡上瘾一般。要是能有更加轻松的环境创作,或者有更加舒适的地方写作,未尝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厉害的武器,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最近刚刚读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掩卷长思,让人受益匪浅。不说作家史铁生乐观的心态,就人家那身残志坚的毅力就让人佩服。虽然一致使得他成为了残疾人,但人家的个人修为已经很了不起了。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出北京胡同后面的地坛,就是他作为一个残疾人长期去浏览和静思的去处,那里可以使得时间的步伐走的很慢,也可以使得人生的积淀锤炼的很深很深。这个身残志坚的小伙子为我们正常人创造了奇迹。
我始终觉得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有好多的幸福度,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丰富,更加增多的也是精神上的饱满。实话实说,三十年前的中国人,虽说是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那时的人们将精神食粮看的非常重要,也就能产生像路遥、史铁生、陈忠实这样的大家。当然,今天的社会也已然开放到了读万卷书的时候,可人们的精神食粮似乎更加贫瘠,这不像正在进行文化改革中的时代所具有的样子
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文脉在新中国之后就已经断了,从鲁迅到沈从文,再没有出现大师级的人物。纵观整个明清580多年的历史,也就出了一位曹雪芹,这是小说写作的巅峰,之后就一直寂寞。我非常赞同余秋雨的观点,而且,我还要补充的是,不光是文脉的段落,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延续文脉的人,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将这个文脉链接起来的大师还是会有的。
说这么多,主要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文化人就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保持住文人必要的气节。也学很多人会说,你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用一个比喻就好:我们从小到大吃了许多碗饭,从来不记得哪一碗最香,但吃饭最终让我们活到了今天。这个比喻很是贴切读书的启示。